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末年,商纣王各种作死,终于自掘坟墓。
公元前年左右,周武王和姜子牙拉拢许许多多部落,建立了广泛的民主统一战线。然后,大周军队渡过黄河,在孟津观兵,一共有八百诸侯前来归附。
仓猝之下,商纣王将上万奴隶组织起来,准备扑灭革命火焰。
奈何奴隶不给力,临阵倒戈……
毕竟,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牧野一战,周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了商纣王的军队。商纣王最终,在鹿台自焚而死。
革命成功了!
但是周武王、姜子牙君臣,特别是周公旦执政之后,并没有忘乎所以,沉浸在胜利喜悦之中。而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丝一毫不敢懈怠。
毕竟,堂堂大邦殷商,被我小方国取代。将来迟早有一天,别人也能取代我大周,革我儿孙的命。
这个,就是自我忧患意识。
不得不说,忧患意识,是以后农民革命军所不具备的。
为了让大周王朝万世一系,周公旦按照周易六十四卦理论,进行了一系列顶层制度设计。
周易六十四卦,有什么新鲜理论建设成果呢?其实,它看似复杂多变,但乾坤两卦是总纲。
纲举目张!
只要抓住乾坤两卦,便能提纲挈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文王推演八卦,强调乾阳刚健,要积极有所作为,也有所不为;坤阴要有一颗包容的心,要顺从乾阳。
如此一来,天地才能有秩序,社会才能和谐。
一、乾为天,指代周天子。
周天子,属于“天下共主”。他不但各项福利待遇最高,还是所有诸侯的精神领袖。而且,诸侯还要定期不定期地,去朝觐周天子,并献上自己当地土特产。
二、坤为地,除了周天子之外,其他都是坤阴。当然,主要指周天子分封的各级诸侯。当然,诸侯也不是无缘无故服从。
为了让诸侯诚服,周天子采用了萝卜+大棒政策。
所谓萝卜,当然就是土地所有权啦。
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周天子用土地所有权(终身的,不止如今七十年产权),换取诸侯军事和政治上的忠诚。
提着脑袋干革命,就是要分配战争果实,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毕竟,革命人人有份,谁也不能搞专制独裁。
按照对革命贡献大小,还有血缘亲疏远近,分封的爵位分成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这些个,都是统治阶级。
第一个分封的,就是先代贵族,或者名人后裔。
比如神农氏后人封在焦,轩辕黄帝后人封在祝,帝尧后人封在蓟,帝舜后人封在陈……商纣王儿子武庚,也没有落下,他被封在河南安阳殷墟。
商人后裔,就是宋国的祖先。
其次,分封同姓贵族,也就是分封周武王叔叔儿子侄儿等等。结果,叔叔鲜封在管(河南郑州),叔度封在蔡(河南上蔡),霍叔封在霍(山西霍州)。这三个王室封地,将商王盘庚封地包围,其目的就是监督武庚,防止其死灰复燃搞叛乱。
第三个分封的,是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姜子牙被封在齐国(山东营丘),周公旦封在鲁国(山东曲阜)。周公旦既是开国功臣,也是王族。之所以把姜子牙和周公旦封在东方,是因为他俩革命斗争经验丰富,能够镇得住东夷部落。
最后分封的,就是一起跟周武王干革命的部落首领了。
总而言之,周初一共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
各位诸侯在封国之内,可以拥有军队,但必须随时随地接受周王调遣。爵位可以世袭,在封地之内,也可以再次分封卿大夫和士大夫……
而且,诸侯必须定时对周天子纳贡朝贺。
为了强化这样一种等级秩序,周公旦制作礼乐,颁布了《周礼》。
《周礼》严格规定了各个等级,所应该享受的权力和义务。对于诸侯军队数量限制,诸侯派出军队帮助周王作战规矩;各个等级之间交往礼仪,婚丧嫁娶礼仪,都做了详细规定。
为此,周公制定了礼乐等级制度。只要按照礼乐制度做事,都算积德。否则的话,就算缺德。
礼乐等级制度,说到底就是一个等级,有一个等级的待遇。等级越高,待遇越高。
反之,亦然。
还有周天子举办一场文艺晚会,能够动用64人的文工团,诸侯用48人,大夫用32人。至于士大夫,一个人都不能用。
想当年,鲁国大夫季氏举办家宴,动用了64人团队,把孔老夫子气坏了。
同时,每一个等级的爵位(公、侯、伯、子、男),对应不同的待遇。诸如可以包多少二奶,用什么东西吃饭,聚餐时候坐在什么位置,以及穿什么样的服装……
这一切,都有一定的限制。
一旦僭越了这个限制等级,就是犯上作乱,就是图谋不轨,一定要家法、国法侍候。
比如,周天子后宫就有明确的编制。即后宫归王后领导,王后以下有三个夫人、九个嫔妃、二十七个世妇、九九八十一个御妻,恰好一个加强连的编制。算起来,一共有一百二十一个美女供周天子消遣。
这一百二十一个美女之中,王后和三个夫人必须是诸侯,或者公卿的女儿。
当然,周天子也要按照礼法行事。只有自己遵守礼法,才能服众。有一句话,叫做帝王金口玉言,不可戏言。
至于大棒,当然就是军队啦。
比如说,周天子的军队有14个师,宗周8个师,成周6个师。以确保对诸侯具有压倒性军事优势。
有了军队,才能保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一旦有诸侯不听话,或者僭越了礼制。周天子便号召其他诸侯,组织多国部队去围剿。那时的周天子,就犹如现在的美帝国主义一样。
商周革命,封建等级秩序的确立,乃是中国社会一次大变革。它标志着中国,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等级社会。
三千年前生产力之下,分封制或许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