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世外高人,他不求名利,步入仕途,隐居郑国四十年,清静修道。他可以御风而行,庄子《逍遥游》:“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他驾风行到哪里,哪里就枯木逢春,重现生机。飘然飞行,逍遥自在,其轻松自得,令人羡慕。他是先秦天下十豪之一“列子”,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道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其思想本于黄老之学,主张清静无为,贵虚。
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高峰期,诸子百家争鸣。印章在这一时期也有了新的发展。早在殷商时期印章已经开始出现,此时的印制图案化,边栏“亚”字形、界格“田”字形,已初备玺印的基本特征。到战国时代,印章作为权力的象征物。印章更大量使用,全面发展。考古发掘中,虽然还不曾发现过确实可靠的春秋时代的玺印,但我们就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和文献记载来看,说明已经有玺印了。《周礼》、《礼记》记载了玺和玺节的应用。《左传》有季武子用玺书的记载,更可确定春秋时代有玺印的事实。玺,是当时各阶层通用的凭信工具。战国时代印章的应用很多。其中物勒工名、金币专用、标准量器专用,都是战国时代的新风气。“物勒工名’,是手工业者专门打印在所制器物上的。称战国时期属于“物勒工名”的印章,主要是指陶器。古玺,形制变化很多,字体不一致,虽然与地域有关,但和时期先后关系紧密,包括战国初期、晚期及战国以前。依据玺印性质不同可分为“官玺”,“私玺”两类。官玺是官吏佩带和使用的印章。战国时期已有拜官授印、辞官交印、罢官收印的制度,每官均有相应的官玺,以作为其身份等级与行使权力的凭证。私玺则是指私人使用的印章,从国家地域又可大致分为燕玺、晋玺、齐玺、楚玺、秦玺。各国使用的文字规范不一,印制风貌亦有不同。带有其国文字的特点,圆活自然、结构多变,有一种天然的生动活泼之感。流露出一种不加雕饰的自然、天真之美,不拘一格的一种精神面貌。这种大小不一、穿插错落的文字给后世印学家、篆刻家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对当代篆刻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奠基了战国玺印的重要地位。对战国玺印的研习仍是我们必不可少的道路!
——壬寅牧心撰
作者:贾宏委印文: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
作者:李桂培印文:鸿鹄高飞
作者:大圣印文:学之不勤必其志之未笃
作者:古玺内容:吞天之鱼,不游枝流
作者:文学印文: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
作者:徐俊豪内容: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作者:张炳平内容:虚者无贵也
作者:雷鸣印文:得时者昌
作者:云中月内容:将治大者不治细
作者:南山印文:慎尔言,将有和之
作者:梁丕内容:至人之用心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