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二十四节气初始的模样

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开篇的话

在没有天气预报的古代,中国先民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来把握时序与农耕。几千年来,它浸润在我们的节日里,流淌进雄傲百代的诗词经典中,已成为全球极具辨识度的习俗文化和“时间简史”。翻阅典籍,我们恍然,首次将二十四节气进行完备记录和阐述的虽说是汉代《淮南子》,但是,二十四节气并非《淮南子》首创,而是先人脚踏厚土,仰望星空凭肉眼观察积累起的一套体系。其间,经历了太多年的记录与统计,它不是哪个朝代研发的,也不是哪个人原创的,是中国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那么,为什么要把一年分成这么多个“季节”?中国哪些典籍中记载了二十四节气?从今天开始,我们陆续推出6篇报道,仔细梳理、搜寻典籍中二十四节气的吉光片羽,努力拼接出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脉络。期望读者能从我们这些有趣又充满考据意味的记述中,感悟古人的智慧,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持久魅力。

提要

有关二十四节气早期萌芽的记载,出自《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天文学文本,《尚书·尧典》清晰地记载了二分二至的特征,这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初萌芽。二分二至的发现,来自于先民发明的圭表测影。通过测量一年之中日影的长度,最早确立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日影最短)和冬至(日影最长)两个节气,随后日影相等的春分和秋分也被确立。从观察星空到圭表测影,华夏先民历经了漫长的摸索过程,《竹书纪年》《山海经》《周礼》等先秦古书对此均有记载。节气形成之后的农耕影响,则被农人传唱在了《诗经》之中。

记录二十四节气初期的典籍。

《竹书纪年》提及的观天象

公元年,也就是晋武帝司马炎逼迫魏国皇帝曹奂禅位的时候,有一个叫不准的盗墓贼,在汲郡(今河南省卫辉市)盗发了战国时期魏襄王的陵墓,在里面发现了一批竹简,记载了上自五帝下至战国魏襄王的历史。司马炎下令把这些竹简整理出来,就是《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里,记载了不少先秦时期奇异的天象,最著名的当数“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这一条。“郑”地大致在周朝京畿附近的陕西华县或凤翔一带,“天再旦”是说天亮了两次。所谓亮了两次,就是清晨天光初亮之后,突然发生了日全食或日环食,过了一会儿再次天亮。这种神奇的天象,对于年前的周人来说,那得是多震撼的画面。于是,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