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论语为政篇第二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1],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

注释:

[1]北辰:指北极星。 [2]所:处所,位置。共:同“拱”,环绕。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以道德来治理政事,就可以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安居在自己的位置上,而别的星辰都围绕着它。”

点评:

对为政以德,旧注有的解释说,德者无为而治,正像北极星永远不动,而众星围绕在它周围。也有说,主要在其自己的品德,可以感召百姓,推行政事,并非无为。下面2·3章也是讲治国之道,其中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是对为政以德较具体的说明。“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说治理民众的基本原则,既非无为,亦非只是一己品德的感召。联系起来读,可以完整准确地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2·2 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2]’。”

注释:

[1]《诗》三百:《诗经》实有三百零五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2]思无邪:《诗·鲁颂·駉(jiōng)》中的一句话。原文“思”字是语助词,孔子借用这句话把思作思想讲。“无邪”有两种解释:一、纯正,没有邪恶;二、直的意思。就是说《诗》都是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没有虚伪假托。后一解较近孔子的本意。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诗》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无邪’。”

点评:

《诗》,是孔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章是孔子对《诗经》精神的概括。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读书学习重要的是要把握贯穿其中的基本精神。“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以贯之的意思。“思无邪”就是贯穿于《诗经》三百篇中的核心精神。《论语》谈《诗》的内容的,还有3·20章,可以参读。

2·3 子曰:“道之以政[1],齐之以刑[2],民免而无耻[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4]。”

注释:

[1]道:有两种解释:一、治理,二、引导。这一章两处都是“道”和“齐”并提,解释为引导更通顺些。 [2]齐:整齐。这里是规范人们行动的意思。 [3]免:免于犯罪,免于受罚。耻:羞耻之心。 [4]格:有解释为“至”的,有解释为“正”的,意思相近,都是说百姓能守规矩、走正道。杨伯峻《论语译注》解释为“归服”。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用法制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罚来规范百姓的行动,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罚,却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教化来引导百姓,用礼制来规范百姓的行动,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并且自觉地走上正道了。”

点评:

这一章孔子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治国方法,阐述了为政以德的思想。凭借强力,通过法制刑政实行统治,还是立足于道德,通过礼制和教化来治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于儒家和法家、王道和霸道之间的两种对立的治国主张。孔子用“免而无耻”和“有耻且格”概括地说明了两者的不同特点和功能,指出依靠行政刑罚等强制力量实行统治,百姓可能因为害怕而免于犯罪,却不会有羞耻心;用道德教化提高百姓的道德自觉,用礼制规范人们的行为,百姓有了羞耻心就会自觉走上正道。由此论证了道德教化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这个基本认识出发,他主张“为政以德”,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基础,把社会秩序的稳定建立在人们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这一认识基本上是正确的。今天基本的治国方略是依法治国,如何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重要的问题。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两个方面。道之以德,使百姓有耻;齐之以礼,使行为有据。德和礼(即仁与礼)是统一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仁和礼的统一,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表现于各个方面。把二者割裂开来,只强调一个方面,忽视或贬低另一方面,争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还是礼,是片面的。德和礼的关系,《论语》中有许多论述,可联系起来加以理解。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1],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注释:

[1]有:同“又”。 [2]立:自立的意思。孔子说,立于礼。所以自立就是自己能够自觉地按照礼的要求来处事。有人把“立”解释为站得住脚,但这一章是讲孔子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不同阶段的不同境界,这样解释与整章文意不合。 [3]不惑: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知天命:这是孔子思想中较难理解的一个重要问题,人们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颇多牵强。要注意从《论语》中讲到“天命”的各章来理解,在综合有关各章内容的基础上,求得“知天命”的本义。 [5]耳顺:有各种解释。杨伯峻《论语译注》说,“这两个字很难讲,企图把它讲通的也有很多人,但都觉牵强”。可以与“人不知而不愠”联系起来理解。就是听到各种不同的意见,即使是错误的或对自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不感到违逆不顺。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有人以为“从”同“纵”,放纵,但放纵有贬意,与本章文意不合。逾,越过。矩,规矩。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迷惑,五十能知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会越出规矩。”

点评:

孔子讲他一生学习成长的过程,说明人生是一个不断修养的过程,死而后已。孔子所述成长过程中几个阶段的几种境界,可以借鉴、对照自己,看看达到了什么样的境界,如何追求更高的境界,但不可拘泥于他所说的十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和七十的年龄,勉强要求自己。现代社会比起孔子那个时代,经济、科技高度发达,有人以为,可以更早自立和“不惑”。然而今日之社会,也远较古代复杂得多,又处于迅速发展变化之中,“立”与“不惑”也比孔子那时候难多了。面对迅速的发展变化、形形色色无穷的诱惑和各种思潮的影响,“不惑”已经不是阶段性的标志,而成为毕生的追求。至于“知命”“从心所欲不逾矩”,更是难以达到的境界,但应将其当作激励自己前进的目标,不懈地去追求。总之,学习修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死而后已的过程,要活到老,学到老,一步步向更高的境界前进。急于求成是不行的。

2·5 孟懿子问孝[1]。子曰:“无违[2]。”樊迟御[3],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4],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1]孟懿子:鲁国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他的父亲孟僖子临死时要他向孔子学礼。 [2]无违:不要违背礼的意思。 [3]樊迟:孔子的学生,名须,字子迟,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御:驾驶马车。 [4]孟孙:指孟懿子。

这一章的意思是: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一天,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死了,要按礼来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点评:

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就是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就是说,孝要落实到礼上。是否做到了孝,以是否依礼而行来衡量。12·1章又说“克己复礼为仁”,具体说是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动一切都依礼而行,就是仁。这都是说,仁与礼不可分,礼的规定体现了仁的要求,依礼而行就是仁,礼是仁的落实,也是仁的标准。也可与1·9章参读。

2·6 孟武伯问孝[1]。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

注释:

[1]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谥号。 [2]父母唯其疾之忧:有几种解释:一、父母爱子,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体会父母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谨慎小心,就是孝;二、做子女的要使父母只为自己的疾病担忧,不必为自己其他方面的事担忧;三、子女只应以父母的疾病为忧,其他不宜过多操心。第二说较好。

这一章的意思是: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要让你的父母只为你的疾病担忧。”

点评:

父母对子女的爱,无微不至。所以子女的孝要体现在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上。说“父母唯其疾之忧”,是因为疾病有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不能全由自己决定;此外,自身的立身行事,则全在自己。让父母只为自己的疾病担忧,就是把孝体现在自己的修身、成长上,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做好每一件事的实际行动中。

2·7 子游问孝[1]。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2],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

[1]子游:孔子晚年的学生,姓言,名偃,字子游。 [2]至于犬马,皆能有养:有两种解释:一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也就是犬马也能养人;一说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以后一解为好。

这一章的意思是: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只是说能赡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不敬,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又怎样区别呢?”

点评:

这一章孔子讲孝突出了一个“敬”字,强调孝应该体现在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上,而不只是经济上的赡养。产生于血缘关系的对父母的爱敬之情,是孝的实质。关于这一点,还可参读17·21章。

孔子以饲养犬马和赡养父母相比,说:“不敬,何以别乎?”反观今日,一些人对宠物犬马之养,远超于父母之上,则又何以为人?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馔[3],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

[1]色难:色,脸色。“色难”有两种解释:一说难在顺承父母的脸色,一说难在侍奉父母时要和颜悦色。前说指父母的脸色,后说指孝子的脸色。讲孝,应是从子的方面讲,因此以后一解为好。 [2]服:从事,担任。 [3]先生:一说指长者,一说指父兄。本章讲孝,似应指父兄。馔:食用。有的解释为陈列,也可通,但不如直接解释为食用。

这一章的意思是: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难的是对父母要和颜悦色。只是有事情子女去做,有酒饭给父兄吃,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点评:

人的脸色是内心情感的表露。说难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也就是说难的是要有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爱敬之情,而不能停留在有事自己做、有饭父兄吃的外在行为上。

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的义务,也是孝的起码要求。一般人常常只从行为上看,以为能赡养父母就是孝了。这几章孔子论孝,超越了物质生活赡养的外在行为的层次,直指内心的情感。只在行为上依礼而行,而非发自内心,不敬,不能无怨无尤,不惮其烦,也还不能说是孝。这一点极为重要,要认真体会。3·3章“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7·21章孔子与宰我讨论三年之丧,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可参读。

2·5章说孝要落实到礼上,依礼而行就是孝,这几章则说只是依礼赡养父母不足以为孝,这是从两个方面说明仁和礼的关系,要注意联系起来,全面理解。

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1],不违如愚[2]。退而省其私[3],亦足以发[4],回也不愚。”

注释:

[1]回:孔子早年的学生,姓颜,名回,字渊。 [2]不违:不提出不同意见和问题。 [3]退而省其私:一说是考察他与其他学生私下讨论学问时的言论,一说是退回去自己研究。如果是自己研究,应写成“自习”或“自省”,而不是“省其私”。 [4]发:发明,启发。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我与颜回谈话一整天,他都不提不同意见和问题,像是很愚笨。等他退下去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也能对我讲的有所发挥,颜回其实并不愚笨呀!”

点评:

从孔子对颜回的赞誉,可以看出孔子对弟子的要求。他不希望弟子“终日不违”,提不出不同意见和问题,而欣赏弟子“足以发”,能够对他讲的内容有所发挥。可与1·15章参读。

2·10 子曰:“视其所以[1],观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廋哉[4]?人焉廋哉?”

注释:

[1]所以:有几种解释:一、“以”字作“使用”讲,“所以”即所使用的;二、“以”字作“为”讲,“所以”即所作所为;三、“以”作“相与”讲,“所以”即所结交的朋友;四、“以”作“动因”讲,“所以”即所抱有的动机。本书取第四说。 [2]所由:所经由的道路。由,经由。 [3]所安:是指人对于某事的心情、意志。如有了过失,有的心安理得,有的人于心不安,就是所安不同。安,安定,安乐。 [4]廋(sōu):隐藏,藏匿。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于什么,这样,一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一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点评:

1·16章说“患不知人”,本章就是谈知人的方法。所以、所由、所安,由外而内,由显现而隐秘;视、观、察,由表及里,由浅而深。如此全面观察,人自然无从隐瞒。5·9章还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可联系起来读。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1],可以为师矣。”

注释:

[1]温故而知新:有不同的解释:一、一般解释是,在温习已知的知识中有新的体会,开发出新知识;二、把“温故”与“知新”作两个方面来解释,说“既温寻故者又知新者,则可以为人师矣”。前一解强调从温故中知新,可以与1·15章“告诸往而知来者”,7·8章“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联系起来理解,似更符合孔子的思想。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能从温习已知的知识中有新的体会,开发出新知识,就可以当老师了。”

点评:

学都由温故,继承前人已有知识开始,但又必须从温故中开发出新知,才是真正的学。不温故而凭空开发出新知,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温故而不能开发出新知,将是泥古不化,停滞不前。凡此都不能称为学,更不足以为师。古人亦有以“通古今”解释温故知新的,说“故,古也。六经皆述古昔、称先王者也。知新,谓通其大义,以斟酌后世之制作”(刘逢禄《论语述何》)。今天对待传统文化,也宜温故知新也。

2·12 子曰:“君子不器[1]。”

注释:

[1]器:器具。各种器具都有专门的用途。孔子说“君子不器”,是说君子应该博学多能,不局限于某一专门知识或技能。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种特定的用途)。”

点评:

“君子不器”,是相对于“君子学以致其道”(19·7)来说的。孔子的教育重在学习做人的道理,根本任务是“成人”,培养受教育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人格高尚、博学多能、全面发展的君子,而不是局限于掌握某一方面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专才。14·13章讨论到“成人”的标准,反映了孔子对完善人格的要求。这是关于教育、关于人的成长的古今通用的基本思想,值得我们认真研究领会。

教育是随社会要求的变化而发展的。自从机器工业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以后,社会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各类各级专业人才也成为学校的一项任务和目标。但实践中出现过只重成才,忽视和淡化成人的偏向。在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下,一些年轻人既不求成人,也不求成才,一心只想“成功”。正确认识成人、成才、成功这三种不同的追求,是重要的问题。成人是做人的根本要求,古今的通义;成才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应当重视,但不能因此而忽视以至于忘掉“成人”的目标。在成人、成才的基础上求成功,才有真正的成功。以成人为目标,“君子不器”,仍然是我们教育工作和人生追求的重要指导思想。

“君子不器”的本义是相对于“道”而言的,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愈来愈向综合的方向发展。在科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上,也不能局限于某一专业范围,而要力求成为能够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的人才。这也可以说是“君子不器”在现代条件下具有的新含义。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注释:

这一章的意思是: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先实行你所要说的话,然后再说。”

点评:

言行关系,是道德修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重视力行,要求言行一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与1·3、4·22、4·24、5·9、5·13、12·3、13·27、14·5、14·29诸章参读。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1],小人比而不周。”

注释:

[1]周:遍及。比:勾结。周与比对举,是团结众人、不结党营私的意思。另一说,“周”作“忠信”讲。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能团结众人而不结党营私,小人结党营私而不团结众人。”

点评:

“周而不比”和“比而不周”的差别,实质是公与私的对立。君子以道义为立身行事的准则,出于公心,所以能够团结众人;小人以私利为准则,所以总是结党营私。15·21章说“群而不党”,13·23章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以参读。“周而不比”“群而不党”是从行为表现上说,“和而不同”是从思想态度上说。“和而不同”是“周而不比”“群而不党”的思想基础;“周而不比”“群而不党”是“和而不同”的实际表现。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

[1]罔:有几种解释:一、迷惑;二、诬罔,受骗;三、罔然无知。 [2]殆:有几种解释:一、危险,二、疲怠,三、疑惑。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点评:

孔子既指出“学而不思”的不足,也指出“思而不学”的弊病,主张学和思结合。《论语》中有许多章分别谈到学和思这两个方面,如15·30、17·8等章着重强调了学的重要,7·8、15·2等章则是强调了思的重要,要注意联系起来全面理解。

2·16 子曰:“攻乎异端[1],斯害也已[2]。”

注释:

[1]攻:有两种解释:一、治,做某件事,如攻读;二、攻击。异端:过去一般解释为不同于孔子的思想学说,并提出杨、墨、佛、老加以说明。但孔子当时还没有诸子百家。因此杨伯峻《论语译注》译成“不正确的议论”。钱穆《论语新解》则认为异端是泛指,一事必有两头,一线必有两端,从这端看,那端是异端;从那端看,这端是异端。《论语》这一章是告诫人们不要只执一端。 [2]斯:代词,这。也已:语气词。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专就反对的一端去下功夫,这就有害了。”

点评:

这一章有多解。刘宝楠《论语正义》认为本章的意思是,不同意见如果双方各执一端,就有害了;不同意见彼此切磋,不专执一端,害自然就没有了。钱穆《论语新解》试译作:“专向反对的一端用力,那就有害了。”意思相近,都是说本章是告诫人们不要只执一端,是孔子提倡的中庸思想的体现。9·7章说到“叩其两端而竭焉”,也是说的这个意思,可参读。还可与6·27、11·15、13·21等章参读。

人之功过是非,优劣长短;事之成败顺逆,兴亡得失,都是两端并存。而偏于一端,只见其一而不见其二,是人们的通病,人受其害深矣。《论语》此章孔子特别指出其害,实有深意。望读者认真体会,戒之戒之。

2·17 子曰:“由[1],诲女知之乎[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

注释:

[1]由:孔子早年的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 [2]女:同“汝”,你。 [3]知:同“智”。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由呀,我教你怎样求知吧!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呀!”

点评:

强不知以为知,是人们认识中常见的通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反映出孔子对知识的实事求是的老实态度,是纠正这种毛病的良方。关于这个问题,还可参读2·18、3·9、7·27、9·4、17·14等章。

2·18 子张学干禄[1],子曰:“多闻阙疑[2],慎言其余,则寡尤[3];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

[1]子张:孔子晚年的学生,姓颛孙,名师。干禄:干,求。禄,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官职。 [2]阙:缺。这里作放置一旁讲。疑:与后文“殆”,同是怀疑的意思。朱熹《论语集注》认为二者又有不同,疑是指自己感到不很可信,殆是指自己感到还有所不妥。“疑者所未信,殆者所未安。” [3]尤:过失。

这一章的意思是:子张要学谋求官职的方法,孔子说:“多听,有疑问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就能减少过失;多看,有疑问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把握的,也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点评:

子张问的是谋求官职的方法,孔子讲的多闻多见,慎言慎行,减少过失和后悔,实际上是学习和日常言行的基本态度和原则。如能做到,职位俸禄也就自然在其中了,谋求官职并没有其他特殊的方法和途径。求职为官,根本在为人。这个道理,古今通用,值得深思。可与1·10章“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参读。

2·19 哀公问曰[1]:“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2]:“举直错诸枉[3],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

[1]哀公:鲁国国君。姓姬,名蒋,哀是谥号。 [2]对曰:《论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对曰”,以表示尊敬。 [3]错诸枉:“错”有两种解释:一、废置,二、放置其上。诸,相当于“之乎”。“错诸枉”就是放在邪曲的人之上。如果“错”字作“废置”讲,不需“诸”字,“错诸枉”不能通。

这一章的意思是: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孔子答道:“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放在邪曲的人之上,百姓就服从了;把邪曲的人提拔起来放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不服从了。”

点评:

“举直错诸枉”,发现和选拔贤才,任以高位,放到邪曲小人之上,是孔子德治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论语》讲到这一点的还有6·4、6·12、12·22、13·2等章,可联系起来读。举贤才的思想,比之于当时宗法制度下不问德行和才能、任人唯亲的做法来说,是一大进步。由此也形成了古代政治中任人唯贤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今为政治国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2·20 季康子问[1]:“使民敬忠以劝[2],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3],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

[1]季康子:鲁国大夫,姓季孙,名肥。康是谥号。 [2]以:连词,与“而”同。劝:勉励。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3]孝慈:有两种解释:一说当政者自己实行孝慈,一说当政者引导百姓孝慈。

这一章的意思是:季康子问道:“要使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忠心,又能加倍努力,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严的态度对待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对子弟慈,百姓就会忠于你;你提拔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点评:

当政者关心的是怎样使百姓忠心、尽力的问题,孔子的回答则是对当政者提出要求。百姓能否尽忠、尽力,全看当政者自己做得好坏。正人先正己,首先对当政者提出要求,这一点贯穿在孔子论为政的所有论述中。12·17章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2·19章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都是说百姓的态度、社会的风气,都取决于当政者自身。也可与13·6、13·13两章参读。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1]。施于有政[2]’,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注释:

[1]《书》:指《尚书》。孝乎惟孝,友于兄弟:见伪古文《尚书·君陈》。是对孝悌的赞美之词。友,亲爱,友好。 [2]施于有政:施,一作施行讲,一作延及讲。施于有政,依前解就是施行到政事中,依后解就是影响到政治上去。

这一章的意思是: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说:“《尚书》上说,孝啊,孝于父母,又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行到政事上,也就是从事政治了。又要怎样才是为政呢?”

点评:

旧注有说,孔子不仕,有难以向问话人说的,所以用这样一个托辞来回答。不过真正的道理也就在这中间。在孔子思想里,为政和教育是不可分的。从为政方面看,他认为“政者正也”,主张为政以德;要求在位的当政者要“帅以正”;对百姓则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使百姓“有耻且格”。所以道德教化是治国的基础。从教育方面讲,他认为教育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文化活动,而是培养人、培养治国贤才,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国家治乱的根本大事。如果孝悌之义真能施行于家、国、天下,也就无异于为政了。这一思想影响深远,形成了我国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造就了我们礼仪之邦的美名。可与2·3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及谈教育的6·25、13·4等章参读。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车+兒),小车无(车+兀)[1],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

[1](车+兒)(ní)、(车+兀)(yuè):古代大车是指牛车,小车是指马车。这两种车车辕前面都有一道驾牲口的横木。横木两端和车辕上凿有小孔,用包有铁皮的木销钉插入圆孔,把横木和车辕连接起来。这两种车的销钉就分别叫作(车+兒)和(车+兀)。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不可以的(直译是:不知怎么可以)。大车小车,没有了连接辕和前面横木的销钉,还怎么能走呢?”

点评:

《论语》中的“信”,有两方面的含义:一、对人讲信用。如1·4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又《论语》中常忠信连用,这种情况下的信,一般也指诚信、信用。二、取得他人的信任,取信于民。如19·10章“君子信而后劳其民”。也有的地方两种含义兼有。本章就两种含义都可解。这两个方面又是互相联系的,只有对人讲信用,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但讲信用不只是为了取得他人的信任,从而给自己带来好处。本章孔子用“大车无(车+兒),小车无(车+兀),其何以行之哉”做比喻,说明人不可无信,是“信”的根本义。含义深刻,要认真领会。关于信,还可与13·20、15·36、19·10等章参读。

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1]?”子曰:“殷因于夏礼[2],所损益可知也[3];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

[1]十世可知也:世,古时称三十年为一世。也有的把世解释为朝代。也,同“耶”,疑问词。子张是问十世以后的事能不能预先知道。 [2]因:因袭,继承。 [3]损益:减少和增加,变动的意思。

这一章的意思是:子张问:“十世以后的事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说:“殷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继承了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如果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之久,也是可以知道的。”

点评:

孔子在这一章中讲到历史发展中的变和不变。殷因于夏,周因于殷,是不变的方面;有所损益,是变的方面。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总是继承前代的成果,有不变的方面;同时又会去旧立新,有所变革。有因有革,不变的传统中有变,变革的发展中有不变;不断变革的文化因其中的不变而形成传统,传统通过变革而延续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孔子说,把握了这一点,即使百世以下的发展方向,也是可以预料的。这一点,对于今天我们思考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从孔子实际的态度看,3·14章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17·5章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说明孔子的基本态度是要继承周礼,但他并不是反对任何改革,而是既有继承,也有损益的。可以与3·1、3·2、3·6、3·22及9·3等章参读。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1],谄也[2]。见义不为[3],无勇也。”

注释:

[1]鬼:有两种解释:一、指死去的祖先,二、泛指鬼神。后解可以包含前解。 [2]谄:谄媚。 [3]义:孔子思想中的一个道德范畴。何晏《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人所应该做的就是义。和孔子整个思想联系起来看,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做的事而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

点评:

“见义不为,无勇也。”从正面讲,就是要见义勇为。遇到合于道义、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去做。见义不为,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是社会道德生活中常见的通病。道德的根本在于行,见义不为,一切道德就都成了空话。“见义不为,无勇也”就是针对这一现象和问题的批评。一事当前,做还是不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是以应该不应该为标准,还是以对自己有利不利为标准,这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见义勇为就是要求以应该不应该为行为准则,应该做的就做,反映了“义以为上”的价值观。

人们常把见义勇为解释为在危难面前舍己救人。舍己救人固然属于见义勇为,然而《论语》中“见义不为,无勇也”的本义,并不在此。把见义勇为理解为舍己救人,事实上既不可能要求多数人做到,也就不能为多数人所接受。而把见义勇为理解为克服见义不为的陋习,见到应该做的就勇于去做,这就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而且可以做到的,是修身的起点。真正这样要求自己,从日常每一件小事做起,以应该不应该为衡量做与不做的标准,坚持不懈,贯彻到底,最后也就可能在生死关头舍己救人。

孔子以“见义不为”为“无勇”,表明勇和义的要求是相联系的。勇不是简单的天不怕地不怕,不怕牺牲,不怕死。见义勇为的勇是勇于战胜自己,克服私心。应该做的就去做,是需要勇气的,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勇;做不到这一点,就是无勇。《论语》中许多道德规范,如勇、直、恭、慎、信等等,都不能离开仁、礼,或者说义的要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希望读者注意。关于勇,还可参读8·2、8·10、17·23等章。本章可与15·35章“当仁不让于师”参读。

作者:钱逊(解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