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山东的东部称胶东而不是鲁东呢

北京正规酒渣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210414/8846371.html

近日有网友提问:山东许多地区的称呼中都有个“鲁”字,比如鲁西南、鲁中、鲁西北,甚至连兴旺于齐国的山东菜也被称为“鲁菜”。但为什么山东的东部称“胶东”而不是“鲁东”呢?

首先要明确一下,“鲁东”一词确实存在,比如人们现在熟知的鲁东大学。不过,历史上的“鲁东”一词并非指山东的东部半岛地区,而是指称的整个山东。那么,山东的东部都有什么样的称呼呢?

“鲁东”一词确实存在

1、山东的东部曾被称为“齐东”。周灭商纣后,姜子牙被封于齐国。就封之初,就遇到东夷大国——莱国来抢地盘。姜子牙经过东征,才把莱夷等诸国收拾了。而山东的东部尤其是半岛地区,因远离中原文化圈,一直保留了更多的地方民族传统。

很多史料把齐国之东的地区曾称为“齐东”。《孟子》中记述:“否。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由此可知,春秋时齐国以东地区的话还被称为“野语”,不是“君子之言”。这里一是指齐东人的语言非中原雅言;二是指语言较粗俗,缺乏教化。

山东的东部曾被称为“齐东”

2、“胶东”的来源是胶河。因为“齐东”多少含有轻蔑之意,所以被后人弃用。秦灭六国后,在“齐东”之地成立“胶东郡”;西汉初年则设立“胶东国”。“胶东”就成了山东东部地区的代指。那么,胶东一词的来历是什么?

胶东之“胶”来自胶河。秦时胶东郡治所位于即墨(今平度),胶河在即墨城之东,因此命名胶东郡。胶河堪称山东东部地区的母亲河,其古称“胶水”,因“水色如胶”而得名。河中胶质的来源,则是因为上游流经区域,土壤里有粘稠的泥沙沉积所致。

“胶东”的来源是胶河

3、“胶东”为何没被“鲁东”取代?山东是齐鲁大地,齐国、鲁国形成有不同文化圈。齐文化是中原文化、东夷文化的结合体,正如《史记》所说: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顺应和融合东夷特色的齐文化,长期局限于山东的东部半岛地区。

相比而言,鲁文化更强势。鲁是周室同姓国,严格遵行周礼,所谓“周礼尽在鲁”,而且“凡四代之器、服、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鲁文化被视为“王礼”,加之鲁文化地处中原腹地,深深影响了山东、河南等广大地区。

鲁文化圈不包含胶东

但鲁文化圈不包含胶东。齐文化面临渔盐之利,崇尚功利,包容、开放,具有变革和进取之心。这使齐文化在战国中,比鲁文化更有话语权和战斗力。因此齐国被秦国所灭后,“胶东”就成为齐国的代名词,其不仅指称地理位置,也含有对齐文化的继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0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