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乐韶风八音能谐,神人以和八音鼓舞

中国古人信奉“治民莫善于礼,移风莫善于乐”,他们将雅乐作为“华夏正声”。从商周至宋元,由明清至千禧,中和韶乐的钟声磐韵并未被历史的车轴声掩盖,沉寂百年后,终于又一次在这个时代熠熠生辉。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神人以和。

我们接下来将继续介绍韶乐演奏中的必备乐器和基本乐理知识,感谢阅读!

革类

革类:土豉、足鼓、楹鼓(建鼓)、县鼓、鼛gāo鼓、贲鼓、雷鼓、灵鼓、路鼓、晋鼓、鼍tuó鼓、鼙、应鼓、朔鼓(田)、提、鞉táo、麻、料、雷鼓、灵鼗táo、路鼗táo、搏拊。丝类:琴、颂琴、瑟、筝、筑。

1

革属:建鼓

建鼓:建鼓,古称足鼓、晋鼓、楹鼓、植鼓、悬鼓。蒙古、满、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曾为历代宫廷所用。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青海等省区的喇嘛寺院及汉族广大地区。历史悠久,三千年前的商代至西周之际已有此鼓,是我国出现最早的鼓种之一,战国时代已广泛应用。

建鼓的鼓身长而圆,鼓体较大,中间稍粗,两端略细,两面蒙皮,用两棰击鼓一面,音量洪大,传播甚远。我国今日流传的许多大鼓,都起源于建鼓。到了清代,宫廷中使用的建鼓,工艺精致,鼓面直径73.7厘米,通体饰以金漆,鼓面绘以彩色双龙和彩色云纹图案,鼓座已衍变为十字形木制脚架,四脚之上均雕有兽饰,木柱的上端,盖以皇冠木架,架的四角垂以长长丝穗,木柱顶端立有一支金色飞禽为饰。

室内演奏时,将直贯鼓身的木柱插入木座,双手执棰击奏;室外演奏时,左手持握木柱,右手执单棰击奏,发音清脆明亮,用于寺院法事场合

八音的提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礼》中,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它们的本意是指制作乐器的八种材料,千百年来被文人墨客在作品中广泛引用,便成为了雅乐演奏中各类乐器的总称。

当庄严肃穆的中和韶乐再次响起,回荡的编钟仿佛将人们又一次拉回那个古老的时代,八音合奏东南少,一道相传今古同,穿越历史云烟,中和韶乐仍会响彻在每一位听众的心中。

文案丨张怡婧罗依婷

排版丨王思迪白皓文

审核丨张佳鑫白皓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