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首诗歌,本来只称为《诗》或《诗三首》,后来成为儒家经典,被称为《诗经》。
西周时期,写诗、诵诗、采诗蔚然成风,《文心雕龙·乐府》说:“匹夫庶妇,讴吟士风,诗官采言,乐盲被律,志感丝篁,气变金石。”《诗经》并非一人所作,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不乏周公的贡献。
《吕氏春秋·孟夏纪》中记载:“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利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意思是礼制可以更好地管理国家,安定社会,有利于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上的和谐共处;乐用来移风易俗,消除人们的邪念,助长人的高尚情操。从这里不难看出礼乐制度对治理社会的重要意义。于是周公在摄政期间,派人到各诸侯国去采集民间歌谣,鼓励官员和有文化的人创作诗歌,他主持制定的雅乐体系十分恢宏。随着礼乐制度的推行,雅乐诗歌教育的社会影响,殷商时的占卜之风在西周逐渐淡化,人们从念咒语变为咏诗。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然称“诗”为“诗歌”,因为西周时期的诗是用来配乐歌唱的。《诗经》正是西周礼乐制度下的产物。
除此之外,周公还组织采诗、献诗。《诗经》的创作年代上下五六百年,产生地域方圆几千里,作者包含社会各个阶层。除了周王朝乐官创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被集中起来的,则有不同的说法。“采诗说”认为民间歌谣的收集由天子指派官吏坐车去全国各地采集诗歌,以便“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献诗说”则认为西周时期设有专门搜集和保管诗歌的人员,即太师,各国太师有向周太师进献诗歌的义务。尽管各种说法不尽相同,但可以确定的是从各个地区搜集来的诗篇都由周王朝集中掌管,这也印证了孔子所言: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诗经》中收录的许多篇目,均出自周公之手。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国学大师、吉林大学教授金景芳等国内著名专家均认为《大雅》中的《文王》《大明》,《周颂》中的《清庙》《维天之命》《维清》《烈文》《时迈》《思文》《武》《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毙》《酌》,《豳风》中的《七月》《鸱鸮》《东山》《破斧》《伐柯》《九践》《狼跋》七篇均系周公所作,可以说周公是《诗经》的主要作者之一。汉代以后,出现了将《诗经》编纂之功归于孔子一人的说法,但《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记载的观赏周乐次序、内容与《诗经》相同,可见当时《诗经》已经基本定型,而那时孔子只有七岁左右,所以将《诗经》编纂之功归于孔子一人的说法是不实的。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延绵不绝,而《诗经》也经漫长的历史积淀而完整地保留至今,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人们争相传颂,奉为经典。周公作为《诗经》的主要作者之一,其制订的典章制度为《诗经》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贡献也将被人们永远铭记。
来源:洛阳周公庙博物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