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宇文泰的变法,开创了伟大的隋唐大帝

今天聊一下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其成功的变法改革,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变法,春秋战国的时候有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申不害变法、胡服骑射;到了汉朝有王莽改革;宋朝有王安石变法;明朝有张居正变法;清朝有戊戌变法,但我们都知道这些变法里头除了商鞅变法比较成功之外,其他变法都是惨败收场,而且商鞅本人的下场也不好,最终被五马分尸!

但其实还有一次变法,它的历史意义,一点都不在商鞅变法之下。而且它不像商鞅变法这样大刀阔斧,而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所以导致我们很多人对此都不了解。如果说商鞅变法缔造了秦汉帝国,这次变法的成功直接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隋唐大帝国。

商鞅

王朝为注,洗牌天下

我们都知道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在这段长达两百年的黑暗岁月里,少数民族跟汉人一直都在寻求融合的办法,为此在北方经历过三次大洗牌。首先,在五胡十六国初年,一统北方的是后赵,他给出的民族融合方案就是绝对胡化,胡人要永远压迫汉人,很明显这样做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胡人

后赵灭亡之后,北方又来了一次大洗牌,最终胜出的是前秦苻坚,符坚给出的方案,很多人看起来可能都觉得是正确答案,他给出的是:民族平等,包容并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种口号必须强者喊出来才能让人心服口服,你想想如果阿富汗伊拉克这种国家喊这种口号,有人会理他吗?符坚就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强者,前秦在后赵之后又再次一统北方江山。

可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淝水之战苻坚的嫡系力量遭到重大损失,这时的符坚不再是一个强者了,而且他的那一套民族融合方案,只是把问题往后拖了,民族之间的界限依然存在,并没有完全消除,只是在符天王的强大影响力在被掩盖而已。一旦符坚力量出现衰退,问题马上就会暴露出来。

前秦

符坚失败了之后北方再次分裂,又来了一次大洗牌,这一次的胜利者是北魏,北魏给出的答案读过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孝文帝改革嘛,汉化嘛!似乎很正确吧!可这样做也没有什么好下场的,因为所谓汉化就是落后文明接受先进文明的洗礼,但是这种所谓的洗礼,只能惠及一小部分上层阶级而不可能惠及全民的,不然的话今天美国的自由民主早就惠及第三世界了,哪里会有那么多问题啊?

改革的后果直接造成了鲜卑族上层贵族跟下层士兵之间的分裂,镇守边疆的士兵在这场改革中变得一无所有,他们曾经是国家最有荣誉感的军人,现在居然成了乡下亲戚。于是他们发动灭亡北魏的六镇起义。北方江山再一次进入大洗牌。所有的道路都走过了,都走不通了。该怎么办呢?

北魏

开局惨淡,风雨飘摇

这个时候经过一轮大混战之后,北方考场上只剩下两位考生,一个是北齐神武皇帝高欢,一个是北周开国皇帝周太祖宇文泰。高欢拥有黄河以东,今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大部分发达地区,宇文泰所占据的地盘就小得可怜了,他只占据今天的陕西,甘肃,以及山西的一小部分,河南的一小部分。这两位都是从北魏六镇起义中脱颖而出的,高欢手上有五镇,宇文泰手上只有一镇。在兵力就不是一个数量级了。

高欢

很多朋友可能会说,宇文泰占据的地方可是陕西啊,那个地方山河四塞,秦朝和汉朝都是从这里出发一统天下的,地利总是有的吧!这你可就犯了经验主义错误了,关中有八百里秦川,又有函谷关天险,既有经济实力又有地理优势,这是秦汉帝国能够成就霸业的原因,而当时他们所面对的中原地区,无险可守。开发程度不高还是在黄河流域一带,而且还分裂成许多国家。这样秦汉面对他们单独一家都具有绝对的碾压优势。

但是八百里秦川在秦汉时期被开发得非常成熟,已经没有什么潜力,可中原地区一直在成长,两淮,河北,山东都在发育,到了这时双方的物质财富对比完全不在一条水平线,所谓天险只在双方相差不大时才有作用。高欢在这期间针对宇文泰来了五次灭国战争,史称两魏五战。前三次宇文泰投机取巧,赢了。第四次邙山之战连本带利全吐出来,宇文泰差点当了俘虏。

宇文泰

但是这个高欢给出的历史试卷完全不合格,他是一个胡化汉人却给出了一条绝对胡化的道路,临死前还在听: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可见他真的有一个草原梦。这可就给宇文泰留下逆袭机会。现在就只看宇文泰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

北魏的汉化改革那么乱折腾,少数民族的士兵恨透了汉化。所以当时宇文泰和高欢的手下都对汉化非常反感,只是两个人所选择的道路不同,高欢选择的是顺应历史潮流,开历史倒车搞胡化。

宇文泰却走出一条千秋万代的后人都值得借鉴的道路。说句题外话,在每一个历史阶段,历史都会开出一道考题,让你回答,回答对这个考题,就能够由弱变强,获得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所谓的逆天改命。前一道题商鞅答对了,所以秦国由濒临亡国转变为统一天下。

高欢

佛心鬼手,巧夺天工

经历过邙山之战的宇文泰已经输的底裤都没有了,这时候他的手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机动兵力,如果高欢再次进攻他只能乖乖等死。正所谓穷则思变,可问题是怎么变?前面所有的道路都已经走过了,都是死路一条。可宇文厉害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把一桌大白菜做出佛跳墙的味道,他接下来的动作,大家要睁大眼睛看好了。

他的第一刀就是八柱国制度,在北魏刚刚建国的时候曾经创造了一个八部落制度影响深远,当时的鲜卑人对这个都有很深的历史印记,那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啊!宇文泰是那个政权就是一个加盟连锁店,宇文泰只不过是因为能力出众所以才被大家推选出来,他并没有绝对控制权,这本来是个缺点,可以他就偏偏把这个缺点变成了优点,反正都不是绝对控制的,那么我就直接把你们变成八柱国。

每一个柱国统领一部分兵力。胡人很高兴,这是恢复祖制啊!可当时的汉人也很高兴,因为这八柱国,宇文泰地位特殊他不能算,还有一个姓元的王族,那是个空壳子也不能算。这不只有六根柱子了吗?天子掌六军,这是我们汉人老祖宗传下来的。

孔子

宇文泰的第二刀是恢复周礼,周礼这东西啊它是周朝的典章制度,孔老夫子一辈子孜孜以求,就是想恢复它,这汉朝的时候王莽也曾经试图恢复周礼,明朝朱允炆也尝试过,可是死的好难看啊。因为这个周礼他是西周贵族社会的行为规范,汉朝是一个平民社会,自然水土不服了。

可是宇文泰这一帮人就是来自草原的啊,草原天然就是贵族制度,所以周礼这一套非常管用。在鲜卑人看来,周礼跟我们的社会结构非常吻合,很好。在汉人看来那就更不得了了,那是圣人毕生追求的东西啊,宇文泰竟然把它给恢复了,还成功了。

这样一来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宇文泰的政权从此占据了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制高点,还有什么比周礼更正宗的?宇文泰把它给恢复了还有谁能比他更加正统呢?以前这个正统的名分掌握在南方的手里,他们是西晋南渡的建立的政权,所以一直以中原正统自居,现在宇文泰恢复周礼,在北方人看来南方人反成了岛夷。

宇文泰第三刀,改姓。所有的汉人都要改成胡人的姓氏,你这不是增加民族矛盾吗?还真不是。你看这样一来,鲜卑人的民族自豪感那不就有了嘛。宇文泰还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姓氏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改的呀!汉人能接受吗?还真能。

李世民

你想,改姓对汉人其实也有莫大的好处啊,以前你说我是汉人,老欺负我,现在我成了胡人,那你就不能再欺负我了吧!看看,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招,胡汉矛盾就弥合了一大半。比如当时隋文帝他们家就改成了普六茹,所以杨坚也可以叫做普六茹坚。唐太宗李世民他们家改成了大野,所以你也可以叫他大野世民。

接下来是宇文泰第四刀,关陇军事贵族集团。说起这个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稍微熟读隋唐历史的朋友们几乎都是如雷贯耳的吧。这个小集团里可是人才辈出啊!什么杨坚、李世民、李渊、李密、李靖、长孙无忌、褚遂良、宇文泰、苏威、苏绰、韦孝宽等等。

我们前面说过,宇文泰设立八柱国制度,下面还有24开府大将军。这些人全部都由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担任,宇文泰开创这个集团的办法也很简单,结婚。前面不是改了姓吗?现在大家都是一家人了,汉化的鲜卑人也好鲜卑化的汉人也好,你们结婚吧,结婚之后大家都是亲家了,同朝为官,患难与共,在权力面前,那点民族矛盾算的了什么呢?

关陇集团

这招有多管用呢?我们举个例子你就知道它有多厉害了,宇文泰是北周太祖,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李渊是唐朝开国皇帝,对吧?当时八柱国里头有一个叫独孤信的人,这是一个鲜卑人,他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北周王朝,做了北周的皇后,七女儿嫁给当时鲜卑化的汉人普六茹坚,成了后来的独孤皇后。五女儿嫁给当时鲜卑化的汉人大野虎,生下了唐高祖大野渊。汉人跟鲜卑人联姻了,上层的贵族彼此血管里都留着对方的血脉,自然也就没有民族矛盾。

上层解决了,下层呢?这就要看宇文泰的第五刀,府兵制。北魏时实行军户制度,军户不用承担税赋劳役,只管负责打仗,完全由鲜卑人承包。至于汉人,这么荣耀的事不是战败民族可以做的,种田缴税就行。

比如花木兰她们家就是军户。这明显带有民族歧视。现在不同了,大家都是胡人。府兵制的主要内容就是国家分给你土地让你耕种,不用承担税赋劳役,有需要的时候你就自带装备粮草,上阵打仗,平时听候地方长官的命令,按时组织军事训练,这就说能做府兵的人不能是什么贫下中农,一定是中产阶级才有可能自带装备上战场打仗。作为现代人的我们都知道,中产阶级是一个国家的脊梁啊,搞定他们就出不了大乱子。

府兵制

而军队这种东西最讲究的就是团结互助,这样一来在日常训练中,他们之间的那些民族隔阂也就慢慢消失了,更何况在战场之上还有守望相助,救命之恩,浴血奋战的同袍之情,哪里是民族矛盾可以比的,府兵制的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前面我们不是说过吗?两魏五战。在第四场战争的时候,宇文泰已经把所有的筹码都输光了。在第五场战争玉壁之战的时候,高欢率领全国精锐20万,围住战略要地玉璧城,当时镇守玉壁的是一代军神韦孝宽,以及几千府兵。宇文泰也是成活马医了,让刚刚练成的府兵上战场,去跟高欢的虎狼之师较量。

高欢把金木水火土各种攻城的手段都用上了,韦孝宽把它给一一破解掉。久攻不下后,许诺韦孝宽高官厚禄,韦孝宽果断拒绝。高欢又在城墙下出大价钱买韦孝宽的人头,韦孝宽也出大价钱买高欢的人头。最后围攻数十天,留下了七万尸体,玉壁还是岿然不动。高欢只好下令撤兵,很快就含恨而终。

之后的历史我们都很清楚了,北周后来灭亡北齐一统北方江山,继承北周的隋朝灭掉南陈,统一中国。同样出身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梦幻盛唐,更是将中华民族的荣耀推向顶峰。而这一切的根本,都在宇文泰这一次不起眼的改革。

在笔者看来这个宇文泰甚至比商鞅还要高明得多,他那些改革措施看起来相当的不入流,一点都不高大上,可正是这些看不起眼的措施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走向。套用伟人的一句话,如果没有宇文泰,中华民族还不知道要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年呢!

现在很多学者都持有历史必然观,认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作为英雄人物只能顺应历史潮流。其实不是这样的。历史的必然性确实存在,但它没有很多学者所说的那么大。打个比方吧,在草原哪个地方它的降水量不足毫米,它必然不能农耕,那就必然不可以进化成农业文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只有靠游牧抢劫这一条路可以走,比如历史上的回鹘汗国吧,那就是一个游牧商业民族,它开通了游牧民族的另一种模式,所以它的侵略性跟匈奴和突厥大不相同。

如果把历史空间比作一个厨房而英雄人物就是厨师,那些客观存在的天时地利,就是历史给定的食材,同样是一把大米,你可以选择把它做成粥,或者把它做成饭,那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所以,商鞅变法,并不是什么历史必然,如果没有商鞅换成另外一个人去秦国变法,很有可能走的是另外一种模式,后面几千年的历史就会被改变。同样的,如果没有宇文泰,说不定北方江山会迎来第四次大洗牌,一直洗到有正确结果为止。像欧洲人那样,洗到今天都还没洗出个正确答案来。

历史划定边界,待英雄自由发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9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