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经
今日诵读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今日串读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内容讲解《论语·八佾》之三
--秦建敏老师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八佾第三篇的第三章,我们先一起恭诵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说:“人如果没有仁爱,讲什么礼?人如果没有仁爱,讲什么乐?”读这句话,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孔子对礼乐被僭越的忧心和深深的叹息。在八佾篇前二章,季氏以大夫的身份僭用八佾舞,孟孙、叔孙、季孙三家以大夫的身份僭歌《雍》诗,僭礼的这种错误的风气在当时已经非常普遍了,大多数人不了解遵守礼的原因和根本何在,因此,孔子才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那什么是“礼”?什么是“乐”呢?“礼乐”和孔子所说的“仁”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礼,起源于祭祀。随着社会的发展,礼成为做人做事的一种原则和准则。礼以恭敬辞让为本,表现在外在行为上,就是礼仪、礼节,比如见面先问候长者、尊者,吃饭先让长者、尊者动筷等等。这些礼仪、礼节,让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秩序。乐,是音乐,包含了诗歌和舞蹈。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说“乐”是五声八音总名。五声八音必须按一定的秩序排列,才能使乐的旋律和谐统一,乐就在自身的形成过程中体现了礼。古时行礼,例如国家祭太庙等,都要奏乐,同时有舞。手舞足蹈,都要合礼。周礼非常重视祭祀,礼的活动,礼的内容都借着“乐”来表示,礼在乐舞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所以礼乐成为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一体。《周礼·地官·大司徒》里说“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乐深入民心,就会消除怨恨;礼得到贯彻,就会消除争斗。古代圣王之所以能以谦恭礼让就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正是由于礼乐在起作用。礼乐和谐,就可使天下太平。礼崩乐坏,就表示天下大乱。所以,当季氏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彻时,孔子才会忧虑。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讲到:孔子说礼时必言乐,礼主敬,乐主和。礼不兼乐,偏近于拘束。乐不兼礼,偏近于流放。二者兼融,乃可表达人心到一恰好处。那么这个“人心到一恰好处”是什么呢?就是“仁”。那什么是“仁”呢?《说文解字》里说:“仁”,亲也。从人,从二。“仁”这个字表示两个人。这两个人是相互依赖的,有我才有你,有你才有我。就是在这种人和人之间的互动当中才呈现出了“仁”。《日讲四书解义》里讲:“仁存于心,敬而将之于仪文,谓之礼;和而达之于声容,谓之乐。”说明了礼乐的核心思想在于仁,仁外在的表现就是礼乐,所以礼乐跟仁之间有一种外显跟内在核心的紧密关系,可是根本还是在于仁心。在《论语》阳货篇第十一章,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孔子说:“礼呀礼呀,难道只是指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难道只是指钟鼓之类的乐器吗?”就是说如果人内心当中没有了仁,即使有玉帛之礼,钟鼓之声,礼乐都将失其意义。在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周礼的内涵已经没有了,只剩下了形式。所以,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贡想省去告朔祭祀时杀的活羊。孔子说:“赐啊,你爱惜的是羊,我爱惜的是它所代表的礼的精神。”孔子就希望从形式化的礼乐,回头去追溯真正周公制礼作乐的那种内在深刻的内涵,所以提出了儒家“仁”的思想。在《论语》颜渊篇,几个弟子都问孔子什么是仁。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道:“爱人”。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道:“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虽然孔子对“仁”没有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从孔子说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都在强调“仁”之所以成为人的那个特质,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私欲,去理解别人的需要,进一步去关爱别人,这样的一个深刻内涵,正如孟子所说的:“仁者爱人。”我们现在不管是从事政治或任何行业,无论讲多少道理,倘若离开“仁”的话,都一无可取。如果我们真正能去实践的话,则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行仁最重要的渠道,都是它的辅助。那么我们应该从哪里下手去实践呢?第一、从孝悌做起。“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实践仁的根本,也是实践仁的下手处。我们人作为与天地并存的三才之一,第一件事就要从孝悌开始。因为我们的父母总是把最好的给了我们,作为子女,对父母最大的报恩,就是用爱敬之心孝养父母,时时感念父母的恩德。在家庭中培植好了孝敬父母的这种德行,再推展开去,去关爱、照顾我们身边以及不是在我们身边所有的人,就是在行“仁”之道。第二、从代人着想做起。我们对我们自己的了解,对我们生命的认识,都要在人和人的互动当中去呈现。那么在这个互动中,我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应该发挥什么样的功能,我就要从他人的感觉、他人的需要来判断、来安立。而不是从我的需要、我的想法来考虑问题,这就是代人着想。当我们以“仁”为准绳,用一颗代人着想的心来舍弃自己的私欲,那么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就能够回到“礼”。就如同曾子那样,每日三省吾身,处处先从自己身上反省。用看待自己的心来看待对方,在自他之间找到最适当的位置,使得人类共同的社会维持最平和、最好的状态。这样做的话,不但自己能够心安理得,人与人之间也能够和谐相处、互敬互爱、其乐融融,自己快乐,他人也快乐。我们会不会觉得孔子所提出的“仁”的境界太高了,我们达不到?确实如此,孔子好学的标准,常人是很难达到的!但是想一想,我们现在学习儒家文化经典,难道只是为了学习一些知识语录,堆积一些言辞吗?在《论语》里讲到“仁”有次,从中可以看出“仁”是多么的重要。所以行“仁”必须“力行”。因为“仁”是从努力实践而来的,不只是嘴巴上面说说而已,否则就变成了巧言令色。现在我们跟随圣贤学习了解这个道理之后,就要照着去做。在做的过程中难免有错,知错就改,这样去做,就“近乎仁”了。所以学习这一章,也是孔子在提醒我们,“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如果我们能将“仁”以为己任,在生活中做到了“仁”,那么“礼乐”也就会彰显出来,我们才会改善我们的生命,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才会离圣贤的境界越来越近。谢谢大家!(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背书方法遇见兰若兰若文化传持经典,承礼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