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冬官考工记》中记录了“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搏埴之工”等六种手工业门类,共计三十个工种。这三十个工种或分工合作,或独立制造相应的器物。
在当时的手工业时代,器物的工艺质量无法像今天的机器生产一样实行标准化管控,因此检验产品质量就变得非常重要。周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简便实用的检验方法,确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将达到一定工艺水平的工匠称之为“国工”,即一国之中技术水平最为优秀的国家级工匠。这些大国工匠的评定标准就是当时各手工业的标杆,从这些标准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手工业发展程度。
一、制造车轮的轮人行业中的“国工”标准。
轮人负责制造马车车轮,因为车轮是马车最关键的部位,对马车的使用寿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检验车轮质量的标准又多又严,相应的轮人行业的“国工”评定标准最高,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所达到的高度。
具体的测量方法是这样的:用圆规测量车轮是否正圆;用曲尺测量车轮的辐与轮圈是否呈直角;用垂线测量上下车幅是否对直;将两只车轮放入水中测量入水深浅是否均等(因为周朝的马车只有两个车轮,左轮和右轮并不通用,因此要一对一对的测量,确保每个马车上所用的两只车轮密度相同);用黍米测量两毂中空处容积大小是否相同;用天平称量两个车轮重量是否相等。顺利通过这六道工序检验的车轮,就是符合要求的合格品,能制造出这样车轮的轮人就可以认定为“国工”。
二、制造兵器柄的庐人行业中的“国工”标准。
检验兵器柄的质量不需要借助工具,主要是在实践中检验。将柄竖立在地上摇动(固定一端),观察它的曲度变化;平撑在墙上(固定两端),观察它的变曲程度是否均衡;握住柄的中部摇动(固定中间),观察它的韧度。最后将柄装上武器竖立在车上,观察兵器在车辆快速行驶的颠簸时是否晃动。通过这四项检验的兵器柄就是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的合格品,能制造出这样武器柄的庐人可以认定为“国工”。
除此之外,虽然没有明确其他手工业种类的“国工”标准,但也详细列举出了各种器物的标准尺寸,对各自的材质、工艺、实际效果也做了详细说明,并设立了相应的行业标准。尤其在负责制造弓的弓人中,分别介绍了制造弓用到的六种材料的选材方法,以及各制造环节的最佳方法,还介绍了测量弓力的方法、人与弓矢的搭配,介绍的越详细自然标准越严,要求越高。
为什么要通过评定“国工”来制定这些行业标准呢?周人没有今天这样严谨周密的科学理论,但在实际应用中摸索出了许多独门秘诀般的宝贵经验,依据这些经验指导制造出在当时人们看来最好用的器物,制造出在今人看来最符合科学原理的器物。
不要以为古人很落后,古人在很多领域的科学发现令生活在今天科技昌明的现代人都惊叹不已。若没有前人大量的技术积累,中华民族不会取得一系列引以为傲的伟大成就。了解周朝“国工”水平,惊叹之余,正该立身岗位,朝着当代的大国工匠水平看齐,对标对表,实现个人价值,留下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