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在学习实践中,达到知行合一

提要《论语》是圣人之言行,涉及经济、教育、道德和哲学。在距离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如何古为今用,领悟并实践于正心修身齐家和事业,就必须深刻理解《论语》的工夫论,从工夫入手、工夫次第达到境界工夫,努力做到完美人格和理想实现。关键词存在、立志、工夫入手、工夫次第、境界工夫、学、做前言过去两年跟着杜老师学习,初步理解了四方架构的分析学习方法,为了系统性地融合自身实践,准确用周易六爻的人生观去理解墨、儒、庄、老、法、佛几种哲学思想在人生每个当下的适用性和选择性,儒家思想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土壤,而《论语》就是操作指南宝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深入理解工夫论,在学习实践中达到知行合一。内文杜老师讲解《论语》,分为了为学、修己、致孝、应对、辨惑、崇礼、问仁、治国八个主题,有了这样的提纲挈领,我们学习《论语》时既可以逐章分读,又能通过这八个主题通体合读。而在为学主题中,着重呈现了儒家的工夫论。为了更好理解为学的工夫论进阶,又可以分为立志,工夫入手、工夫次第和境界工夫四个部分。一、立志人为什么要立志?首先是有存在,有作为人的存在并感知自己存在。Berkeley主教说:”所谓的存在就是被知觉。”萨特认为:“一个人如果不存在,就谈不上一切。只有人才有意识,要求我们在生活中树立一种敢于主宰自己的一切的自我意识要以这种勇往直前,不顾一切的精神指导自己每一分每一秒,乃是一种理想性的自我意识。”高宣扬老师指出:“存在并不是仅仅停留在自我意识的阶段,停留在幻想中,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施的。”赫伯特芬格莱特在《孔子:即凡而圣》中肯定道:“毋庸置疑,孔子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以一种在中国前无古人的方式发现并教导我们:人的存在有一种精神——道德的维度”而孔子是怎么认识作为人的存在呢?儒家讲天人合一,作为认识人的存在关键,在于怎么认识天(即宇宙论)、感知天,在《论语》中:17-19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杜老师指出,每一个学派的哲学家大家都在体会天,但是体会的天不一样,各自的体会又都是对的,其中关键还是他们问的问题不同,另一个关键是宇宙、天无穷的奥秘探索不完,不要以自己的体会限制他而否定别的学派的意见就好。《论语》中孔子在问的问题是:家国天下。如何天下太平就是儒学在问的问题: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仁,孔子体会到的天就是让百姓过好的生活的天。孔子实际在这里已经言天了,天何言哉?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即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又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禅宗第一义不可说,直接去做了,对孔子而言,身教胜于言教,做是第一位的,后儒王阳明发展成为心学的知行合一。5-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要了解性与天道问题,通过杜老师的四方架构更好理解,通过分析四种哲学问题:宇宙论、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论。知道这里讲的第一种问题是世界观、宇宙论:天地怎么形成的,有什么样的结构,除了人与动物之外到底有没有鬼神的存在,有没有外星人等;第二种问题是价值意识的问题:世界存在的意义是“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天道,人就要追求与天道合一的智慧,做工夫以后让生命达到理想完美人格,孔子把儒家的价值观和圣人境界说清楚了。《道德经》讲“有无相生”,不可得而闻性与天道,恰开启形上学之思,天道为后儒所完善,孟子道性善论,尽心知性以知天,后续《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张载的气化宇宙论“理不在人皆在物,人但物中之一物耳。”“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至诚,天性也;不息,天命也。”“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后儒再发展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亨利·基辛格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虽欲穷其渊源而不可得。中国人早期的生活状况邈无痕迹,此乃中国的一大特点;研究一国历史时,我们习惯于先确定一个清楚的起点,然后借助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历史传统及重大历史事件,一步步地追溯文明的衍变过程,从其起源到发展,再到壮大,直至衰亡(通常情况下)。中国人则不同,无论何时,他们似乎永远处于和今天相同的发展阶段。历史文献验证了这一观点。”孔子在所处时代观察到的天道,善多年迄今之中国,在历史朝代的更迭中让中国仍然是中国,孔子是圣人。《论语》让我们如何认识自己呢?梁漱溟说:“孔子的学问是最大的学问,最根本的学问。——明白他自己,对他自己有办法,是最大最根本的学问,我们想认识人类,人是怎么回事,一定要从认识自己入手。”5-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子路的面向给予自己的朋友,忘物爱友,求仁;颜回是回到自己内在心性,忘我去私,不违仁;孔子的面向是天下为公,给予整个社会: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皆有所养,安仁。为学的功夫次第:子路用心于大家跟我是好朋友,颜回用心于修养自己,孔子安天下。安天下是子路和颜回向孔子学习的共同的内容。依功夫次第呈现了儒者的最高境界工夫。也正是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天下第一等人。孔子在面对所处礼崩乐坏的时代,对未来是深刻担忧的,他带学生周游列国,希望能在当世找到办法来拯救天下;“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所以他感知天道,通过学习超越自己改变自己达到圣人境界,寄希望于恢复周礼阻止社会再继续堕落下去;但是我们知道结果,孔子的理想在当时并没有实现。孔子把对现实社会的担忧,转化观察自己、成就自己的自省担忧,自知天命立命,通过君子自省自新最终达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乐天知命故无忧境界。7-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杜老师说:学习儒学全部都是要求自己,孔子无忧不是对同学的担忧而是对自己的担忧,他的内心中有许多的标准、理想、价值,这些都是要去做的。通过提升改变自己来改变社会。在修己篇中就达到了无忧的境界:儒家的无忧有使命感,在现实生命的过程中,面对选择的具有不可预测的偶然性,选择积极学习面对各种问题,从困境之中解脱出来,结束过去走向未来,“苟日新,日日新”。二、工夫入手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程朱理学说心即理;王阳明说致良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儒学全部都是要求自己。16-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四等人,实际也可以分为学与不学两类,学之人又分为上、中、下三等。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学习知道下学上达之道。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是可以倒过来当进步的学习次第,困而不学,无知无畏;困而学之,性善论如水之高低趋势;学而知之,立志有理想知不足而主动学;生而知之,良知良能我固有之、心即理、求放心、扩而充之、致良知知行合一。7-19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于求之者也。」孔夫子自此与“学而知之”、“默而识之”“敏而好学”相呼应。杜老师常说努力工作治百病,治的是心病:嫉妒心、好胜心、懈怠心等等这些造成心情不愉快的病,实际上是自己不够努力。只有在好学这件事情上孔子不谦虚且把所有的学生都比下去,就是告诉学生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好学是关键。7-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是默而识之,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无常师,无处不可学,无人不可学,无友不如己者。学习时时刻刻有敏锐观察的心。三、工夫次第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古人求学,为学次第先后的细微描述,由近及远,由小见大。穷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色发于心,心即理。9-29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共学—适道—与立—与权,精确地描述了学习的工夫进阶和格局大小。不一定所有跟你一起学习的人都能够意志坚定的朝向求道的方向去。因为天下没有不变的的局面。形式一直在改变,所以必须配合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与权是境界工夫。四、境界工夫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生。“学而时习之”,既博学而笃行,格物致知,又是知行合一,即时时刻刻正在做,做是最高境界工夫第一义;远方来的必定是可以共学可以适道可以立可以权的朋友,莫逆于心相视一笑的快乐;“人不知而不愠”乃君子为己之学修道成德的境界。6-2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儒家的克己复礼的最高境界工夫,“不迁怒,不贰过”,这是孔子对学生最高的评价。9-10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颜渊眼中描述的孔子如同仰望天空和宇宙,正是《道德经》中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所描述的孔夫子“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最高境界,颜渊也跟随夫子博文约礼得中道。这个孔子最好的学生对孔子最好的夸奖。结论通过整理《论语》工夫论,更全面理解杜老师的四方架构,理解检证性、适用性和选择性,为将来一以知之其他学派的思想,提供了精微的认知,“学而时习之”于生命之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