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深化,市场也在历史的进程中出现,《周礼》记载西周已经有专门完备的市场管理机构,由此推断在商朝应该已经有市场的雏形。各诸侯国的都城都设有“市”,《左传》载晋国“绛市”、郑国“逵市”、周“王城之市”、楚国“蒲胥之市”等。《管子》在谈到市场作用时,谈到“市者可以知治乱,可以知多寡,而不能为多寡”,意思通过市场不仅可以了解国家物资的多少,还能掌握国家的运行情况。商业与市场的诞生丰富了国家经济,也促进了社会发展。
一、春秋时期市场
(一)市场布局
《考工记》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一夫是计量单位,大约“百步”,大部分的市场都设在宫殿北部。《左传》记载郑国的市场还可以列军阵,反映当时市场之大。在春秋秦国都城雍城遗址发现了市场遗址,市场呈长方形,东西长米,南北米,面积近3万平方米,市场周围是厚度1.5—2米的夯土围墙,四面都有门,是一个封闭的露天市场。已经发掘的西门南北长21米,东西宽14米,建筑呈凹字形,从四周的柱洞及瓦片堆积状态判断,门上有斜坡式大屋顶。还在该市场内发现了秦国钱币和陶器碎片等,这当是市场交易的证据。《史记》也记载秦国都雍城期间,“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由此可知春秋时期的雍城已经成为四方货物交易之地。有的市场在城内,有的市场在城外,《左传》记载楚国伐郑国,“众车入自纯门,及逵市”,“纯门”是郑国外城的门,“逵市”就是城外大路上的市场。
春秋时期货币都城以外的其他城邑也设有市场,《左传》记载,鲁国的郈邑不仅有市场,还有专门管理市场的“贾正”。《管子》认为国家应当在每30里的地方设立市场,没有市场人们就缺乏日常生活用品。《孟子》记载“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网而市利”,“贱丈夫”,就是指贪婪的商人,说商人垄断市场,哪里有利润就往那里跑。
(二)市场管理
各诸侯国管理市场都有专职人员,鲁国叫“贾正”,郑、宋、卫叫“褚师”,齐国叫“市椽”,楚国叫“市令”,周称“司市”等。
市场上交易的商品,有粮食谷物、牛羊牲畜、珍珠宝玉、衣服鞋帽、酒肉等,甚至有奴隶的买卖。《周礼》记载“凡治市之货贿,六畜珍异,亡者使有,礼者使无,害者使亡,糜者使微”,通过市场调剂商品有无,把市场内同类商品都是集中在一处,有助于统一管理和价格监督。《礼记》载市场上的店铺也分私家与公家的,私家店铺需要缴纳市场税,公家的店铺不用缴纳市场税。
古代市场市场的交易也存在一定的限制,《礼记》记载,综合下来有七类物品不能在市场上随意售卖:一是圭、璧、琼、璋等珍贵玉器;二是表明身份的舆车;三是宗庙内的祭祀器具、祭祀的牲畜;四是兵器;五是劣质的物品,例如不合格的车、染色失败的布料等;六是高档的衣服和美食;七是没有成熟的瓜果、未成材的树木、未长大的鱼类等。从中可以反映,官府对市场的管理体现于等级制度森严、对礼仪制度的重视、对劣质商品的打击、对环境的保护等,都是维护市场秩序,维护交易公平的一些措施。
二、自由商人的出现
起初商人的出现,主要是为王室诸侯采购物品,有“官商”的意味,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不为官府购物,为百姓调剂商品的自由商人。
西周末年,贵族也加入了经商的行列,贵族商人的出现,导致了社会的剧变。统治者为了政治和经济上得到商人的支持,给予了商人一些优待条件。《左传》记载,郑桓公与族人、商人一起在虢、郐(河南密县)创建了新家园,于是郑桓公与商人签订了盟约,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强卖强买,不干涉商人经商,商人有贵重物品,国家也不会过问。反映在郑国,商人已经有了一定自由经营权,不在完全依靠王室诸侯。晋文公即位就采取了“轻关易道,通商宽农”措施;卫文公复国,也采取“训农、通商、惠工”的措施,可见晋、卫两国都把商业与农业共同发展,体现出对商业的重视。
百工的暴动、叛逃和消极怠工,促使统治者改变了对工商奴隶的剥削方式,从以往对人的控制,转而对商人、工人劳动成果征收赋税。也有部分奴隶通过军功,而获得自由地位,有些人也变成了工人和商人。
齐国临淄古城平面图三、春秋时期商业特点
春秋时期的商业,前期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集中于大城市;后期扩展到长江流域和小城邑,并由长江中游向长江下游发展。当时各国战争频繁,除了有人口土地的争夺外,还有商人的互通与物资的交换。
由于商业的发展的得到统治者的重视,把商业与农业共同发展,所以当时就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来作为衡量国家强大与否的标准。宣公十二年,晋国军队准备攻击楚国,随武子就劝谏晋景公说楚国“商农工贾不败其业”,认为当时各行业的人都在守土尽业,所以不能攻打楚国。襄公九年,秦国子囊劝谏秦景公不要联楚伐晋,其理由就是晋国“其士竞于教,其庶人力于农穑,商工皂隶不知迁业”,经济社会稳定,国内政治清明。
春秋时期货币虽然春秋时期的商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一方面,统治者也在加大对商人的搜刮,不仅赋税沉重,而且巧取豪夺。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的商业发展仍然比较落后,小农经济依然占社会经济的重要地位,加之城市与农村之间、诸侯国之间的分隔,导致商品交易也只在内部进行,很少跨越隔阂,这也限制了商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