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5:西周服饰等级规制
教学目的:
以《周礼》、《仪礼》、《礼记》为依据,讲述西周礼乐制度中贵族服饰的规定,呈现出的天、地、人之间的关系;
內容纲目:
(一)周代贵族命数
(二)吉服的等级规制
(一)周代贵族命数
《周礼·春官·典命》
掌诸侯之五仪、诸臣之五等之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五为节。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及其出封,皆加一等,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亦如之。凡诸侯之适子誓于天子,摄其君,则下其君之礼一等;未誓,则以皮帛继子男。公之孤四命,以皮帛,眡小国之君,其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其士ー命,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各瞅其命之数;侯伯之卿大夫士,亦如之。子男之卿再命,其大夫命,其士不命,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各其命之数。
贵族对应的命数
王
——诸臣——三公8命——卿6命——大夫4命
——诸侯——大公9命(孤4命、卿3命、大夫2命、士1命)——侯伯7命(卿3命、大夫2命、士1命)——子男5命(卿2命、大夫1命、士无命)
注:贵族身份等级的量化,是服饰符号设计的依据。
(二)吉服的等级规制
《春官·司服》:
“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驚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群小祀,则玄冕。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候伯之服,自驚冕而下,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候伯之服。孤之服,自希冕而下,如子男之服。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如孤之服。“
可见,王的吉服为冕服,共6套,分別为大裘冕、衮冕、驚冕、毳冕、絺冕、玄冕。公、候伯、子男、孤、卿大夫亦有冕服,但公有衮冕以下5套,侯伯有驚冕以下4套,子男有毳冕以下3套,孤有絺冕以下2套,卿大夫只有玄冕1套。这些都是公至卿大夫朝觐天子以及助祭的时候穿着,除了ニ王之后(夏、商之后)的诸侯,自己祭祀的时候都穿着玄冕。自己家庙的时候除了孤穿着爵弁服外,其余卿大夫都戴玄冠(委貌冠),穿朝服玄端。
一套完整的冕服包括冕冠、上衣、下裳、黻、带、佩、笏、屦,而身份及场合的差异就位靠在这些服饰构件上的视觉符号加以标识和区分,实际上服饰之所以最终能够形成国家政治制度,正是因此服饰作为一种与人相随的物质形态是可以加以设计和建构的,形成人的身份符号。
(1)章旒的等级体现
表1六冕服的章旒安排
注:课堂内容来源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谢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