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在春秋战国的纷乱中给人的印象并不深刻,在群雄争霸中,鲁国一直是个“小透明”的状态,但鲁国却和周王室一样,走过了八百年的进程,最终也和它拥护的王室一起陨落。
立国:公元前年,受周王室册封,周公旦之长子伯禽为鲁国第一任国君,成为了周王室重要的邦国之一。
覆灭:公元前年,鲁国被楚灭,迁顷公与下邑;公元前年,鲁顷公逝于东阿,鲁国祀灭。
▲诸侯国分布图
赢在起跑线上的氏族1、出身高贵,天生王子
鲁国的第一任国君虽然是伯禽,其父周公旦早在西周初期,就是西周的开国元勋,他是文王姬昌的第四子,是武王姬发的弟弟,是西周王朝真正的宗室子弟,周公旦因辅佐王室留在了王城,所以是其子受封于鲁地。由此可见,周王室与鲁国最开始是亲兄弟的关系,在众多的诸侯国中地位超然。
不过,在最早期的鲁国也只是一小块封地,领土面积并不大,这也和周公旦当时所处形势有关。武王过世后,周公旦留在王城继续辅佐幼主,武王的其他兄弟认为周公旦要谋反,但是周公旦只是让自己的长子伯禽去鲁地受封治理。抵挡少数民族和周边小国的入侵和威胁。
周公旦画像
2、难合时宜的礼乐之邦
因为受自小成长与王庭之中,伯禽十分重礼;在治理属地时也不忘记要教导子民,改变鲁地风俗和礼仪,就连丧仪也要整治;在春秋时代,百姓度日尚且艰难,谁有心情弄这些文邹邹的礼乐事宜。伯禽出身王庭,自小受礼乐熏陶,自然知晓礼乐于人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但是他忽略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鲁国的现状,单纯崇尚礼乐治国还是不合时宜的,这种治国理念在当时太过理想化,也不够亲民,在以后推行其他律令时也会不顺利的。
不过水滴石穿,在伯禽的坚持下,他在位的四十六年真的做到了他的理想。并且与其他诸侯国一起帮助周王室荡平了“三监之乱”,保卫了王室,拓展了鲁国疆域,成为了周王室控制东部地区最重要的邦国之一,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而后群雄争霸,导致礼崩乐坏,鲁国仍然奉行周礼,是世上仅存的”讲礼人“。
鲁国第一任国君-伯禽
”藩位“VS”番位“1、最有面子的“藩王”
周朝王室对于各路诸侯的分封都有自己的考量,对于鲁国而言,他们本是同宗的兄弟,血脉亲厚,是会格外厚待几分的,在封赏上面会高于其他诸侯国,比如“郊祭文王”,“奏天子礼乐”等。这在当时是周王室给予鲁国的莫大荣耀,这是鲁国在国政上最大的优势。
在扫清叛乱后“商民入鲁”,这些殷商王族被引入至鲁地生活。因为出身王族,殷商遗留的王族是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商业头脑的,他们在鲁地扎根创业,帮助鲁国在经济上快速适应发展。商业繁荣,可以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鲁国靠近海域,盐铁行业资源丰富,创收十分可观。
经济上的发展和文化上的洗礼,让鲁国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内政稳定,外征顺遂;国力昌盛,其他诸侯国和外族都不敢对鲁随便发起战争,很多周边小国还要进行朝见。
2、立储的“番位”之争
西周立国后一直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因为诸侯国中有不少是周王室同宗的亲族庶子为国君的,嫡长子继承可以确保周王室世代本家大宗的地位。鲁国最开始并不是父死子继一脉相承的,有时候也会兄终弟及的。但王位继承只要顺利,不产生王庭内耗、王子相杀的境遇,也不会对封地治理造成恶劣影响。
而且王位继承也相当于是诸侯国自己的内政,正常情况下周天子也不会多加干涉。但是这位周宣王管的就有点宽了,鲁国武公带着两位王子去朝见后,因为周宣王喜欢武公幼子,不顾身边大臣反对点名要立武公幼子为储君,武公不乐意也没反驳。武公过世后,果然幼子继位,鲁懿公和鲁国的祸患从此而起。继位没多久,就让自己的大侄子伯御给掀翻了,给自己本该继承王位的父亲是出了一口恶气。然后自己安安稳稳地做了十一年国君,因为此举大大伤了周王室的颜面、削弱了周王室的威信,又被周宣王发兵给灭了,连谥号都只得一个“废”字。
自此之后,周王室对诸侯国的威慑不如往日,诸侯国内弑君易主的事情也鲜有发生。反观周宣王之前给鲁国立储君的行为,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没得到鲁国的认可,搞乱了人家的国事,还给自己找了一堆麻烦事,甚至还造成很广的负面影响,真是得不偿失。
▲王室盛宴
世事无常,祸根深种1、此生谁料,忠心错付
时至鲁惠公执政,这位国君的原配无子,只有一位庶子名为息,后来又得一子名为允,还没等他立储就过世了,但大臣们都知道先君钟意公子允。其实两位都是庶子,出身都一样,唯一不一样的是公子允凭借的是子凭母贵。
年长的公子息颇有人望,他拥立其弟允为太子,效仿先祖周公旦暂代摄政。期间也有人试探进言让姬息继位,但被他拒绝,却不料被人反咬一口;太子允生疑,随即派人诛杀了公子息。公子息一生为国,从未有过夺权之心,《春秋》对其葬礼事宜也只字未提,可能是要隐瞒鲁桓公杀兄事实,不知是不是在记恨因为兄长摄政,自己母亲以庶母的身份而没有被风光大葬。
▲会盟攻许
2、系我一生心,只为伴佳人
桓公过世后,庄公继位;这位庄公可是春秋时期有名的痴情人,少年时得一女子名曰:孟任。因出身低微只得为庄公妾氏;孟任虽为妾氏却独得君王恩宠二十年,且庄公这二十年庄公未曾娶妻。即便后来迫于外政压力娶了齐国贵女哀姜,也没有动摇孟任在庄公心里的地位。更是在弥留之际,为自己和爱妾生的儿子铺路托孤。
但是庄公的正牌夫人哀姜也不是省油的灯,因得不到庄公的宠爱而生恨,私通庆父,密谋诛杀储君及其母族。失去了强有力的依靠,母族又不能提供支持,即使鲁闵公能继位,也注定无法长久。桓公之爱子,却无法为之计深远,闵公也因为父君的偏爱而丧命。
▲爱妾与正宫
公卿争权,乱象丛生1、王庭势弱,三桓执政
鲁国王室经历了一场继承者事变后,也是元气大伤。这次的王位更迭与以往不同,权臣士族的力量逐渐崛起,他们更多的参与到国事中,王室甚至有些时候无法压制权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三桓执政形成与王室分庭抗礼的局面;其中以季氏的执政让鲁国王室的反击也最为激烈,季氏也是控制鲁国朝政事务最久的士族。
而到了东门氏干政时,为了排除异己,更是把孟氏赶出了鲁国;三家各怀鬼胎,都在暗箱操作,为了进一步巩固对王室的控制。季氏利用自身的权势开启“初税亩”政策,承认土地私有化的合法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了鲁国农业的发展的,赢得了平民阶层的拥护,但实际上是扩张了季氏的势力,季氏收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反观这个时候的鲁国国君鲁宣公,身为国君无法阻挡三桓干政,自己一意孤行,杀嫡立幼,把本来就不清明的局势又搅的一团乱,想要借兵拨乱反正也没能借到,最后抱憾而亡,身边的忠良们也都怕祸及自身纷纷出逃他国,一时间鲁国乱象丛生。
2、越俎代庖,肆无忌惮
宣公借兵未果,未能动摇三桓的势力,但也引起了这些士族们的注意;季氏先下手为强,开始把持鲁国朝政,其祖孙三代“辅佐”过鲁国六代国君,是真正的公卿之首。季氏专权时,不断削弱王室的权利和影响力;后来愈演愈烈,三家分权,连王室税收都染指瓜分,国民不复属公,王室弥益卑矣。
当然,身为王室不能被下属一直压制不懂反抗,鲁昭公就是一个不甘于被架空的国君。他集结军队准备讨伐季氏,出师未捷被发现了,还让孟氏和叔孙氏感受到唇亡齿寒的危机感;于是,三家商量着联手直接把国君给拉下王位,国君被迫出逃。季氏怕再立新君会重蹈覆辙,门面也懒得装了,直接自己摄政了十年。
这一僭越行为不仅季氏玩的风生水起,后来的阳虎之流也是有样学样,所以因为公卿专权,导致君臣之礼、君臣有别的这些礼节都随之松懈了。鲁国的境况越来越差,国力大不如前,与同时期的齐国、楚国相比差距是越来越大。
3、抱团取暖,气走贤良
三桓相争从来没有停歇过,在争斗中也不断消耗彼此。在鲁定公时期,三桓的力量不如之前强横,因为季氏的长期专权,导致其他两家不满,积怨已深。所以,定公在齐鲁会盟后,重用了会盟期间表现十分优秀的孔子,想要削弱三桓的势力。
三桓自然是不乐意的,但迫于孔子的口诛笔伐,其他两家还遵照一下旨意出让了一些利益,而孟氏则坚决不执行。定公发兵攻打,结果久攻不下,无疾而终;尽管没能出兵立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三桓的气焰,鲁国王室与公卿之间的较量仍以公卿的势力占上风。
在王室和公卿势力有了一定改善后,鲁定公也丧失了之前匡扶王室的雄心壮志,他先是接受了季氏从齐国引进的女乐,败坏礼数;后又因郊祭时没有分给孔子祭肉,寒了忠良的心。又因三桓在背后的推波助澜,最终气走孔子,离开了鲁国。至此,鲁国几代国君与三桓之间较量均以失败告终,直到鲁穆公时期,实行改革,逐渐从三桓手中将权力收回,而此时的鲁国早已失去当年在诸侯国中地位,季氏脱离鲁国,自封于费国,鲁国的境遇更加艰难。
礼乐御民,文化传播1、儒学大成,有教无类
春秋时期的齐鲁大地疆域与今天的山东省大致一样,而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力明显是强于鲁国的,但山东省如今的简称是“鲁”,可见鲁国的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多么重要。而鲁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儒学文化。自汉朝以后,儒学思想成为了主流文化,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而鲁国最为著名的学术泰斗莫过于孔子,他的很多主张都被后世奉为经典,他的弟子众多,各行各业的都有,他都能因材施教,在儒学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成就。
▲儒学大家-孔子2、周游列国,传播儒学
孔子带领自己的弟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儒学思想。当然,在游说诸侯王们的时候并不顺利,他主张恢复周礼,推行“王道”于天下,因为孔圣人的学术研究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太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周王室势弱,诸侯王们都想要争霸中原,甚至取而代之,想让这些霸主们“克己复礼”真的难上加难。所以,儒家思想比较符合和平年代下的统治,它的包容开放和经世致用,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虽然孔子周游列国、游说君王并没有让他最终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是鲁国的礼乐文明和传统文化经孔子及其弟子们的传扬更加深入人心,在当时不仅周礼的守护者,更是对后世儒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汉朝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备受推崇,这也算是孔圣人及其弟子们生不逢时吧。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都在探索和碰撞,儒学思想的兴起也是顺势而为,同时也涌现出了众多儒学大家;尽管儒家学者们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太多重用和赏识,但是他们传承的儒学文化得以保留,成就了中华文明光辉而灿烂的时代,也给后世留下了极为重要的学术资料。
▲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
礼仪之邦的陨落1、积重难返,回天乏术
即便是有鲁穆公这样有作为的国君当政,也难改鲁国一直以来积贫积弱的状态,初税亩和用田赋都是标志着鲁国赋税徭役制度的变革,作三军和舍中军也标志着鲁国在军事组织和君臣力量上的博弈进程。不过公卿争权,王室衰落,鲁国的内耗远远大于各个行业发展的速度,鲁国只能在春秋战国的争霸年代里风雨飘摇、颤颤巍巍地向前迈步。
从春秋战国史可以看出,鲁国作为周王室拥护者,其周边的一些小国也会朝见。周王室衰弱,鲁国在其属地地区成了周王室的代言人,镇抚周边部族,传播王室文化,推行礼乐制度。鲁国虽然不在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列中,但它仍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国的存在,相对比秦国的虎狼之师,楚国的多彩风流,鲁国因为推行周礼、恪守历法,民风格外淳朴,谦逊礼让;这有益于当权者进行统治,但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乱世中不足自保和抵御外来入侵。
▲礼乐文明2、礼崩乐坏,楚破鲁城
烽火戏诸侯之后,西周灭,东周立;周王室的地位和力量不再是诸侯们恐惧的存在,诸侯间的争斗不断加剧。尽管后来的天下礼崩乐坏,不复西周立国时的社会秩序,但鲁国刻进骨髓里的礼乐传统,却对鲁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鲁国作为周礼典型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显得难能可贵,鲁国不仅有孔子致力于恢复周礼,还有很多守礼人,比如柳下惠、曹刿,还有《左传》的作者左丘明等,他们都是以知礼、明礼而闻名的。
公元前年,鲁国城破,被楚国所灭,鲁国自立国起传二十五世,先后有三十四任国君,历时年,几乎与周王室存在的时间相差无几。作为周礼最忠实、最严格的守护者,它陪伴着周王室从春秋走到了战国,在群雄逐鹿的乱世仍然能守住周王室的礼乐传统,给春秋战国的历史上留下了灿烂的文化成果,对后世的历史考证做出了重要贡献。
▲鲁国覆灭总结:鲁国在众多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国中是与周王室关系最为密切的王国之一,这层亲密关系在最初确实为鲁国带来莫大益处,使得鲁国在各诸侯国之间的地位有所不同,鲁国也更加的拥护周王室。鲁国多次废长立幼,不合乎当时的礼法,导致国内发生种种变乱。后期王室衰落,被权臣揽政,失去了最高决策权。王室与公顷一直明争暗斗,消耗了大量国力,对内对外都丧失崛起的机会。又因为周王室衰落、灭亡也对鲁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鲁国坚持已久的礼乐制度也走向了“礼崩乐坏”不归路。
参考文献:
《史记》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