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第11章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或问:有人问。说:悦也!说是“悦”的初文,读yue,表示喜悦、快乐,如《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还指喜爱,如“女为说己者容”。说读成shuo时,是假借字,指言说。又表示说明、解释、还表示谈论,用作名词时,指说法、言论、学说、学问等,如“众说纷纭”、“著书立说”等。说读shui时,指劝说,古代,把士人奔走于各诸侯国,凭口才劝说诸侯采取其主张的行为叫“游说”,把从事游说的人叫“说客”。禘之说,意为关于禘祭的学问。“禘”是历代周王祭祀先祖的一种最隆重的祭祀典礼,故称“大祭”,如《尔雅》:“禘,大祭也。”又称“吉祭”,杜预注:“禘祀,三年丧毕之吉祭。”《礼记》:“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可见“禘”最初只是周王祭祖的专享礼遇。后来周成王感念周公功勋,特赐其后人在鲁国举行禘礼,祭祀周公。类似的情况还有杞人祭禹、宋人祭契等,他们所享用的也是天子之礼。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年代,鲁人在祭祀先祖时可以享用天子之礼,这是引以为豪的事情,因此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文化优越感。随着“礼崩乐坏”愈演愈烈,禘祭变味了,随便一个死去的国君甚至“君夫人”都可以享受禘祭的待遇,所以孔子发出感慨:“吾何以观之哉?”意为:连鲁国最值得骄傲的东西都没了,“我拿什么向别人展示了?”示: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古人祭祀用的祭台。祭品都是显示在光天化日之下,因此“示”有展示出来让大家看的意思。人们在祭祀祖先时常常会说些祷告祈求的话,目的是求得神灵的保佑。正因如此,“示”又有“以事相告”的意思,所以又引申为显示、表示的意思。另有一说:示指上天垂下的天文图像,体现人事的凶吉,二表示天,三竖分别表示日、月、星,人们观看天文图像,用来考察时世的变化。示是神的指示,所以凡是“示”的偏旁都和祭祀、崇拜、祷祝有关,如社、祇、祥、福等。示也是一种中国罕见姓氏,全国不到千人,起源不详。掌:手起主要作用的一面即手心一面,《说文解字》:“手中也,从手、尚声。”掌的原义就是手掌,如易如反掌。掌也延伸指掌状物,如仙人掌,熊掌等。掌也有管理的意思,如《孟子·滕文公上》:“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掌也指掌故,即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掌也可做动词,意为用巴掌打,如“掌嘴”。掌也是一种中华姓氏,源于党姓,也源于皇帝封姓,公元年前,前凉皇帝张天锡上山狩猎,由征东大将军仉据保护,不料山中有歹人暗害皇帝,被仉据一手打飞来箭,救了皇帝性命,为感激救命之恩,说仉据手掌护驾有功,特封姓“掌”,由此仉改为“掌”,音同字不同。全文理解为:有人问孔子关于禘祭的含义,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的人,对于治理天下来说,就像把东西放在这里一样简单。”然后用手指另一手的手掌。本文延伸出一个成语:了如指掌!鲁国统治者对于周礼的“临丧不哀”,孔子十分心痛,《礼记》有记载,孔子哀叹道:“呜呼哀哉!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意思就是,当年周公亲自制定的典章制度,经历幽、厉二代的社会动荡,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相对而言,当时鲁国保存的周礼比较完备,但是到了今天,鲁国也摒弃了礼制传统,举行“郊禘”,名义上是祭祀周公,实质上则是破坏礼制,如果周公在天有灵,一定会感到悲哀!当有人问他关于“禘祭”的精神实质时,他不想多说,故意说“不知也”,然后又说,谁知道,谁就能易如反掌地治理天下。体现了禘祭的神秘性和重要性。那么,禘祭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吗?确实有!《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和国防一样重要。作为高规格的禘祭,是鲁国的特权,它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在宗法制度时代,这个仪式能向臣子们昭示国家政权的神秘性和合法性,增强统治集团内部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祭祀过程中严格的等级规定,既可彰显长幼有序的宗法伦理,又强调君臣有别的政治秩序。祭祀仪式盛大隆重,庄严肃穆的气氛能给参与者带来极大的精神震撼和情感熏陶,能培养他们对政权的珍视和对君主的忠诚。在礼制社会,把禘祭的内涵、思想推行于天下,则可以使君臣各司其责,上下和睦,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禘祭有如此强大的精神内涵和政治意义,鲁国的统治者却越来越不重视,所以孔子感到心痛。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其实,孔子早在多年前就提出过:“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为了他,发动了一场战争大凡英明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信仰的力量,百姓需要精神寄托,统治者需要思想的统一,所以人民需要信仰。前秦皇帝,氐族人符坚深谙此道,他于公元年,派骁骑将军吕光攻打龟兹,临行前在宫中对吕光说:“帝王应天而治,以爱民如子为本,并不是贪爱人家的地盘就去攻打,实在是因为那里有怀道之人。听说西国有个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明阴阳,是后学的宗师,朕非常想念他。贤哲是国家的大宝,如果打下龟兹,立即用快马把他送回来!”为了一个僧人,吕光带着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鸠摩罗什(公元~年),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与真谛(—)、玄奘(~)、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鸠摩罗什是天竺人,他七岁时就跟随母亲出家,每天诵一千偈(jì),三万多言。二十岁时,受戒,学习《十诵律》,后赴龟兹(现为新疆),习学大乘。当吕光俘虏了鸠摩罗什后,看不出时年38岁的他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见他如此年轻,就当作凡人戏耍,硬逼着鸠摩罗什与其表妹龟兹公主成亲。鸠摩罗什怎么也不肯答应,吕光就设计,给他灌酒,灌完后将其与表妹关在一间密室里,鸠摩罗什酒后破戒。习学大乘的鸠摩罗什,愧悔万分,痛不欲生,求死不得,后为弘法,忍辱而生。吕光又让鸠摩罗什骑牛、骑烈马,想把他摔下来。但鸠摩罗什忍辱负重,没有一句怨言。回军途中,吕光听说苻坚兵败“淝水一战”,于是干脆不回去了,就在姑藏(现甘肃凉州)建立后凉国。鸠摩罗什尽管无法传授佛法,但志心不改,仍潜心学习汉语,直至精通圆熟,为以后弘法传教做准备。前秦皇帝苻坚淝水兵败后,关中空虚,原降于前秦的古羌军阀姚苌在渭北叛秦,晋太元九年(年)自称万年秦王,史称后秦,定都北地,次年苻坚被擒杀。17年后,公元年,后凉被后秦所灭,后秦皇帝姚兴迎鸠摩罗什入长安,并拜奉为国师。至此,鸠摩罗什时年58岁。他一个外国人,经过17年的勤奋学习,已经非常精通汉语了。从此,鸠摩罗什在长安逍遥园和西明阁译经说法,招收弟子,由国家出面,他组织、主持三千多人的佛经译场。鸠摩罗什为人仁厚,待人诚恳,空虚我见,善循循善诱,佛行事业,终日不倦。姚兴常常对鸠摩罗什叹说:“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无双,可不能使法种无嗣啊!”总觉得鸠摩罗什如果不能留下后代,是极大遗憾。为能让其留下法种,姚兴遂强逼鸠摩罗什接受伎女十名,不让他再住僧坊,另立一座房舍,殷勤款待。后鸠摩罗什“一媾而生二子”。当时众人对此议论纷纷,毁誉渐起,甚至有人以此效仿。为能弘法传经,鸠摩罗什仍然忍辱负重,每到讲学时,总先语重心长:“好比臭泥中开莲花,只采莲花,莫取臭泥。”鸠摩罗什不仅培养了大量人才,如“什门十哲。”最大伟绩就是翻译佛经。他在弟子的帮助下译经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中国之佛教由鸠摩罗什而面目一新。他的译笔忠于原文,圆通流畅,典雅质朴,并纠正了四百年来他人译经之误,成为后世流传最广的佛教经典。由于汉语文字的局限性,很多内容无法用现有的汉字表述,鸠罗摩什自己创造了很多词语,比如:“大千世界”,“一尘不染”,“天花乱坠”,“想入非非”,“粉身碎骨”,“回光返照”,“烦恼”,“苦海”,“世界”,“未来”,“心田”,“爱河”等。公元年,感知大限即近的鸠摩罗什,对众人起誓:“假如我所传的经典没有错误,在我焚身之后,就让这个舌头不要烧坏,不要烂掉!”不久,鸠摩罗什圆寂,享年69岁。鸠罗摩什圆寂后,在逍遥宫依佛制焚身,火灭身碎后,惟有舌头完好无损。三寸不烂之舌,证显鸠摩罗什之誓。罗什大师的舌舍利,在甘肃祁连山脚下的武威,市中心有鸠摩罗什寺,还有他的舌舍利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