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是我们的祖先们根据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和教训而总结出来的,这些语句通俗易通,包罗万象,涵盖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长久以来,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有时候简单的一句话去蕴含着大道理,它不像文字那样晦涩难懂,交流起来非常方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古代时候,人们的生活条件比较差,娱乐活动更是寥寥无几,于是人们将一些风俗习惯渐渐地发展为一种娱乐方式。但是古人们在娱乐的时候也有诸多讲究,“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这句话不知你有没有听说过?不妨看看有无道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好男有毛不鞭春
“有毛”是指体毛旺盛,人们认为体毛旺盛的男子更有力气,身体素质好。在古代农耕社会来说,这样的男子是优质男。那什么叫“鞭春”呢?
“鞭春”指一种民间的农耕风俗,也叫作鞭牛,还叫鞭春牛。这种风俗习惯起源很早,在《周礼》中就已经有所记载。立春日或春节开年的时候,人们会鞭打造好的土牛,象征春耕的开始,以期有个好的兆头。或者制作一个纸牛,在它的肚子中放满粮食,然后用力鞭打,将粮食打出来,代表着将会丰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但是,人们认为优质的男子是不“鞭春”,因为他们的生活富足,不需要去和在贫困线上的人去争抢。所以好男不鞭春,是人们对其家境生活的一种判断标准。不是说去“鞭春”的男子不好,而是说条件好的男子不需要去“鞭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好女有膘不看灯
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就是,优质的女子拥有一个丰腴的身体,而且不需要看灯。
现代社会人们以瘦为美,反手摸肚脐和A4腰在一段时间内很是风行。不过在过去,尤其是农村,人们是不喜欢非常纤细的女子的。因为那时是农耕社会,女子不但要生儿育女,还有承担家务和体力劳动,太过瘦弱的女子力气小,能为家庭分担的会比较少。而且,因为当时医疗条件有限,瘦弱的女子在生子的时候也会困难一些。所以,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更喜欢身上有肉的女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而所谓的看灯,是指正月十五的时候看花灯。在古代,元宵节是一个大型的相亲活动。这天人们结伴而行,赏花灯或者猜灯谜,以期有个良好的归宿。
但是古人对女子的束缚很多,大户人家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元宵节的时候,大街上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作为大家闺秀和名门望族,去灯会的话,难免会与陌生人接触,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大户人家不需要在灯会上寻找良人,一般都是“一家有女百家求”。所以好女不看灯,也是一种身份上的体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这句话总的来看,是古人们对男子和女子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状况的一种概括,不过却已经与现代人的生活脱轨了。因为“鞭春”这种风俗已经在民国初年废弃。而对女子来说,早已挣脱了束缚,天南地北都可以闯,更何况是踏出家门。
随着人们思想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和生活状态都在不停的变换。虽然一些习俗早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尘埃,但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却从未停止。人们对“好男”和“好女”的要求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本文声明:文字均为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