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广东开始大降温,寒冷的空气让人总想吃一些热腾腾的汤面,在和朋友一起在面摊觅食时,发生了一件趣事。
我向来是比较喜欢醋的,吃饺子、面条、馄饨都要加一点,当我把一小勺陈醋倒进一碗馄饨里时,朋友忍不住大喊:“好臭!”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知道,原来有些人是如此讨厌醋味的。
对于中国人来说,醋是厨房里必不可少的一味调料,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醋的地位可见一斑。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古籍中,当时的人就把酸醋称为“酢”或“醯”。据《周礼》的记载,当时已有专门“醯人”职位,掌管制“醋”,并用醋来去除肉的油腻及腥气。
随着历史的发展,醋在中国各地的餐桌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地都有和醋相关的美食,北方有锅包肉,粤菜有咕噜肉,四川有糖醋鱼,豫菜有鲤鱼焙面,此外还有普遍受欢迎的糖醋排骨,醋溜白菜,拍黄瓜等。
但要说到最喜欢吃醋的人,那应该还得是山西人了,毕竟这是被美食大家汪曾祺亲自认证的,汪曾祺曾这样写道:“山西人真能吃醋!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坐定之后,还没有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了三调羹醋。邻座的客人直瞪眼。”都说恋爱中的情侣最喜欢吃醋,但是和山西人比起来,恋爱中的那点小醋就真的不算什么了。毕竟山西人即使上了天,也是要带醋的,比如当年山西航天员景海鹏还将老家山西的老陈醋带到了太空。
在中国,每个地方的人似乎都有自己的饭桌仪式感,比如广东人上桌先洗盘子,川渝人上桌先找辣子,东北大哥上桌先倒酒,陕西人进了面馆率先找大蒜,而山西人上了餐桌,必定会先给自己倒一碟醋。
毫不夸张地说,山西人在吃醋这件事上真的把技能都点满了!据说在山西,每个人都是醋坛子,在其他地方,醋是用来蘸的,而在山西,醋是用来喝的。并且山西人喝醋,那叫一个狂野。山西人吃包子,要给包子灌入醋汤;吃面条,要用醋作为面汤;甚至在一些山西人看来,不是为了吃饺子才醋,而是为了喝醋顺便下盘饺子!同时在山西,醋往往还具有其他的“神效”。
比如不会喝酒的山西人,是可以以醋代酒的:
比如感到口渴的时候,山西人是可以以醋代茶的:而说到山西美食,自然也是处处可见醋的身影,山西的名菜老醋花生,先让花生从滚油中走了一遭,在最脆的时候再淋一道醋,这样制成的花生兼具油炸的松脆和醋味的柔和,味道可谓一绝。此外还有醋溜白菜、醋溜藕片、醋溜木耳、醋溜丸子、醋溜鹌鹑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山西人醋溜不了的。
正因为生活中对醋的需求极大,因此在山西,人们买醋几乎不是按瓶买,而是按壶甚至是按桶买的!
那么问题来了,山西人为什么那么爱吃醋呢?这就不得不说山西人喜欢的面了。山西人对面食的爱是烙印在骨子里的,山西的面食花样多、原料杂,长条的刀削,短条的揪片,圆圆的栲栳,扁扁的面鱼,饸饹、猫耳、窝窝……可以说在山西一周待下来,吃过的面食绝对不带重样的。但碱面口感太涩,吃多了总归有些感受,因此搭配一些老陈醋可以中和口味,恰巧山西盛产高粱等酿醋的原料,天时地利人和,自然就逐渐影响了山西人对醋的依赖和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