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往事孔子如何看礼制与德行

头部白癜风怎样治疗 https://m.39.net/pf/a_4784140.html

溯源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孔子是毫无疑问的集大成的思想源头之一。但是孔子并不是平白无故的生长出来的,他也会有自己的师承来历和学问来处。对今天的我们而言,周朝以前的历史不太能考据了(据传,儒家思想萌芽发端于舜帝与皋陶,而夏商两朝也有其构建),而周朝历史,还能被公认是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文王、武王、周公治理天下之法,经周朝几百年的建设而汇集成“周礼”)。

“周礼”代表了什么?为什么孔子那么想要去恢复?“周礼”的重要性在哪里?这些其实都是我们深入理解儒家文化需要涉入的话题。简单来说,“礼”是一个政体和社会的基础构建(就好似我们在企业里经常谈及的顶层设计),涵盖:“政治哲学”、“社会伦理”、“法律制度”、“管理架构”、“阶级构成”、“军事建设、防内乱与外族入侵”、“各层阶级利益分配原则”……这就是古人“治国之道”四字背后的实质……从某个角度而言,周朝的制度设计,在当时那个年代的生产力的情况下,是非常完善的。但是当社会生产力提高过后,有了“剩余财产”过后,这多出来的“利益”,直接击溃了这个完美的社会统治秩序,造成了春秋时期的乱相(前面的文章里,我们介绍过一些),这就是孔子眼中的“礼崩乐坏”,所以他才汲汲以求恢复“周礼”,这里面是一个圣者的“补天情怀”,虽然是逆了春秋时代的大流。

然后我们换个角度说说,“周礼”这样一个庞大的社会秩序,里面涉及的思想、主张、学问、制度、规则……实在是非常繁复的,只能通过“国家图书馆”去收藏(“老子”曾经就是这些资料的“守藏吏”)。想要掌握这些庞大的信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又能掌握多少呢。所以,在周朝,是分部门在培养管理人才。后来的“诸子百家”,很多都是起源于这里,无论是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的学问来处……其实最早的时候都是官方某个部门内的“岗位文化与职责培训”。后来为什么这些官方文化流落入民间,是因为:随着周朝封建王朝的扩张和诸侯主之间的内部互殴兼并,一些贵族家族没落下沉(因为失去了土地和权力,只剩下一个“名分”,孔子和颜回的家族都是这样),而后这些学问,就与民间“庶民阶层”接轨了。

孔子在哪个年代的文化位置,代表的是承前启后(一方面,他的学问是从正统的传承里出来的,另外一方面,他恰逢了贵族学问平民化的过程)。孔子开办私学,是时代的大潮流,也是一次“先导行为”,因为,在他之前,虽然贵族学问有下沉至平民(小规模师徒制),但终究没有进行集中化的教育培训。兴办私学,孔子是当时民间新教育系统构建的代表人物。他的教学实践,真正打破了“知识垄断”。自孔子之后:文化不再是贵族的专利,所有民众皆可学习。

我们了解了春秋时期的“文化背景”,就能理解孔子为什么那样推崇舜帝、文王、武王、周公了。孔子试图“复周礼”,本质上是想推动“社会体制的修复与建设”,为春秋已经失控的社会秩序,重新修建一个“文化交通网络(为政之道、伦理之教)”。知道孔子和儒家的文化目标。我们再去看《中庸》这本经文的教导,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子思子在介绍自己的“政治思想”前,要花这么多篇幅去介绍“舜帝、周朝”的往事,接下来我们要讲解的第十八、第十九章,就是关乎这部分内容。

我们照例,先去梳理下叙述的结构逻辑,分下节奏。

《中庸》第十八章

子曰:无忧者其唯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武王缵(zuǎn)太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太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

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

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

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

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中庸》第十九章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

祖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

序爵,所以辨贵贱也;

序事,所以辨贤也;

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

燕毛,所以序齿也。

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

祖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

明乎郊社之礼,谛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在这两章里,既涉入了周朝的历史,也重提了一些“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大德必受命”的儒家价值观,还涉及了古代的“祭祀制度”(周朝的一些祭祀礼制、丧葬文化)。我们在接下来对这些作下阐述。这两章道理不难懂,但文字比其他章节晦涩,需解决的是“作为现代人,我们对古文亲近感较差”,我们来解析下。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47%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