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序民: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杨华?薛梦潇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内容介绍
本书为“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结集,会议于年11月10—11日在武汉大学召开,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来自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以及欧美的七十余名专家学者出席此次会议,本书乃是此次会议的结晶,从文献学、历史学、哲学、书法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多维视角,就礼学文献、礼仪制度、礼学思想、礼法关系、礼乐文明的现实关怀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作者简介
杨华,湖北钟祥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简帛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先秦秦汉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古代礼学和经学、楚地出土简帛和楚文化史方面的研究。近年来,致力于利用出土简帛资料研究中国古代礼制问题,特别注重经学与史学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材料互证的研究方法。主持“近50年出土简帛与中国古代礼制研究”、“出土简帛与中国古代礼制研究”、“中国古代丧祭礼制研究”、“简帛所见楚地丧祭礼制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
前言
一
20世纪初,中国传统经学退出历史舞台。作为其重要一支,礼学在20世纪也陷入冷宫,由显学沦为绝学。不过,在最近的三十年间,礼学研究不仅出现了复兴,而且有转盛的迹象。其一,礼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这包括几个层次:一是出版了两套中国礼制通史,即陈戍国先生独撰《中国礼制史》(共六卷)和吴丽娱先生主编《礼与中国古代社会》(共四卷);二是礼学的各个侧面也出版了不少通论、通史,如丧葬史、婚礼史、冠礼史之类;三是各个时段都有礼学论著出版,缺环很少,先秦、西汉、唐代、明清等几个时段的工作尤其深入;四是每年以礼学和礼制为主题发表的论文数量相当可观。据不完全统计,以礼学为选题的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迄今已逾篇,而且每年有增无减。其二,礼学研究的资料大有扩充。首先,出土文献(包括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敦煌文书、碑铭石刻等)刷新了礼学研究的内容。例如,陈梦家、沈文倬先生的武威汉简《仪礼》整理研究,虞万里先生的上博楚简《缁衣》篇研究,周一良、赵和平、吴丽娱等先生的敦煌《书仪》研究,都利用了前人未及得见的新材料。其次,考古发掘的多处遗址、墓葬,为礼制研究增加了新资料。例如,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编《西汉礼制建筑遗址》,揭示了西汉长安城南郊的圜丘、明堂、辟雍、太学、灵台、社稷坛和王莽九庙等建筑,为进一步研究汉代礼制打下基础。刘庆柱《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高崇文《古礼足征》、姜波《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刘瑞《汉长安城的朝向、轴线与南郊礼制建筑》,都是利用考古发掘而做出的新贡献。中日学者关于“城市礼仪空间”的讨论,完全得益于城市考古学的新进展。再次,某些传世文献的“再发现”,拓展了礼制研究的视野。例如,《天圣令》中的《丧葬令》,为复原唐宋丧葬礼制提供了新材料。明清日用类书中的“四礼”信息、课童仪式、应酬程序等,都为复原当时日常生活礼仪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其三,礼学研究的维度和视角大有拓展。在传统学术体系中,礼学研究基本只局限于经学研究范畴。到20世纪前半叶,其内容稍有拓展,一些学者将人类学、社会学方法引入礼学研究。例如,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江绍原《礼俗迷信之研究》和《礼部文件》系列文章、郑振铎《发须爪》等,均别开生面。年之后,很多学者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研究古代礼制,也取得相当成就,例如侯外庐《中国思想史》体系中的礼学思想论、金景芳的中国奴隶社会礼制论、范文澜的中国封建社会礼制论、杨宽《古礼新研》系列、蔡尚思《中国礼教思想史》等。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学科均从不同角度对礼学研究有所掘进,例如,陈戍国《中国礼文学史》、马小红《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科大卫《明清社会和礼仪》、郑振满和刘永华《民间历史文献论丛·仪式文献研究》、梅珍生《晚周礼的文质论》、刘永华《礼仪下乡:明代以降闽西四保的礼仪变革与社会转型》等,分别从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人类学等学科视野入手,这都是此前未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