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这么牛,怎么不叫

有句流传很广的话,很给黄山长脸:“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不过,这是两句无根的话,并没有权威出处。它是现代女作家菡子,在散文《黄山小记》里说的,并且托言是徐霞客说的。由于这篇散文流传很广,曾被选进中学语文教材,因此,这句话也就传开了。

不过,在徐霞客的著作里,是找不到这句话的。一个说法是,有人问过徐霞客:你游览了这么多名山大川,哪座山最好?徐霞客答道:“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而后,天下无山,观止矣!”开篇那句话,可以看作是这句话的整理、添油加醋版。

即使是上面的说法,也只是一个传闻,并没有实证。

不过,话说回来,黄山的高大和壮美,可是实实在在的。

黄山海拔米,高于泰山、嵩山、衡山,次于华山、恒山,可以说与五岳在同一个水平。论起风景,泰山称雄,华山称险,嵩山称峻,恒山称幽,衡山称秀,各有千秋,都是很美的;但黄山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不论是奇松、怪石、云海、飞瀑,都恍若仙境。

很多人都会觉得,黄山的风景比五岳更美。那么,如此高大而又美丽的黄山,为什么没能跻身五岳的行列呢?

其实,五岳的特别之处,并不在于它们如何高大、美丽,而是因为它们无法替代的历史文化意义。

“五岳”的说法,最早见于《周礼》。由于先秦文献散佚太严重,“五岳”说法的起源,只怕会更早。

帝尧时期只有“四岳‘,也不是指山,而是指四方诸侯首领。后来,山岳崇拜和四方神灵结合在一起,既是山,也是护佑一方平安的神。

五岳是古代帝王争相祭祀的对象。帝王们好大喜功,不管有没有突出政绩,都爱向天王老子报功。上哪儿报呢?当然得高的地方,高了才接近天嘛!所以,他们选中了五座高大的山,用来设立祭坛,举行封禅大典。

同时,五岳在道教里面,也是圣地。五岳的提法,也符合“五行”哲学观念。出于多种原因,五岳信仰在从古到今的人民心中,都一直存在。

古人选择的五岳,是有多方面考虑的。有两条是最主要的:一是要接近人烟稠密地区,最好也接近古代帝王们的统治中心(古都);二是要比较高峻,与周边地区比起来,格外突出。

以河南的嵩山为例,虽然河南西部的高山很多,其中不乏海拔超过两千米的,但这些山藏在群山之中,周边人烟稀少,更不可能靠近哪朝的古都;而嵩山在中原腹地,并且米的海拔,在周围平原、矮山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高大。

其它四岳也大体上是这样的情况,泰山是山东最高峰,华山是进出三秦的交通要道上,最醒目的高山……

与同在江南的衡山相比,黄山虽然高,但周边高山也多,黄山并没有那么突出;而衡山虽然只有约的海拔,但周边山岭却要少很多。并且,最重要的,衡山周边开发早,人口多。

所以,客观条件对比,黄山的高度合格了,但所处的位置有些偏(古人眼里)。虽说风景较五岳有一些优势,但古代帝王们挑选五岳的标准却不是风景美不美。

最重要的一点是,五岳的说法早在夏、商、周时期已经成形并固化,没办法再把黄山加进去。不光黄山,风景同样美丽的庐山、神农架等名山,同样没机会竞争五岳名额了。

如果真想有一点机会,大概得某个黄山的狂热拥趸,拿把机枪穿越到秦朝,顶着秦始皇的脑袋,让他不要封禅泰山,而是转来封禅黄山。只有这样,黄山才有资格跻身“五岳”之列。

我说,有人清楚中科院的时光机,造好没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