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老子道德经不是出世的通行本老子《道德经》以王弼注本为基础,全书分道经37篇和德经44篇,道经在前,德经在后,而很多其他版本,比如说帛书道德经甲乙本,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我个人认为王弼的编排有违老聃的本意。圣人述而不作,孔子、苏格拉底、释迦摩尼等都不写书,传言老子骑牛过函谷关,关尹(一关之长,名喜)对老子仰慕已久,求道于老子,以不发关文相“要挟”,老子不得已留下五千言。尹喜,身份是士大夫。老子五千言的传授对象应该是士大夫,从书中的内容也可以看出,老子讲述的是理想的治国之道。德经描述的是老子心中的理想国,老子是有情怀的,绝不是什么养气炼丹成仙之术。可见,道德经的着眼点是入世的,而不是出世的。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由表入里,由实践而理论,是从入世着眼再及入世之道,即先讲怎么样,再说为什么?这符合老子著五千言的出发点。道经在前,德经在后,是由内出外,由抽象的道论及现实的入世之理。魏晋南北朝崇尚玄学,士大夫以远离黑暗政治为借口,已经偏离了经世济用,经世济民的士人精神。因此即使王弼谈入世之理,也只是空谈,最多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因此,王弼先讲玄而又玄的道,就是顺理成章的,但这不是老子著道德经的初心。02不可过于依赖王弼注本那么,我们要真正领会老子道德经的原旨,王弼注本就不是十分可靠的。这里还有三个原因。一是王弼本质上属于儒家,王弼注道德经,企图融合儒道为一体,就像传言的孔子十翼,是要用儒家思想体系去诠释周易一样,同理,后世很多儒家学者解读道德经,夹带私货在所难免。二是王弼虽然是家学深厚,天纵英才,但他23岁就去世了。他短暂的一生,著述却很丰富,有《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还有佚失的《王弼集》5卷。何晏将他推荐给曹爽,可王弼只会谈论一些空洞的玄学,并无真正的经世之才,为官期间“为人浅而不识物情”,又“颇以所长笑人”。这样一个毫无政治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小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写出如此多的著作,我从常识来判断,其内容要达到很高的高度,我是不敢膜拜的。三是从文本上看,魏晋崇尚华丽的骈文,王弼为追求文章华美,对道德经进行了许多修改,他自视甚高,想必改文也是高度自信的。帛书是贵族家庭的手抄本,虽然不免有些错别字,但相信不会刻意篡改。所以,我更愿意相信帛书道德经。03道经第一篇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不过,道经第一篇真好能够说明圣人述而不作的原因,我把它视为道经的序言,或者是老子的声明。王弼注本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帛书整理本原文(甲乙本只有个别字的差别,这里不再分列):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事物之始也。有名,事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老子的这一声明表达了他的哲学认识论方面的观点,我理解有以下几层含义:第一、道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被我们所认识的,(以后老子还会提出,客观存在的就是道,道法自然,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但是,我们从理性或感性中认识得来的道,不是道的全部,不是道的本身,当然也就不可能是永恒的道。无论是理性还是感性,都是人的主观认识,主观和客观要达到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下,对同一事物的看法都会不一样,人与人之间的主观意识又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人认为榴莲很臭,避之唯恐不及,有的人认为榴莲很香,美味可口。榴莲还是那个榴莲,那么真实的榴莲是怎么样的呢?大概可以说,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像盲人摸象一样。第二、我们认识到的道,可以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语言、文字、概念、定义都是人创造的,是主观的,主观的概念与客观对象本身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比如苹果这个事物,我们叫它苹果,但我们无法从“苹果”这个概念中直接得到它的内涵和外延,如颜色、酸甜、大小、维生素矿物质含量,是什么决定性的因素让你判定它是苹果而不是其他东西?人的意识中有许多模糊却有确定的东西,我们对自己的意识本身还没有弄清楚,我们怎么去准确地定义一个客观事物呢?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字,相同的语言文字会变迁,会被滥用,语言的缺陷太多了,词不达意也很正常。我们认识的道已经不是道本身,这是第一层衰减,再通过语言出来,这是第二层衰减,再通过文字固定下来,这是第三层衰减。有时候,我们说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禅宗所谓不可说,不可传,只能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老子经常说,吾强为之容。述而不作正是这个道理,文字最容易误导别人,或者被人误解。当然,我认为孔子述而不作的原因比较特别,他不是怕人误解,孔子要求人们关心人的问题就够了,而人伦关系,他认为周礼都已经讲完了,没有必要再另搞一套。第三、事物本身是无名的,我们为什么要赋名呢?因为我们有欲望,要向外界索取,所以我们要研究外在于我们的世界,我们试图通过语言文字将我们的主观和客观建立某种联系。语言是人类思考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持续的记忆,没有记忆作为基础,我们就无法思考,无法推理,无法判断。有了语言文字和概念,我们就能界定不同事物之间的边界,同时将不同客观事物之间建立某种关联。噭(徼),就是边界,就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属性。没有语言,宇宙只是时间和空间的存在,它和我们人类没有关系。有了语言,才能“有名”,世界呈现给我们的万事万物才是有序的,世界才成为了我们可认识的世界。但语言只是我们表达认识的方法之一。犹如管中窥豹,当我们用语言论“道”的时候,只能揭示“道”的某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要用整个身心去感知世界,体会道。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任何单一的交流方式都是有局限性的。人对事物的认识不仅通过语言,还需要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去看、听、闻、尝、触等。如果再往前迈进一步,就会诞生经验主义、实证科学,可惜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当我们学习老子道德经的时候,不仅要透过语言去领悟,还要用整个身心去体悟。第四、无名是客观的具体的,有名是主观的抽象的。无名的世界是没有掺杂人类主观欲望的、纯净的、自然而然的世界,是世界的本来面目。我们强调事物之始的无名,是为了探索宇宙本身的奥妙,强调事物之母的有名,是为了辨析相互之间的差别和联系。认识道的过程,就是一个具象-抽象-具象的过程。第五、有名和无名都指向同一个存在,人类通过语言抽象化无名的事物,形成有名的一般性概念,然后又能具体化为那无名的存在,无名而有名而无名。老子说:“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玄”的本义是“黑”,引申为“黑暗”,那个无名的存在对人类来说就像黑夜,它神秘、幽远、深邃。有名和无名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玄之又玄,但是只要把握住了他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我们也就打开了认识宇宙奥秘的大门。道德经第一章就如一本书的序言,老子指出理性并不能完全反映客观真实,语言是有局限性的,不能完全阐述道本身,因此不能仅从文字本身去理解道,要透过文字去理解文字背后真正的道。我们不要死读书,不要执着于文字。老子交给了我们思维的钥匙,而不是具体的答案,如果我们能从他的阐述中受到启发,那就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论。所以,道经第一章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道德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