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样防治疫病的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饱受疾病所苦,而在种种疾病之中,具有流行性、爆发性的急性传染病给人带来的伤痛和影响甚至比自然灾害还要严重。由于古代缺医少药,医学研究尚不发达,不能正确认识各类急性传染疾病的分别,所以人们将这类疾病统称为“疠疫”或者是“瘟疫”。

(皇帝内经)

早在先秦时期,史料《周礼·天官·冢宰》中就记载:“四时皆有疠疾。”中医经典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对同类疫病的传染性,病征的相似性已有一定认识,而正气存内,避其毒气等提法也可看出古人对疫病防治的经验性的观点和认知,也隐隐符合了现代医学的人体免疫系统和隔离防护等知识。

在我国古代,疫病的记载不绝于史料,举个例子,《清史稿》中仅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从康熙元年至康熙六十一年,全国各地有过“疫”或“大疫”记录的就不下三十余次。我国古人在与疫病的抗争中积累和发展了丰富的防治经验和理论知识,在此,试举几例代表性人物和著作以作简介。

(张仲景像)

一、东汉时期名医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此书是张仲景集前辈医者经验及本人一生行医经验之精华,是一部集大成的医学著作。张仲景在书中提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感热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及处理方法,并创造性地确立了伤寒类疾病“六经”(即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与“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辩证论治原则理论,可谓是我国古代医学的一大创举,至今仍然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典籍。

(葛洪)

二、东晋葛洪及《肘后方》。我国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个人、环境卫生与瘟疫之间存在很大关联,如东晋医家葛洪认为疫病的发生是“疠气兼挟鬼毒相注”所致,因而十分重视对空气进行消毒。其《肘后方》中就有6个专门用于空气消毒的药方。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提到:“断瘟疫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佳也。”这是利用了艾烟抗菌抗病毒的作用。我们现在常用的艾灸坐熏也是利用的这一点。古人很早就开始利用中草药来杀菌消毒,保持个人和环境的卫生,预防瘟疫发生。

(金元四大家)

三、金元时期的寒凉派。金元朝代,战乱频繁,疫病流行。金元时期四大医家之首刘完素的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深入阐发了火热病机等有关理论,当时河间地区疫病流行,用温燥的伤寒方无法治疗,反而容易加速病人的死亡,于是刘完素提出用寒凉药治疗热性病,重视以寒凉药物治疗外感火热病,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就和良好的治疗效果。为后世瘟病学派“治热以寒”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开创了中医“寒凉”一派先河。

(《延禧攻略》中的叶天士扮演者易勇)

四、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由于城市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明清时期疫病经常在富庶的江南集中发生。当时温疫流行猖獗,尤以江浙一带为著,且该地区气候溽暑,热病盛行,客观上促使江浙诸医家对温热病进行研究,并由此逐渐形成一个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的一个学术派别——温病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明末清初名医吴有性,著有《瘟疫论》阐发疫病流行之特点、治疗之法;清代名医叶天士,著有《温热论》,为温病学说的奠基性著作。温病学派还提出戴口罩可以有效防止传染,并提出了通过隔离病人、焚烧尸体及病人用品等方法以阻止疫情扩散等等观点,可谓推除出新,也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