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为政第二(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m4a10:20来自焦作日报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15岁立志于学习,30岁能依照礼的要求立足于世,40岁坚定信念不再困惑,50岁能够知晓天道运行的规律,60岁可以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70岁随心所欲地行事,而不违背规矩法度了。”本章是夫子的年龄观,也是他从一个普通人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成长为圣人的过程。(1)有:同“又”,“吾十有五”指15岁。(2)立:指立身。《论语》里多有以“礼”作为立身行事的基本原则,《季氏·十六》篇里,夫子说“不学礼,无以立。”(3)耳顺:表示对自己不利的言论能够客观对待,指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夫子晚年对各个年龄段的总结,与我们今天单纯把它当做年龄的代称,有很大区别,需要结合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来阐述。其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尚书传》记载:“年十五始入小学。”15岁正是入学的年龄,但在当时只有贵族子弟才能进入官办学校,普通百姓是没有资格受教育的。夫子的父亲叔梁纥曾担任过鄹邑的下大夫,但遗憾的是夫子的身份很长时间里未能得到家族及社会的承认。所以,他说的“有志于学”其实是一种勤奋的自学行为。其二、“三十而立”。这里的“立”不简单理解为成家立业,而是指一个人的立身处世,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具备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夫子青年时曾在季平子家里做过仓库保管员、畜牧管理员等委吏,工作出色。在常人看来,他应该算是立业了。就在大家认为他可能获得更高职位时,夫子却选择了毅然离开。因为经过不断地学习积累,夫子的志向已更为宏大,他找到了新的人生坐标。那就是肩负文化传承的使命,开办私学,追求人格与精神上的独立。而办学之后发生的一件事,也可以看作是夫子“三十而立”的标志。据《孔子世家》记载,公元前年,齐景公带着相国晏婴来到鲁国访问,而陪同鲁昭公一起参与接见的就有夫子本人,时年他只有30岁,而且在鲁国并无官职,只是一位通经达礼的私人学校的校长,而且齐景公还向他询问了秦国是怎样强大起来的政治问题,可见夫子当时已有相当声望。其三、“四十不惑。”夫子并没有强大到这个年龄什么都懂、没有困惑了。所谓的“不惑”,不仅是学问的精进,而且对天下政治有了清醒地认识和判断。在经历了鲁国内乱、昭公被驱逐、自己也被迫出走齐国之后,他越发认识到“礼”对于维护国家秩序的重要性,引发他“克己复礼”的使命和决心。因为使命,所以坚定,因为坚定,所以不惑。其四、“五十而知天命。”有学者认为这表明人过五十,知道天命不可违而听天由命。如果这样理解,将是对夫子思想的否定,也就不可能有他后来周游列国的经历。夫子50岁时,信念已经非常明确,无比笃定,自己为之终身奋斗的目标就是推行仁道,恢复周礼。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能够以积极的态度“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这是天命,也是使命。其五、“六十而耳顺。”就是能够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包括批评与反对之声。夫子60岁到68岁这段时间,正是周游列国期间,途中被困于“匡地”;后来又在陈、蔡两国边界遭遇围困,导致了粮食的断绝;在郑国被人奚落为“丧家之狗”;在楚国,连隐士长沮、桀溺、狂人接舆等也都讽刺、挖苦他太过执着,自找苦吃。可是所有这些夫子都能淡然听之,坦然面对,这就是耳顺,也反映了夫子自信、豁达的人生态度。在匡地被困,面临生死考验时,他说:“自从文王死后,周代的礼乐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消亡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它;上天如果不消亡这种文化,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最后,“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8岁之后,夫子回到鲁国重新整理、编排上古文献,并专心研习《易》,他感慨地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如果多给我几年时间,让我在50岁时钻研《易》理,就可以避免大的过失了。”夫子在此所指的很可能是他50多岁在鲁从政的经历,也可看出晚年学《易》之后,夫子获得的巨大收获,思想深邃、境界宏阔,已臻圣境。即使随心所欲地去做,也不会再有错误和出格的事了。编辑:郑小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