中国古代在历史上就有荐举之后,举主需承担保任责任的传统。战国时,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就形成了保举制度。
所谓保举就是举主要对所举荐之人承担连带责任。宋代荐举制度是在前代相关制度的基础之上发展演变而最终形成的。《周礼》中所记载的乡举里选,就是一种原初的荐举形式。
荐举制度在宋代的沿革
1、宋代荐举制度的阶段
宋代荐举制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太祖太宗统治时期,这一阶段主要是承继唐、五代的荐举制度,并根据本朝自身的情况,努力使原有的制度朝向新的方向发展。
因此这一阶段可称之为承继创制期,这一时期的荐举主要是特诏荐举。
第二个阶段是从真宗到神宗统治时期,这一阶段随着宋代官制的发展成熟,荐举制度也逐渐走向了成熟,内容更加丰富,涉及面也愈加的广泛。
同时制度的规定也逐渐严密起来,各项条法趋于定型、完备,这是宋代荐举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
第三个阶段从哲宗朝至南宋灭亡,这一阶段荐举制度的资历化、严密化十分严重,使得荐举制度本身固有的灵活性丧失殆尽,因此这一阶段可称作是僵化衰败期。
2、荐举权的诞生
宋代的荐举,如果到期未有举状,就会承担法律上的责任。也就是说荐举的性质己经发生了改变,从道德上的义务上升到了法律上的义务。
随着荐举在宋代的发展,这种法律上的义务又进一步的转化成举主的一种权力,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权力——荐举权。
权力的产生,随之而来的便是权力的滥用,这在中国古代几乎就是铁的规则。面对权力的滥用,滥举成风也就成为必然之事。
统治者为了纠正这种风气,就不得不在资历上进一步的限制举主和被举者,有关荐举法令的愈加严密化就成了统治者无可奈何的选择。
二、从北宋到南宋的荐举之路
1、举人自代的标志性
宋代的大部分荐举形式都有保任责任奠定了基础。宋太祖一朝荐举制度的发展方向完全是沿着五代的思路进行,其中心任务就是限制藩镇的用人权。
宋朝经历了太祖太宗两朝的努力,一些制度基本成形,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官僚制度也愈加成熟,到了真宗朝荐举制度也随着官制的发展,其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
在真宗统治初期的咸平、景德年间,荐举官员的对象进一步扩大,从文官到武官,从地方到中央,从差遣到寄禄都有所涉及,有关荐举的规定也愈加填密。
举人自代的恢复,标志着宋代的荐举己经走向制度化,常程荐举的第一表现形式出现了。
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是宋代荐举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以选人受荐升改进一步的严密化、制度化为契机,以举差遣和举改官为主要内容的常程荐举开始出现在宋朝官员的锉选体制当中。
考任,成为固定的低级官员升改条件,标志着举差遣和改官形式的荐举己经被纳入到宋王朝的锉选体制中。从太祖到真宗时期荐举制度更加的成熟。
在仁宗朝随着荐举人数的增多,荐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舞弊、冗乱、不实等现象的泛滥,进一步的被扩大了。
面对这种情况,就要求宋朝统治者必须拿出切实有效的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直接罢废荐举,显然是一种因噎废食的愚蠢之举。
那么摆在统治集团面前的只有二条路—通过制定法规来一步限制荐举。
2、对荐举制度的逐步限制
宋朝的历代统治者不遗余力地限制各种可能出现大权旁落的因素。
荐举制度作为选官的一种手段,其本身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些在宋朝最高统治者的眼中,都成了威胁统治的因素,因此对举主和被举者资格的限制就显得愈来愈严密。
南宋就开始走下坡路,其间又有赵汝愚、韩倪胃、史弥远、贾似道等权臣左右朝政,这些权臣为了把持朝政,引用私人成为他们专权的重要手段,荐举制度也成了他们引用私人所利用的工具。
三、宋代荐举与朋党
1、荐举催生朋党
有涉朋党之嫌者,无不受到统治者的严厉制裁,其既为君主所恶,也必为群臣所惧。
可是朋党及其发展而成的党争在任何一个朝代也从未销声匿迹过,朋党反而成了党争中打击异己的有力武器。
朋党的形成,自然有很多渠道,当从宋代这一视角去审视这一命题之时,就会发现宋代特殊的荐举制度为朋党的形成提供的媒介作用,相比于前朝后代,其重要性显然重要了许多。
在北宋中前期,士风尚算淳厚之际,有一大部分的被举人以门生自处,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情之所至,发自内心的一种感激,而并非依靠这种关系攀援营私。
而在北宋后期及南宋时期,由于政治上的腐朽、士风的堕落,进一步催化了座主门生关系朝着不正常的方向发展。被举人多方地利用这种关系,举主也不例外。
2、荐举在党争中的作用
由座主、门生关系而形成的朋党,在党争中自然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荐举不仅在形成党的时候有着重要的媒介作用。
一当在政治上为了实现某种政治目的而要争的时候,荐举更是发挥着增强本党力量的重要作用。
以王安石变法为例,王安石为了实现变法的目的,必须尽可能地在朝廷中援引与自己政治主张相同的官僚,以对抗朝中固有的反对变法的政治势力。
为了迅速的达到这个目的,除了荐举一途,恐怕就没有别的什么方法可以将这些政治主张与自己相同的官僚迅速集结在身边。
结语:
宋代的荐举制度虽然有着悠久的传承和演变而最终形成,但就其具体的制度而言,则主要是承袭了唐代的荐举制度。
所不同的是唐代并没有最终完成对荐举官员的规范化。荐举成为官员晋升的充分必要条件,在宋代荐举对于官员的前途命运己经提高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程度。
而科举制度的出现,改变了荐举制度在选官体制中独重的地位,最大程度的保证选官的公平性,、一以一及选拔出来的官员具有一定的才能。
科举制度已然成为选官最重要之一途,进士科考试在宋代逐步废除公荐,也进一步的降低了荐举在入仕选拔中的作用。荐举在选官中作用的减小,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社会的一种进步。
参考文献:
《宋史》
《宋会要辑稿》
文/李清宇
《资治通鉴》对于历史的记载告诉我们,读史不能读表面。因此欲了解更多历史的智慧,应该多读、细读《资治通鉴》。读史所培养的大局观,以及从宏观的角度观察世界的方法,是无论身处哪个时代的人都需要的。不要将目光只锁定在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之上,而是要将目光放的更长远一些。
伟人对于这卷书也称得上爱不释手,据晚年照顾他的护士孟锦云介绍,那本已经被翻得十分破旧的《资治通鉴》一直摆在他的床头,而他也曾十分热烈的同这位照顾自己饮食起居的护士讨论过书中的种种。
因此,笔者向大家推荐这套好书——《资治通鉴》。编纂、翻译此书的学者本都是国学大家,因此这套书绝不是现在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携带私货的资治通鉴。而是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做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因为这一套目前在做活动,现在只要58.8,可以说是很超值了。大家可以点下面的链接购买。之前的1.8万本卖完了,现在又新进一批,数量不多,就快没库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