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解论语19礼之乱象,臣子僭越天子

北京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
述(最多

八佾篇之一

孔子谓季氏①,“八佾②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①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②八佾:“八佾”之舞。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孔子谈到鲁国正卿季平子:“他在自家庭院使用天子专属的“八佾”之舞,如果这个都可以忍耐,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呢?”

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孔子“是可忍孰不可忍”,反映了他最反对臣子的僭越行为。孔子离开鲁国,也是因为不堪忍受无法将推行礼治推行下去。(参见本号《君学演义》之“孔子为何辞官不干了?”)

八佾篇之二

三家①者以《雍》②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③,奚取于三家之堂?”

①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②《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③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这篇诗。孔子说:“(《雍》诗上这两句)‘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样的诗,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

《论语》八佾篇,篇头用两章谈违“礼”的事件,以引出本篇的主题为“礼”。

孔子所在的时代已是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八佾篇开头选用了两个鲁国的案例。其他国家比这严重的多的是,鲁国的邻国齐国就发生了大夫田常弑君之大逆事件,各国诸侯对此都不作声,天子也无能为力。

事实上,臣子僭越是一方面,对周礼破坏最严重的是在天子朝堂,在更早的时候,周天子控制力就开始衰弱,天子不作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全靠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维持大局。周定王时,楚王阅兵于周疆,问鼎轻重,挑战天子权威;周景王时,财政困难,连器皿都要向各国乞讨;周景王死后,两位王子争位,二王并立,持续十几年,最后王子朝逃命奔楚,带走王室大部分重要典籍,在路上被截杀,这些籍不见踪影弄,周室守藏史老子也因此丢官,造成中国文化的一次断崖。(君学者小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3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