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周礼 >> 周礼评价 >> 周公治国

周公治国

周公治国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同胞弟弟。因为他的封地周,即现在陕西岐山,所以被称为周公。周公是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经辅佐周武王东征,帮助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治国,治礼作乐,被认为是中国礼乐文化的创始人。中国古代儒家尤其是孔子十分推崇周公,曾经称赞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孔子晚年时,经常感慨:“其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由于孔子的推崇,周公被尊称为“元圣”,是儒家最尊崇的古代圣人之一。

周文王死了之后,他的次子周武王即位。周武王在周公、召公、毕公等大臣的辅佐下,在盟津进行大阅兵,大会天下诸侯,继而发兵攻击商朝,打败了商纣王的军队,殷商灭亡,周朝取而代之。商纣兵败自杀,但仍然有大批殷商遗民和贵族,如何处理这些人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周武王很为难,于是向群臣征求意见。丞相姜大公说:“我听人家说,爱屋及乌。反之也一样,如果痛恨一个人的话,那就连他院子里的围墙也不要留下。”他的意思是应该杀掉殷朝遗民,省得麻烦。周武王觉得全部杀掉不是好办法,这个办法过于极端,于是又去问召公。召公说:“全部杀掉是不太好,要不就将有罪的人杀掉,没罪的人留下。”周武王还是不满意,因为,如何判定以前的敌人到底有没有罪也是个麻烦的问题。于是他又去找周公,周公建议他:“干脆就让所有的殷人继续在他们原来的住处居住,在原来的土地上耕种,这样才可以争取他们中间那些有德行的人。”周武王对周公这种就地安置、分化瓦解的策略十分满意,于是命令释放战争中囚禁和关押的殷商贵族,重修忠臣比干的坟墓,散发商纣搜刮来的钱财给百姓,打开粮仓救济饥饿的殷商百姓。这些举措反殷纣之道而行之,大得民心,为社会稳定和周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周武王死后,他的儿子周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当国。周武王的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的儿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于是周公带兵出征,历经三年,终于平定了叛乱,并且将周的势力大大扩展了。周公平定叛乱之后,为了加强对东方各诸侯的控制,把国都迁移到洛邑,也就是现在的洛阳。同时他把在战争中俘虏的商朝贵族迁到洛邑,加强看管监督。另外,他封自己的弟弟康叔为卫君,让他驻守商朝原来的地方,管理商的遗民,并劝诫康叔:“你到殷墟之后,要首先去拜访那些有才德的长者,向他们请教商朝之所以兴亡的道理,其次要爱护商的遗民。”

通过这些举措,周的统治得到了加强和巩固。于是在迁都洛邑之后,周公开始实行分封制,采取封邦治国的策略。他设置了许多诸侯国,然后根据与周王的亲疏血缘关系和功劳的大小,把周武王的兄弟和有功的大臣派到各国去做诸侯,作为捍卫王的屏障。

在周公之前,人们认为王的权力是来自上天的授意,王权神授,尤其是在商代,王权神授的思想达到了顶峰。这种思想被周公继承发展,他总结并吸取了夏代、商代灭亡的教训,提出了“以德配天”的主张认为虽然君主的权力是上天授予的,是“天命”,但是天命并非固定不变,只有品德修养高深的人才有资格承受它。如果君主品行低劣,就会失去天命,比如商纣王就是因为残酷暴虐、残害百姓,所以失去了天命,兵败身死。

另外,周公最被儒家推崇的就是“制礼作乐”。所谓“制礼作乐”,就是周制定了一整套用来维护君臣和上下关系的宗法制度,主要包括“畿服制”、“宗法制”、“爵谥制”以及“乐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最主要的就是宗法制,宗法关键在于严守嫡庶的区别,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如天子的王位必须由长子来继承,这大大不同于殷商的兄弟相传、兄死弟承的制度。而其他的庶子则被依次分封为诸侯、卿、大夫等,他们和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天子为大宗,诸侯为小宗,小宗受大宗管辖。这种靠自然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财产和权力的继承关系的制度,可以确保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使统治阶级内部稳定。另外,周公还制定了一整套君臣、父子、兄弟的尊卑贵贱的礼仪,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维护周朝贵族集团内部的秩序,同时强化对平民的统治。

周公摄政六年之后,周成王已经逐渐长大成人了。于是周公把国家的统治权交还给周成王。在还政之前,周公作诗告诫成王,告诉他殷商灭亡的原因,劝诫他要知道百姓的疾苦,以德治国,不要像商纣那样纵情声色,残害百姓。周公晚年主要致力于继续治礼作乐,完善自己所创立的各种典章制度。

周公制礼作乐,是中国古代最早主张以德治国的政治家,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和礼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