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李山老师读诗经20异于周礼的

异于周礼的地域风情

撰文

李山责编

许晨冉

因为存在着真情与礼法的冲突,“周礼”意义下的婚姻,还会遇到更大的挑战,那就是各地古老自由婚恋风俗的冲击。这可以从《召南》的《摽有梅》说起,因为“召南”之地为西周王朝的智术地带,要说应该是“周礼”教化最流行之地。然而,异样的风俗却是存在的。《摽有梅》这样写到:

1

摽有梅,其实七兮。

摽(biào):抛、投。实:梅子的果实。七:从下文“顷筐塈之”看,当指筐里所剩下的梅子还有七成。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庶士:犹言各位男子。庶,众。

迨:差不多。吉:吉日,好日子。

2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今:现在。此章数由“七”而“三”,急迫;“今兮”,慌不择日,情见乎词。

3

摽有梅,顷筐塈之。

顷:同倾,倾其所有。塈(jì):给予。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谓:告诉,意为告诉我一声就可以定下亲事。一说,谓读为会,来相会一下就可定亲。

牛运震《诗志》:“三章一步紧一步。”

诗所展现的,是古朴风俗下激荡着的原始生命力。其最值得注意之处,是抒情女主人公无所顾忌地对求偶之情的表露。任何时代婚配、生育都是被承认的权利,但并非每一个时期的人,都敢如此公然地袒露心情,因为,婚姻决定权往往不在结婚之人手中。可是,从诗篇女主人公手中的那些梅子,却可以见到不一样的情形,主动抛出的梅子,是自主求取配偶的象征。风俗是人类生活的空气,养育着人的文化气质、精神品格。这样的诗篇见诸《召南》,在当时的人,歌唱此篇,可能有表现异地风俗之粗野,寄寓必加整齐、改善的用意;在今人,坦然而热切的诗篇,却有认识的价值,因为从中可以读到我们过分讲究“礼法”的民族,在其早年的某些地方也曾有过的“粗野”的青春气息。

又据闻一多研究:“在某种节令的聚会里,女子用新熟的果子,掷向她所属意的男子,对方如果同意,并在一定期间送上礼物来,二人便可结为夫妇。这正是一首掷果时女子们唱的歌。”(《风诗类钞》)梅字从母,暗含生育之意,又写作楳,与掌管婚姻之事的“媒氏”之媒音义相谐。因此抛梅的行为隐含着男女结合、生育子嗣的双关语意。诗言“摽梅”,由“梅”的原产在南方这一点似乎可以推测,诗篇表现的,是周人不熟悉的南方风俗。换言之,诗篇的问世,是周人经营南方向东南作政治区域的开拓时,对异地风俗的新发现。周人来到南方,见到了他们未曾见过的土著风俗,有人把这样的新见闻谱写成歌,或把当地歌谣做些艺术加工,加以传唱,一种古老的地域风情就这样保存下来了。

本文节选自《诗经应该这样读》

中华书局年出版

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栏目主持人李山教授

●●●

责编许晨冉

美编李锦若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