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这个刻卦的陶罐上,第一次记录了一场标

年,在洛阳唐城花园发掘一批西周墓葬,其中一座编号C3M的低等贵族墓葬中,出土了一个仿铜陶簋,内壁腹部有图画和数字卦象。

《考古》年第2期以《河南洛阳市唐城花园西周墓葬的清理》为题报道了这一发现。

有关这个发现,不少人都指出里面有个《睽》卦,而且图画与《睽》卦有关。

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指出,画面上的两个人物,应该是丧礼上负责为死者驱鬼开道的方相氏!

画面最左侧的人,一手执戈,一手扬盾,正是《周礼》中记载的方相氏标准造型: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柩,及墓,入壙,以戈击四隅,驱方良(魍魉)。—《周礼·夏官·方相氏》:

考古报告说:

一车徒,猪首人身,左手持盾,右手持戈,双腿弯曲,做向前走动状。

把这位方相当成“车徒”,显然是误会了这幅画的用意。

画面中间的人,考古报告是这样描述的:

一射夫,鬼头状,横眉圆目,左手执弓,右手持戈,左腿扬起,做张弓欲射状。

这位左手执弓右手执戈的人,同样也不是什么“射夫”,而是手拿桃弓棘矢的另一个方相!

古人认为桃木做成的弓和棘木做成的箭矢可以辟邪去灾。

《左传.昭公四年》就记载:

「桃弧棘矢,以除其灾。」晋.杜预.注:「桃弓棘箭,所以禳除凶邪。」

在大傩礼上,方相氏就要拿着桃弧棘矢。张衡的《东京赋》便说:

尔乃卒岁大傩,殴除群厉。方相秉钺,巫觋操茢侲子万童,丹首玄制。桃弧棘矢,所发无臬。

这两位方相氏,一个被说成是“猪首”,一个被说成是“鬼头”,实际上就是方相氏所戴的鬼脸面具,又叫作“魌头”!

方相氏不仅在大傩礼上出动,为国驱除厉鬼。

在丧礼上,还负责为灵车开道(大丧,先柩)。

陶簋上,两人的右侧有一辆马车。考古报告是这么说的:

一田车,长方形舆,双轮、单辕、横衡,车舆与靷横间有系绳相连;车前侧立一兽。

这辆车实际上就是牵引灵柩的马车。

到达墓室之后,方相氏还要先进入墓室,用手中的戈驱除方良(罔两)。

《周礼》就说:

方相氏葬日入扩,驱魍象。

郑玄解释说::“方良,罔两也”,又作“罔象”,是古人认为的一种好吃死人肝脑的鬼物。

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石羊虎》便云

“罔象好食死人肝脑”。

方相氏执戈驱赶方良之后,才能确保墓主可以平安入土,完成丧礼。

所以,陶簋上的这幅图案,是一幅丧礼上方相驱除方良的最早实物记录。

这个在墓中刻画方相来辟邪驱鬼的传统,一直到了汉代还很流行。

西周早期的时候,方相驱鬼的传统早就已经成熟了。

《顾命》中记载,成王丧礼上,方相氏是这样布置的:

二人雀弁,执惠,立于毕门之内。四人綦弁,执戈上刃,夹两阶戺。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钺,立于西堂。一人冕,执戣,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一人冕,执锐,立于侧阶。

这些披坚执锐的卫士,就是为成王守灵驱鬼的方相氏。

至少在商代以前,方相氏驱鬼的传统就有了。

《左传》定公四年记载:

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大吕,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饥氏、终葵氏。

这里的殷民七族中,就有一个“终葵氏”,所谓“终葵”,就是后世捉鬼的钟馗鼻祖。

成王丧礼上执戣的那个卫士,就是终葵氏,他手中所执的戣,就是后来傩礼上出现的终葵。

可笑的是,居然有人认为《周礼》上这段关于方相氏驱鬼的记载是刘歆伪造的!

呵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