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城墙缺个角儿的5种不同的说法儿

大家好,各位朋友们好,我是京师玩儿主,您如果仔细观察北京的古城墙图纸,您就会发现这古城墙缺少了个西北角,整个城墙向南斜了30多度,它一直从西直门立交桥延伸到了西二环的交接处。

其实在元朝,也就是元大都的时候,这古城墙还是比较规整的,它是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的原则建造的,其整体结构,是呈长方形的城池的。它不但南北端正,而且左右平直,正所谓是“城方如印”。后来到了明代,改建后的城墙却缺少了西北角,人们对于缺失的这一角,有过五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在明朝初年,燕王朱棣修建北京城,他命手下的两个军师刘伯温和姚广孝设计北京城的图样。他们俩在设计的时候,都把北京城,设计成了八臂哪吒的样子,但姚广孝画到了快要画完的时候,突然吹来了一阵怪风,他手一抖,就在这设计的图纸上画歪了一笔。后来建城的时候,燕王下令:东城照刘伯温画的图建,西城照姚广孝画的图建。这姚广孝画的被风吹起的,被画歪的那一笔呢,正好就是城西北角的,从德胜门到西直门往里斜的那一块,所以至今那里呢,就缺了这么一个角。

这第二种说法是:当初城墙是按照规整的矩形来设计的,这个设计是想把这个矩形图案的对角线,交汇在故宫的金銮殿这个点上,从而表示出皇帝至高无上的中心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怎么建造,都交汇不到金銮殿这个点上。这为避免杀身之祸,他们只好去掉一角,也就是这个西北角。这样,这个西北角就从一个点,变成了一条线,这样,就可以交汇到金銮殿的交点上了。

第三种说法是:就是从地形上说的,在元朝时期,元大都的北城墙的西北角,它是呈直角的。但明代重修北京城的时候,为了便于防守北方,从而放弃了当时的北部城区,并在原城墙以南五里处,另筑了个新的城墙。这新筑的北城墙西段,正穿过旧日积水潭最狭窄的地方,这样就正巧把积水潭的西端和南端隔开,在此建城,地基根本搭不牢,建什么,塌什么。为了迁就湖水走势,于是这西北角就只能砌成一个斜的了。在明初的时候,积水潭的水远比现在要深得多,面积也大得多。为了城墙的坚固和建筑的需要,这城墙依地形而呈抹去一个城角的这种说法,是比较合乎情理的,所以这种观点,也被现在的很多人所接受。

第四种说法是:您要是从卫星影像中看,您会发现北京城西北角是既有直角墙基的影像,又有斜角的墙基影像。这说明这里确实曾修过城墙。可是为什么最后没有修成呢?通过卫星影像还可以看到,从车公庄到德外大街有一条地层断裂带,这条断裂带,正好经过城池的西北角。现在的北京城,是明朝永乐年间修建的,建城时北京城四角本来都是直角。但在当时,北京地区经常发生强烈地震,每次地震北京城西北角,也就是从西直门到新街口外这段城墙都要倒塌,虽经多次重修,但无论建得怎样坚固,总是被地震震塌。后来经人察看发现,这里原来是地震带。那皇帝,不得不屈服于地震的威力啊,于是决定决定将西北角的城墙向里缩进一块,从而能避开那段不稳定地段。修成斜的以后,北京地区又经历几次地震,但城墙再没有倒塌过了。这也是为什么古城墙缺一个角的一种说法。

第五种说法是:古人认为西北方向本来就是个缺口。在西汉时期,刘安的《地形训》中就记载,这大地八方,有八座大山支撑着天体,其中支撑西北方向的山叫不周山。《天文训》中也说,这八方吹来八风,而西北方向吹来的风则称不周风,东汉班固认为这不周就是不交的意思,所以西北两个方向本就不应该互相连接,而应该留有缺口的。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之意。其意思就是说,这西北角是撑不住天空重量的。所以再建城时,就把城墙向里挪了一些,从此再没有塌过,这就出现了现在的这个斜角。

其实如果您在仔细观察下明清时期老北京城地图,您还会惊奇的发现,这北京城的东南角,也就是在外城左安门附近,它也是歪的,也是缺个角的。只不过没有西北角那么明显,所以这个斜角呢,就被很多人忽略了。通过这两个对角的缺失,也能从侧面印证“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之说。

综上所述,所以我觉得这北京城缺角的原因,应是多种因素决定的,它既有自然因素的原因,也有风水堪舆的原因。好了,那今天就先和各位闲聊到这儿,咱们改天在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3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