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认为,德是人对道的自然顺应。这样,就会出现自然与不自然的差别,就有了“上德”与“下德”之分。上德与下德的界线,在于“有为”,还是“无为”。
“上德”是自然而为,无意为之所作所为合于道,已经成为人的本能,是一种自然的状态,是浑然天成。
而“下德”不是无德,也是有德的表现,但所作所为带有一定的目的,是有意为之,刻意表现自己,与“上德”有差距。
老子认为,“下德”的内容与仁、义、礼有关,分为“上仁”、“上义”和“上礼”三个层次。
老子说:“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具有上仁的人有所做所为出于无意,而不是有意这样做;具有上义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有意;上礼的人有所施为而得不到回应,于是就会撸起袖子挥动手臂,强迫别人跟随他去做。
“上仁”有所作为却出于无意,比较接近于“上德”,所以属于“下德”中的第一个层次。
“仁”,儒家的解释是“仁者爱人”,爱人就必然有所表现,因此是“为之”。
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仁”就是自己想要在社会上好好立足、事业发达,还要帮助别人也能立足、也能发达。为了己立而去立人,为了己达而去达人,把立人和达人变为成就自己的一种手段,这就是有为。
“上仁”虽然有所作为,不过这种爱意发自内心,是无条件的,立人、达人绝不是为了求得别人的报答,而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所以又是“无以为”的。
《道德经》第4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的“仁”,是偏爱的意思。如果有偏爱,就会厚此薄彼。所以,老子说要“不仁”,不要偏爱这心,对任何东西一视同仁,不因高贵而看重,不因低贱而轻视,一切都要顺应自然规律,要合于道。
“不仁”与“上仁”表面看似矛盾,从内涵上看一点不矛盾,都是以宽广的心怀包容万物,区别在“不仁”是顺应自然,更合于道,而“上仁”主动为之。
“仁”是由全心而发,当“仁爱”之心不能自觉自愿、普施博济的时候,只有靠“义”来推行了。
义者宜也,义就是应当如此做,是决定行为的标准,是人们分辨是非曲直的标准。符合标准,就是义;不符合标准,就是不义。这说明,义是有作为,而且是有意做的,即“为之而有以为”的。
比如,拾金不昧,符合社会的正确标准,就是义;而拾了东西占为己有,就是不义。捡到东西觉得不应该占有,或者本来想占为己有,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就把捡到的东西交还失主或者有关部门,这就是有心为之。
义要求人们去除邪恶、维护正义,这种抑此扬彼的行为完全出于有意,是存心要有所作为,与仁的无意为之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上义”在“下德”中居于次一个层次。
义是判断是非的标准,也是做人做事的原则,在内心里认同,并且出于本心去做。可是有人不愿意这样做,就像捡到了东西不想归还怎么办?这就需要有社会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于是“礼”就出现了。
仁、义是发自于内心的一种道德,而礼是重要的社会管理制度,是全社会的行为规范,既包括道德的要求,也包括法律的约束,是用来制约人们行为的规范。礼的作用是让人各安其位,使社会有序。如果不当位而行,社会秩序就会大乱。
由于世风衰败,道德下滑,假仁假义大行其道,人们不按仁、义的要求去做怎么办?就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则攘臂而扔之”,于是就吹胡子瞪眼睛伸拳挥臂强迫人们听从。
仁、义属于有心的作为,已经不是自然而然的行为,到了礼更是勉强人去做。所以,“上礼”是“下德”又次一等的层次。
老子接着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这段话的意思是,由此看来,道开始衰微后才强调德,德开始衰败的时候而强调博施广济的仁,等到仁爱也做不到后强调社会道义,等到道义也做不到时候强调礼。礼的出现,表明忠信不足,祸乱也就随之开始。
老子指出,在当时社会中,人类的精神在退化,从道到德,再到仁,最后再到礼,越往下走,人为的造作的因素就越多,按道的要求自然而然去做的就越少,离道越来越远
在老子的眼里,礼为什么成了祸乱的开端呢?
在儒家的眼中,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一个人是否做到仁,就要看他是否按照社会规范去做,礼不只是单纯的形式,它反映仁的内容,如果只讲究礼的形式,而没有内容,也就失去了礼的意义。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做人如果没有仁德,礼还有什么意义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礼乐还有什么作用呢?
春秋开始,周公建立的礼乐制度开始“礼崩乐坏”,人不再按礼的要求去做,更多的只是讲礼的形式,而忽视了礼的内容。
任何事物一旦只注重形式,就会越来越繁琐,以华而不实的形式来掩盖内容的空洞,“质胜文则史”,文饰超过了实质就会显得虚浮。当礼的内在精神逐渐消失以后,礼就成了一种形式,不能约束人们的行为,也必定走向衰败。
在这里,老子所说的礼,不应该是指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真正意义上的礼,而应该是指失去了本质之后的礼,也就是只讲繁文缛节而没有实际意义的礼。
这时候的礼,注重虚浮的形式,不但不能解决不仁、不义的问题,反而浅薄浮华,虚伪巧诈,使社会问题愈演烈,因此被老子认为是祸乱之源。
孔子实际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从诸侯到大夫不但不讲礼内容,礼的形式也不尊从了,僭越礼制规定的行为随处可见,像鲁国大夫季氏比诸侯还低一级,在祭祀时却采用了天子祭祀宗庙所采用的礼仪,以大夫之身僭天子之礼,是犯上作乱,孔子痛心疾首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所以,孔子一生孜孜以求要恢复的周礼,是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礼。
仁、义、礼,并非全然不好,却一步步地退化,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失道,人们不遵循道、按道去做。有道,才有德。一个人悟道了,他的行为就会体现出德。
人们参透了这一思想,也就明白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了。老子说:“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大丈夫立于敦厚,不处于衰薄;存心笃实,不追求虚华。老子提出,一个人应该采取的人生和行为态度,便是尽量靠近“上德”,而不是居于“下德”。
但是“上德”是自然而为的,成为一个人的本能,这是很高的目标,一般人难以达到,儒家修德的做法值得借鉴,就是先从“下德”做起,努力培养,通过不断修炼,达到“上德”的境界。
我们可以把老子所说的层次进行逆向推导,就是把道、德、仁、义、礼,变成礼、义、仁、德、道,就是先从礼做起,再一步步达到道的高度。
先用礼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尽量靠近义;再按照正确的是非标准,自觉去做符合道义的事;然后广阔自己的胸襟,发自内心地博施广济仁爱;由有意为之再到自觉为之,尽量靠近“德”,也就是达到“下德”;最后成为一种本能,自然而然为之,靠近于道,也就是达到“上德”。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