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周历史故事周礼中反映的西周三大音乐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给你们讲一讲关于先周历史故事:《周礼》中反映的西周三大音乐体系的事,在《周礼·春官宗伯》中,大司乐以下共有19个乐官,其中大司乐、乐师、大胥、小胥、大师、小师、瞽矇、眡瞭、典同、磬师、笙师、鎛师、旄人、典庸器、司干等15职,分别司掌音乐整个系统中各自职责,而韎师、籥师、籥章和鞮鞻氏四职却司掌别种综合起来的音乐,与其他乐官司掌不一样。“韎师:掌教韎乐。祭祀,则帅其属而舞之;大飨亦如之。”郑玄注“舞之至之舞”。贾公彦疏:“释曰知舞之以东夷之舞者,以其专注夷乐,则东夷之乐曰韎是也。凡舞夷乐皆门外为之。”“籥师:掌教国子舞羽吹籥。祭祀,则鼓羽籥之舞;宾客飨食,则亦如之。大丧,廞其乐器,奉而藏之。”“籥章:掌土鼓豳籥。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这两职执掌的是同一种音乐,却是两支不同用途的乐队。“鞮鞻氏:掌四夷之乐与其声歌。祭祀,则吹而歌之;燕亦如之。”鞮鞻氏司掌四夷音乐声歌,韎师为东夷舞乐,这里鞮鞻氏之四夷之乐,包括了东夷。《周礼》将东夷之乐单列,可能是东夷之乐在四夷之乐中占的分量重,故单列之。夏、商、周三族,其祖同事于尧舜,是华夏民族的三大主体部族,他们执掌了中国上古两千来年的天下。周族虽于夏末至商末生活于非华夏文化主体区的戎狄间,但始终不忘其为华夏族正统。建立周朝后则更以华夏正统族自居,推行华夏文化。周公制礼乐,礼是损益夏、殷二朝之礼而成,乐则行的是华夏正声。华夏正声,从《周礼》中得知是有严格规定的:“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乃奏大蔟,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示。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磬》,以祀四望。乃奏甦宾,歌函钟,舞《大厦》,以祭山川。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乃奏无射,歌夹钟,舞《大武》以享先祖。”王、尸、牲出入所用音乐,是《王夏》、《肆夏》、《昭夏》。演奏这些音乐所用乐器鼓、鼗、柷、敔、埙、箫、管、弦、磬、编钟、鎛齐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音俱全,其礼仪施行过程庄重肃穆,等级森严,还有监礼官纠察怠慢者。这种礼乐制度所反映的礼乐思想,使人真切地感受到华夏思想文化的实质所在。把《周礼》与《诗经》对照读,使人对这个社会更有特殊的体会。《颂》和《大雅》是周王祭祀宗庙祖先之乐,《小雅》是宴饮之乐,十五国风是各地歌乐(其中就有《周礼》中的四夷歌乐)。而“籥师”、“籥章”所执掌的音乐与华夏正声、四夷之乐皆不类,它是什么音乐呢?“籥师”掌教国子舞羽吹籥。舞羽大概是以野雉尾羽为道具和装饰。作为一种舞蹈,它不见于华夏正声配舞之列,应是一种特殊的舞。其用途在祭祀和飨食,而大丧不用。名“羽籥之舞”,其表演方式是舞羽吹籥,舞时左手持籥,右手执羽。籥,《籥章》中又叫“豳籥”。《康熙字典》:“龠,《唐韵》、《韵会》、《正韵》:弋灼切,音药。”《说文解字》:“乐之竹管,三孔,以和正声也。从品侖。侖,理也。”《释名》:“龠谓之笛,有七孔……。又作籥。”《尔雅·释乐》:“大籥谓之产,其中谓之户,小者谓之药。”《十三经注疏·周礼》郑玄注:“杜子春云:‘土鼓以瓦为匡,以革为两面,可击也。’郑司农曰:‘豳籥,豳国之地竹。豳诗亦如之。’玄谓豳籥,豳人吹籥之声章。明堂位曰:‘土鼓,蒯桴苇籥,伊耆氏之乐。’”根据上引,知籥是豳地一种三孔、七孔管乐。豳地不产竹,而产苇,它早期应是芦苇所作,后扩展为竹类。其有大中小之分,应是最早流行于豳地长短及孔眼不一的苇笛。据籥字写法,很可能还有组合成排箫一类的多管乐器。故“豳籥”是这类乐器的总称。“籥师”的职能主要是教国子舞羽吹籥,也兼管一支专用于祭祀、飨食时的乐队。“籥章”的职能是专管一支迎春、迎秋、祈年、祭蜡的特殊乐队。“籥”称“豳籥”,是因其为豳地乐器,且内容也与豳地有关。“籥章”中迎春、迎秋时吹《豳诗》,祈年时吹《豳雅》,祭蜡时吹《豳颂》,郑玄说都指《豳风·七月》。这两支乐队,无论是乐器,还是内容及表演形式都与豳有关。豳是周先祖公刘至古公亶父十余代周先王生活之地,周代专设此乐官,专用以表现与农事有关的内容,正说明这是先周时的周族之乐。因它以豳籥为主奏乐器,我们姑且称它为“豳籥”。总括地说,周朝礼乐制度中的音乐不单是华夏正声,它还包括周族在先周时期的音乐,四夷音乐(东方曰韎、南方曰任、西方曰株离、北方曰禁),从而构成了华夏之乐、周族之乐和四夷之乐三大音乐体系。韎师所掌之东夷之乐虽作为一支重要的音乐存在,但理论上,它已包括在四夷之乐中,故不单独作为一个体系来对待。今天的故事到这就结束了,喜欢这些小故事就点个赞,给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