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天象图,作为古代艺术中的重要艺术形式

文丨认知历史

编辑丨认知历史

前言

天象图是汉代人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基础上,通过抽象的符号与想象,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绘画形式,它是中国古代艺术中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它在汉代就已经产生,并且影响了后世。从汉画天象图的艺术特征来看,它是一种具有独特形式的绘画形式,是一种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的符号。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审美价值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从天象图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天象图产生和发展的原因,研究了天象图的符号构成、艺术表现和思想观念,并对天象图所反映出的汉代人所具有的宇宙观与天人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天象图的溯源

“天象图”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其书中称:“掌天象之法,以御王政”,《周礼》是一部系统的天文学著作,它是在总结夏商周三代天文历法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许多科学知识而形成的。

其书中对天上星象的划分与命名是十分讲究的,如《周礼》中称:“天为帝车,地为帝车四门”。“天”即指北极星;“帝车”即指北斗七星;“四门”指北极、二十八宿及太微垣、天市垣。

“四象”指日、月、五星、六府;“五星”指太微、紫微垣、天市三垣及北斗七星。“五方”指东、南、西、北五个方位。另外还设“六神”,即:司命(命有阴阳之分);司禄(禄有轻重之别);司命(命有吉凶之分);司命(命有吉凶之别);司神(神有阴阳之别)。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对天象图的起源也有详细的论述:夫天地之数,其极于人者,以数言之,则有六位焉;以物言之,则有七端焉。

六位者,阴也,七端者,阳也。以六极而分阳阴;以七端而分阴阳。虽天地万物各别,而以其数分。如阴阳、寒暑、昼夜之分,则可以见也。

如草木华实之候,则可以见也。此数者变于天地而不变于人者也。故阴阳为阳,为天;寒暑为阴,为地;昼夜为时,为人。

汉画天象图的兴盛

天象图是汉代人以抽象的符号来表现天人关系的产物。汉代人对宇宙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形成了具有一定含义和意义的图形,并且以此为基础创造出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的天象图。

汉代人对宇宙结构有着自己的认识,他们将天想象为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第一个空间,天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天、地、日、月”。天象图则是将三个部分依次排列在一起,并以天上的星宿为中心,把天上和地上连接起来。

如《淮南子》中所说:“天者,万物之祖也。”天地是万物之父,日月是万物之母,天象图通过这种排列与组合,形成了“天高地下”、“日月星辰”等不同形式的形象。

同时,这些形象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日”代表太阳、月亮和恒星,代表宇宙中最重要的元素;“星”代表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行星。

“月”则表示月球。而在《淮南子》中也有:“天有十日”、“天有北斗九星”、“天有七曜(日、月、水、火、木、金、土)”等说法。

天象图在汉代盛行,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汉代统治者信奉谶纬之说。谶纬之说是中国古代一种神秘主义哲学思想,它认为谶言可以决定吉凶祸福。

谶语是与实际事物相联系而形成的一种特殊语言。这种语言不是根据事物本身产生出来的,而是根据人们对某种特殊事物所产生的某种特殊观念而产生出来的。谶纬之说在汉代最为盛行,其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天文、历法、五行等。

汉画天象图的符号构成

汉画天象图以图像的形式表现了汉代人的宇宙观念,其符号构成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并体现了一定的艺术规律。

汉画天象图中,星的符号是最为常见的,星星在汉画天象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类星星在汉画天象图中具有多种含义:

(1)星是宇宙万物的主宰。通过星的符号,可以解释出宇宙万物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解释出宇宙万物是如何发展变化和消亡的。

(2)星是象征神灵。在汉代人看来,星是天上诸神和天神居住和活动的地方,它可以保护天神和人间百姓。

(3)星具有神秘意义。古代天文学者认为星星具有神秘的力量,所以通过星象来解释吉凶祸福。

(4)星代表人间帝王。在汉代人看来,星星象征帝王,星星所指向的地方就是人间帝王居住和活动的地方。

(5)星可以表示日月星辰及各种天体。汉画天象图中通过星象表达了天与人间以及自然之间关系。

(6)星可以代表时间和季节。在汉代人看来,日月星辰及其他天体都是永恒存在的,它们不会发生变化或消亡,这一点与当时人们所处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关系。

(7)星可以代表阴阳五行及其他神怪现象。汉画天象图中所表现出来的星象与阴阳五行相对应,其中包括五行之气、阴阳之气、八卦之气等。

(8)星可以代表某些动物或其他自然现象。汉画天象图中通过星和动物等图案表现出宇宙万物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对应的关系。

(9)星可以表示天文历法等内容。在汉画天象图中,星星表示着天文历法内容,如日月星辰及其他天体等。

汉画天象图的艺术形式

汉画天象图是以图像语言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通过艺术形式的构建来反映宇宙万物,表现古人对宇宙自然的认识与理解,表达人们对于宇宙自然的精神追求。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天象图通过抽象的符号与想象,在对宇宙万物进行概括、提炼后,以其独特的形式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主要包括:

构图。天象图中有很多单独的图案,如日月、星辰、龙虎、飞禽、树木等等,这些图案排列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在这些图案中,构图形式具有多样性。画面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构图形式:一种是按照一定方向、一定距离排列起来的平行式构图;另一种是根据具体内容采用不同形式构成的组合式构图。

在平行式构图中,图像被并列地放置在一起,彼此之间没有特定的联系;而组合式构图则将图像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并用一些简单明了、富有装饰性和象征性的图案加以点缀。其中,组合式构图在汉画天象图中十分常见。

线条。线条是汉画天象图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艺术元素。线条不仅使画面富有变化和节奏感,而且还具有强烈的装饰性与象征性。汉画天象图中很多图案都是由线条构成的。

比如日月星辰图中由月亮和太阳组成线条;阴阳八卦图中由阴阳符号组成线条;山川河流图中由弯曲而富有变化的线构成画面;宇宙天地图中由相互交错排列的线构成画面等等。这些线条不仅具有装饰性与象征性,而且还具有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汉画天象图的思想观念

在汉代,天与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祭祀与信仰两个方面。天人关系主要包括天人感应和天人感应两个方面,两汉时期对天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

从祭祀方面来说,天人感应主要包括天人合德、天命立极、崇德报功三个方面。在汉代,天地是神与人之间的媒介,因而也是神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汉代,天地是最重要的神物,所以天地也被赋予了自然神灵的特征。

在祭祀天地时,人们要向天帝供奉祭品、献上歌舞和音乐,这实际上是对天的一种表达。这种表达与天帝之间的沟通是通过祭祀来实现的,因而也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祭祀形式——礼敬天地。

这种祭祀形式既是对天的一种敬重,也是对天所赋予的自然神灵进行感激和感谢。汉代人把天地作为神所赋予万物之源,并将其视为自己生命和灵魂的来源。在汉代,人们通过对天地自然之神进行膜拜、祭祀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天地自然之神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如在汉代画像石上经常出现对山川风物进行描绘的场景。在这些画面中,人们不仅表现出了对山川风物之美的欣赏和赞美,也表现出了对山川风物所具有神圣、威严等特征的崇拜与敬畏。

从天人感应方面来看,天是与人具有最直接联系也是最重要的自然神灵。汉代人认为天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自然神灵来实现的。

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上出现了大量用象形符号表现天地自然神灵形象的画面,这些图像主要有伏羲、女娲、雷公、日精等。

这些自然神灵具有“天人合一”的特点,是人与自然紧密联系的象征。在汉代,人们相信这种自然神灵与人具有直接的关系,因而也就将这种自然神灵作为人的崇拜者和保护者。

汉代人认为,天地自然神灵的存在与人类社会是相适应的,也就是说,在汉代人们认为天人之间是相互感应的。

在汉代人们不仅将天地自然神灵作为自己与大自然、社会、人间等的媒介,而且还将天地自然神灵作为自己与社会、人间等的中介。在汉代,天人感应主要体现为天人之间通过祭祀、祭祀天地来实现。

笔者观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汉画天象图表现了汉代人对天的信仰与崇拜,在汉画天象图中,自然神灵是构成天象图的主体,而汉代人的天人感应思想则是在自然神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汉画天象图中所体现出来的天人关系来看,汉代人不仅将天视为神与人之间的媒介,也将自然神灵视为天地之间沟通、交流和沟通的媒介。

因此在汉代,天不仅是神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也是神与神之间、神与人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的媒介。

在汉代,人们通过天地自然神灵来表达自己对天地自然神灵的崇敬之情,并通过对天地自然神灵进行祭祀、膜拜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天地自然神灵的感激之情。

参考文献

1、高文编:《四川汉代画像石》,成都:巴蜀书社。

2、高文:《四川汉代石棺画像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3、盖山林:《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

4、关百益:《南阳汉画像集》,北京:中华书局。

5、李俊山:《永城石刻》,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