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谁?
这一群舞台的焦点小女官们,在当时是什么身份?从她们怀抱乐器和要前往夜宴进行演奏的举动看,应该是唐代的乐官们。《唐宫夜宴》演员定妆照。来源/《唐宫夜宴》官方剧照据考证,“乐”早在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商代的乐在祭祀中十分重要;西周时建立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及民众的思想与行为,乐的社会地位很高,《周礼》记载了以大司乐为首的乐官群体。据统计,《周礼》所记的多个职官,根据职能划分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其中,春官及其下属职官“掌邦礼”。而乐官群体包括22个职官,除了地官的鼓人、舞师之外,其余皆在春官。大司乐在乐官中职位最高,由两名中大夫组成,总领乐官群体。此后各朝各代,君王多会赋予明解朝章、受其信任的士大夫以“音乐使职”来制定具体政策,并由乐官贯彻执行,官署用乐机构实施,这构成了我国古代礼乐制度的大致模式。到了唐代,乐官制度多沿习隋制而有所变动。当时自上而下能歌善舞的生活方式和开放包容的社会风貌,更是将乐官制度与宫廷乐舞的发展推上顶峰。隋代彩绘坐部陶伎乐女俑,河南博物院馆藏。来源/河南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