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界韩国传统家庭祭礼漫谈

北京的白癜风哪个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祭礼,祭祀仪礼,是对逝去者表达追思和纪念的仪式,一般认为它源于灵魂不灭的原始认知和祖先崇拜的思想。对祭礼做一个简单的划分,可分为公共祭礼和家庭祭礼,我国的黄帝公祭、祭孔大典,可以归为公共祭礼,韩国也有一些类似的公共祭礼,比如开天节檀君祭典、成均馆孔庙释奠礼等。由于中韩两国历史上存在着密切、深入的文化交流,特别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共同影响,二者在祭礼表现上的相似性十分显著,公共祭礼如此,家庭祭礼亦是如此。家庭祭礼,主要是指以家庭为中心举行的祖先崇拜仪式,它是对家庭内直系先祖的祭祀活动,其参与人员、祭祀对象和举行空间均相对有限。中国传统的儒家礼仪制度是一套异常复杂的规范体系,光是搞清楚“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五礼(吉、凶、军、宾、嘉礼)”“四礼(冠、婚、丧、祭礼)”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就已非易事。家庭祭礼在这个庞大体系中的定位,是属于“五礼”中“吉礼”的一部分,以及“四礼”之一的“祭礼”的范畴。在传统礼书记载中,即使是对于属于礼制分支之一的家庭祭礼,也有着极为繁复的内容安排,朱熹所作的《文公家礼》,是公认影响最广的礼书之一,其中列出的家祭种类就有“四时祭”“初祖祭”“先祖祭”“祢祭”“忌日祭”和“墓祭”六种,而这每一种祭礼,又各有其特定的主祭者、祭祀对象、时间、空间和祭祀仪节的规定。这些繁复的家庭祭礼,多数已经不见于日常的家庭实践,其中“墓祭”和“忌日祭”大体能算是延续至今并在一定程度上仍被执行着的两种家庭祭礼。“墓祭”得益于清明祭扫习俗的加持而得到延续,但其具体仪节性内容正在不断流失。“忌日祭”作为在父母去世日期举行的祭祀仪式,还在一部分家庭中被实践,但其生命力在代际传递中的锐减,几乎已成定局。此外,“四时祭”为每年四个农历仲月(二、五、八、十一月)举行的由全体家庭成员参与的祭祀祖先的仪式,“初祖祭”为冬至举行的祭祀家族始祖的仪式、“先祖祭”为立春举行的祭祀家中高祖以下祖先的仪式、“祢祭”为农历九月举行的祭祀父母双亲的仪式,这些祭礼几乎都不再被严格执行,而是笼统地转化为在特定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在家中举行祖先祭祀的形式,存在于部分中国家庭中。韩国家庭祭礼基本面的情况大体与中国类似。首先,“墓祭”和“忌日祭”也仍在不少家庭中被延续和实践。其次,“四时祭”等繁复祭礼也转化为另一种较为简易化的祭礼新形式,韩国人称之为“茶礼”。“茶礼”一词并不见于传统礼书,其举行过程与“茶”这一物品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它是一种祖先祭祀的仪式,在春节、正月十五、寒食、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传统节日都会被举行,或许正是因为举行的频繁,具有了日常性的意味,好比平日饮茶,才令其得名。而如今,韩国家庭的“茶礼”,一般也只在春节和中秋节举行。由此看来,传统祭礼在代际传递中的生命力流失,在韩国同样不可避免。了解韩国的家庭祭礼,仅停留在以上基本面的情况,显然是不够的,其祭礼仪式的具体流程和操作细节,是更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