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我泱泱华夏,自古都是礼仪之邦。礼之一字,贯穿千古。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词,不能好好做人;不学礼仪,不能做好人。
礼的四个原则:
1、“尊重”原则:要求在各种类型的人际交往活动中,以相互尊重为前提,要尊重对方,不损害对方利益,同时又要保持自尊。
2、“遵守”原则:遵守社会公德,遵时守信,真诚友善,谦虚随和。
3、“适度”原则:现代礼仪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一定要把握适度性,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应始终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把握好一定的分寸。
4、“自律”原则:交流双方在要求对方尊重自己之前,首先应当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要求。
中国的礼包括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
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声教播于海外。相传在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制礼作乐,就提出了礼治的纲领。其后经过孔子和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传统)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作为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和上古礼制的渊薮,《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而且成为历代王朝制礼的基础,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之深远,自不待言。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