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词不仅是语文课本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学生汲取古人智慧、传承优秀文化不可缺少的桥梁,其艺术魅力、文化内涵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大有裨益。因此,古诗词教学一直都是语文课堂中的“重头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么,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更好地教授与传承古诗词文化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变“背诵”为“吟诵”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背诵”二字出现的频率极高,语文课本中存在大量名篇美章,“背诵”是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知识储存量的捷径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应试教育的浪潮之下,学生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很多时候都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吟诵”与“背诵”有着较大的区别,“吟诵”教学法是在“吟唱”和“诵读”基础上提出的重视学生情感体验的新型教学方式。
吟唱,又称吟咏歌唱,它是一种拖长声音近乎唱歌似的吟诗方法。《毛诗序》中记载“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表明诗歌吟唱有悠久的历史。吟唱可以渲染情感,便于记忆。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或导入环节给学生播放与诗词相近的吟唱的曲子,渲染气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蒹葭》时,提前为学生播放歌曲《蒹葭》,让学生感受朦胧缥缈的凄清氛围,并鼓励学生主动吟唱,产生共鸣。
诵读,古称“讽诵”,最早见于《周礼》“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这里的“诵”指的是有节奏、有节拍的背诵。经过历史的演变,今天的“诵读”有了新的含义,即“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它强调在多次诵读文本并理解其深刻内涵的基础上记忆于心,达到背诵。诵读注重节奏技巧,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诗词的内在节奏和平仄规律,在相应位置进行停顿、重读。如在学习李白的作品《将进酒》时,开头以“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不迫;“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则需重读。
“吟诵”教学将吟唱和诵读的特点与古诗词教学相结合,一改以往古诗词教学的刻板形式。先通过吟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通过诵读帮助学生把握诗词的主题、情感、创作手法。这既是对诗词的二度创作,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改变死记硬背刻板方式的创新教学。
二、从“单篇教学”到“比较阅读”
所谓“单篇教学”是指教师把一篇文章摘取出来进行讲解。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往往局限在具体的篇章中,难以进行思维创新。而“比较阅读”是指将内容或形式相似的两篇文本提取出来,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分析异同、拓展思维、提高理解力。在比较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来串联文本,主要由教学目标来决定。
1、当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写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时,采用写作手法串联。如选取七年级上册曹操的《观沧海》和同单元作品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进行比较分析。二者都是诗人在旅途中登山远望之作,前者是诗人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所作,刻画了祖国大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后者是诗人在冬末春初于北固山下停泊时所作,描绘了清丽秀美的江南春色,抒发了作者淡淡的思乡愁绪。二者虽有不同,但都是通过对外在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思,对这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写景抒情诗的认识。
2、当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豪放词派的艺术风格时,采用艺术风格串联。如将九年级下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放在一起教学。两首词虽写作内容不同,但风格均恢弘雄放,气势豪纵酣畅。在比较阅读中可以加深学生对豪放词派的风格了解。
3、当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加深对某一意象的认识和理解时,采用同意象诗词串联。中学古诗词中常出现“月亮”意象,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均借“月”的意象表达了对朋友、亲人的思念与不舍之情。通过这两首诗歌的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对月亮的象征意义有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也会为学生后续学习其他涉及月亮意象的诗歌打下基础。
4、当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加深认识时,采用同一诗人不同诗歌串联。由于时代与个人遭际的变化,同一诗人也会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教师在教授一首诗歌时,可以将其不同时期的作品作为参照,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心境与风格变化,从而更加清楚地把握诗歌情感。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为例,少女时期的她出身书香世家,聪慧过人,常在京都溪亭游玩,写下“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初为人妇的她与丈夫两情相悦,但无奈两地分居,只得“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晚年的她经历国破家亡、丈夫病逝,“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她的真实写照。李清照将自己的一生倾注于作品之中,教师在教学时带领学生赏析对比词人不同时期的作品,以“知人论世”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把握诗词的深层意蕴。
著名学者袁行霈说:“诗读多了,就有了比较,有了鉴别和欣赏。”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将文本孤立起来,应该重视诗词之间的对比,适当扩充课堂容量,在比较中品味、咀嚼,帮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三、从“诗外人”到“诗中人”
对古诗词而言,意境是不可忽视的核心要素,它是作者的所思所感与外在物象结合于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情调氛围。把握诗歌意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把握作者情感。因此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优美境界,完成从“诗外人”到“诗中人”的转变。
1、多媒体技术“请君入境”。借助音频、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作用下,循序渐进走入古诗词意境,唤起审美感受。以《琵琶行》为例,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节目《经典咏流传》或让学生欣赏歌曲《琵琶行》,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视听中,品悟秋月茫茫的凄凉意境。
2、典故入境。教师在引领学生入境的时候,还可以恰当运用典故,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阅读兴趣的目标。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给学生讲解诗词中的“封狼居胥”典故。“封狼居胥”讲述了霍去病追击敌人、封山而还的英勇事件,辛弃疾借此批评统治者不思进取、草率行事,表达了对外族入侵、国运衰微的无限愤慨。教师以典故为路径,带领学生深入体会诗词意境,引发学生共鸣。
3、意象入境。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在分析诗歌意象的基础上体会诗歌意境。以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为例,欲颓的夕阳、散落的花瓣、去年的归燕共同构成了一幅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的暮春图。学生在分析这些意象的基础上,不难体会作者的伤春惜时之情及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古诗词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吟诵”教学法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诗歌节奏、激发学习兴趣;“比较阅读”法的实践重在引导学生多向联系文本、开拓思维;从“诗外人”到“诗中人”的转变意在引领学生品悟诗歌境界、体会深层意蕴。
总之,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领会古诗词的语言、意境及情感,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且广泛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苏园.“吟·诵”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延安大学,.
[2]季英霞.以趣入境走进诗意——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30):19-20.
[3]马德山.以趣入境走进诗意——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06):-.
[4]魏杰.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研究[C].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赵硕
编辑
刘茹梦王艳玲
审核
李俊张宝东董佳佩
铁塔语文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