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周礼 >> 周礼简介 >> 汀州什么是馆前

汀州什么是馆前

什么是馆前涂明谦馆前在汀东北,已是一个镇。名字由来,有些人说是当地有人建有书馆所以叫馆前,也有人说有富家姓管,看到五花八门的解释,有些时候会感叹文明这种东西,在人类社会中似乎随时会随风而逝,特别脆弱,可能人类活得都比较痛苦,而社会则在轮回中太久太久,人们会主动或者被动忘记一些过往的事物与人,但时间确会在空间上反复雕琢,用以提醒那些曾经。《永乐大典》中提取出的《临汀志》残本这样记载:“归仁墟,在长汀县东七十里。......归仁馆,在县东七十里。”县东七十里,就是现在的馆前镇所在。“墟”,对于长汀人来说很熟悉。抓只兔子提只鸡就能去赶墟,墟在古代基本是在比较大的村庄上,后来基本也都发展成了乡镇中心,而当年叫市的,则基本都发展成了区域中心。故“墟”与“市”总是关联使用,不过“市”可比较大。所以“馆”是什么呢?宾馆,可能是你想到的第一个解释,答对了,或者是旅馆、馆舍、客馆,总不能是博物馆和图书馆。现代人,须要用博物馆和图书馆来安放躁动不安的灵魂,古人行走于荒野之中,则须要“馆”来安放飘泊无定的肉身。故而“馆”作动词时,就是指住宿。《左传·僖公元年》:“师还,馆于虞。”当然,如果馆在城里时,会是私塾的意思,这是用教书先生“住宿”之所指代“教学”之所,比如“蒙馆”。馆前的馆从前就是用于住人的,住过路之人,无论作何解释。其实“墟市”也与“馆”相关联,不过在宋元时代这些来自上古,自周代起便有的规制便有些失落了,那些名字随意叫着。《周礼·地官·遗人》中记载:“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从《周礼》上看得到,馆前的“馆”还不只这些功用,到宋代,仍然是有“候馆有积”功能的,积的意思就是积累、存放、堆放。所以我们可以从《永樂大典(巻之七千八百九十二)》中找到:“長汀縣常平、義倉、舉子倉,舊有五所,係紹興五年凖朝肯,以建、劒、汀、邵四州細民生子多不舉,於逐州縣鄉村置舉子倉。遇民户生産,人給米一石。本縣置于歸仁館、何田市、成功下、古城團等處。”也就是说归仁馆,当年是存放有官方用于赈灾活民的粮食的,长汀县一共有五所,馆前这里有一所。到了元代之后,归仁馆升级了,成了馆前站。为何?因为地位变得比从前重要了,闽北到闽西的重要通道,馆前是必经之道。也就是说古代的“国道”通过了馆前,从前只是省级公路的级别吧。《嘉靖汀州府志》中对馆前驿的记载:“在归阳里,去府城东八十里。元时设,名馆前站,至正二十三年,本站提领彭显宗建,国朝因之。弘治六年,知府吴文度命驿丞叶安建小公馆于驿之前。”所以呢,馆前驿,元代就已经叫馆前站,但宋代叫归仁馆,说明宋元之间这个馆可能因兵祸灭失,归仁馆之名也跟着失落,重建时在原址原地再立驿站再立馆舍,便称馆前了。为什么叫馆前站呢?这是因为蒙文音译,站赤。《元史·兵志四》:“元制,站赤者,驛传之译名也。盖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古人所谓置邮而传命,未有重於此者焉。凡站,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其给驛传璽书,谓之铺马圣旨。”到了明代中期开始馆前驿便是有驿有馆。此时的馆前驿在长汀是与临汀驿、三洲驿并列的三大驿站了。这点可见于明代后期的黃汴所著《水陸路程便覽》中这样记载:“延平府至汀州府路,本府(南平縣)-劔浦驛(六十里)-玉臺驛(屬南平六十里)-雙峰驛(順昌縣一百里)-三華驛(六十五里)-白蓮驛(並屬將樂縣六十五里)-明溪驛(歸化縣六十里)-玉華驛(四十里)-九龍驛(並屬清流縣七十里)-石牛驛(屬寧化縣六十里)-館前驛(屬長汀七十里)-汀州府(長汀縣)臨汀驛。”这里要对“馆”“驿”作个说明,“邮传驿递”是中国古代的官方邮政系统,起源极早,可能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去春秋时已经比较成熟,到秦汉时代,就已经是相对比较严格的国家体制层面的事物。基本的驿站,是由驿道、驿站(铺舍)、驿亭、驿丞、驿使、驿卒、驿马组成,低于驿站等级的就是馆、铺、亭,分别驻扎的人员配备依次递减。古代馆前驿的地位如何?馆前驿的地位与设置,符合古代中国在邮政系统上的制度,即是:七十里一驿站,十五、二十里一铺舍(穷点的地方可能三十里),十里一亭,五里一邮。我们可以从清代陳朝義纂修的《乾隆長汀縣誌》中记载的汀东的驿站体系中看到古代馆前驿的地位,大体是这样的:“舖司百步(治東,去縣十里通省大路)-南田(二十里)-新橋(三十里設公舘)-鴛鴦(四十里)-大息(五十里爲隘)-胡坑(六十里)-归仁(七十里即舘前驛有公舘)-七良(八十里,與寧化張地舖接)。”所以馆前驿是汀东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驿站,与汀州东北三邑“宁化、清流、归化”相连接。驿站系统是大一统国家的象征。其实不只是中国如此,现代民族国家也一样如此,比如美国有一个电影叫《邮差》,片子假设美国崩溃后重建,重建的象征便是重建“邮路”。古今馆前的里图是一致的吗?当然不是,明代开始将今天馆前+庵杰+铁长(除镇平)+新桥诸乡大部叫归阳里,这是将宋代的归仁里与营阳里进行了合并,而归阳里一直保持到了清末民国,民国改乡时,归阳里再分裂成各乡,而现今馆前镇所在区域也就正式称为馆前乡了。现代的馆前镇,乡界与民国时代还是存在一些小变化的。馆前镇在年之后,辖汀东、复兴、赤坑、马坪、严坊、陈莲、东庄、义家、南材、珊坑、黄湖、云峰、小洋、坪埔4个行政村。但在民国时代则不是这样。《民國長汀縣誌》:“彭珊鄉旧属四堡里,彭坊保,葛坪保,劉陳閣保,大埔保,下坑保,蕭屋保,龍坊保,南村保,王梘坊保,南坑保,雲峯保,王家塅保。館前鄉旧属归阳里,湖坑保,赤坑保,館前下保,館前上保,嚴坊保,小洋保,恩坊保,沈坊保,坪埔保,廖馬坪保,潭腹哩保。”也就是彭坊+珊坑的彭珊乡的比如珊坑、云峰等村庄划归馆前,而彭坊则划归童坊,彭珊乡的称谓消失了,馆前实质上是变大了,历史上一直在不断变大。所以馆前墟作为归阳里的多个中心之一,一向来就不算小,年之后因为一些行政村落重新区划的因素就更大了。尤其是年代末,因为中苏间存在争端,国家在各地修建兵工厂,红旗机器厂落户馆前,红旗厂的人们也会去应馆前的墟场。除了近处红旗厂的人们,更远的畲乡黄泥湖的蓝氏,快到四堡的云峰马氏、邹氏、萧氏,甚至宁化治平的人们也会爬山过岽挑担负重前来赶墟。八零年代前后,馆前墟可谓空前繁荣。但馆前的街市远不只是这么短的历史。馆前形成街市的时间比较早,应当是受了驿站驿馆升级的影响,最迟是明中叶,就形成了一定规模。《嘉靖汀州府志》中记载:“馆前街在归阳里馆前驿。”也就是这个墟市建立于早于宋代,而大成于明清。馆前墟天在什么时候?馆前有墟,墟集有时,定期于每月逢三、八之时,即初三、初八、十三、十八、廿三、廿八,一月六墟。《民國長汀縣誌》:“館前墟縣東七十里,期逢三八。”从归仁墟到归仁馆到馆前驿,后来叫馆前乡,最后到馆前镇。名字变迁了一千多年,动荡飘摇,有时甚至名字都丢失,但是汀东馆前一带的人们在固定的时间赶墟场,则千多年从来不变。“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十数年来村庄老化,电商登场,墟场似乎要冷落,但岁末是否还要赶一场年墟?那些祖辈定居古名归仁之乡的归乡之人,是否还记得归仁墟里节场的千年烟火气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