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范志红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收录于话题#猪肉1#脂肪酸1#omega-31
若说什么事情在中国最重要,那肯定是餐桌的事。粮食要保证供应,肉类也不能短缺。
要问国人到底多爱吃猪肉,从一组数据就能看出来[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猪肉需求占全球一半,年需求量达万-万吨。
另一方面,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虽然很多人听说我国从美国进口猪肉,实际上年1-10月之间猪肉进口量仅万吨,还不到消费量的1/10[1]。
不过,仅仅有的吃还不够。在消费升级的新时代,还要针对消费者的更高层次需求,开发品质更高、健康特性更好的食材。粮食如此,肉类也如此。
在我国某岛正在为「吃不吃含瘦肉精的猪肉」而烦恼的时候,中国消费者开始讨论另一个话题:要不要吃「亚麻籽猪肉」。
可能有些消费者已经听说了,最近中国肉类协会发布了《富α-亚麻酸猪产品亚麻籽猪产品》这个团体标准。换句话说,「亚麻籽猪肉」这个新品类开始拥有更加规范的行业标准。
听起来很有技术含量的样子。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猪肉?和普通猪肉有什么区别?它真的值得吃么?
这还得一层一层地仔细说......
第一个问题:
你吃猪肉的动力是什么?
可能很多人听了会发呆。从小就吃嘛......好吃就吃嘛......吃个肉还有为什么?
答案1:
从小吃,说明吃肉的动力之一是:饮食习惯。
中国人食用猪肉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猪便与马、牛、羊、犬、鸡同称「六牲」或「六畜」),作为美食食材和祭祀用品[2]。到南北朝乃至宋元时期,随着北方游牧部落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羊肉成为贵族饮食中的肉类主力,只有底层百姓才选择廉价猪肉。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宋神宗时期宫廷每年消耗猪肉只有斤,而羊肉则为43.4万斤。
所以,在《水浒传》里只有英雄们「上牛肉」「来几只鸡」的吆喝,而找不到吃猪肉的桥段。在「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状态下,苏东坡教老百姓用猪肉来煮「东坡肉」,使红烧肉成为了中餐的美食经典。
到了明朝,羊肉来源不足,权贵阶层也逐渐适应了以猪肉为主的肉食习惯,猪肉最终建立了餐桌肉类的霸主地位,并延续至今。
答案2:
吃肉是为了增加营养。
很多人会回答:不吃肉的时候人容易饿啊。瘦猪肉里不是有很多蛋白质吗?
是的。猪肉虽然没有什么「营养佳品」的名号,但实际上它对于国人的营养贡献还是不可忽视的,不能委屈了小猪。
猪肉中的瘦肉可以给人体提供优质的蛋白质。虽然牛肉和去皮鸡肉的蛋白质可以达到20%以上,瘦猪肉也可以达到14%以上,其中里脊肉的蛋白质甚至接近于20%。
之所以日常说猪肉蛋白质含量低,是因为人们太爱吃高脂肪的肉了,比如五花肉、梅肉、排骨肉之类。肉里的脂肪越多,蛋白质含量就越低。
猪肉中含有维生素B1和其他所有的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酸、叶酸、泛酸、生物素和维生素B12。
为什么特别把维生素B1提出来说呢?因为猪肉的维生素B1含量真心非常高,高于其他所有肉类。乃至于我在配营养食谱的时候,看到维生素B1供应不太够,就会把其他肉类替换成瘦猪肉。
在吃大米为主食的中国,配瘦猪肉是个合理搭配。因为精白大米的特点是维生素B1特别特别少,少到只吃精白大米有可能引起维生素B1缺乏症(多发性神经炎,俗称脚气病)的程度。
这种缺乏症的症状是:明明什么都没干,总觉得身体乏力,肌肉酸疼,腿脚感觉异常,有异物感、酸胀感甚至麻木感。
同时,还常有感觉迟钝、情绪沮丧、消化不良、容易水肿等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心脏扩大、心律异常。
对照检查一下,是不是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点维生素B1不足的风险?适当来点瘦猪肉还是有帮助的。
答案3:
吃肉是为了满足美食需求。
很多人爱吃猪肉是因为它可以做成太多美味菜肴。而猪肉的美味,又建立在脂肪含量高的基础上。要知道,肉类的香气,都藏在脂肪当中。
比如排骨肉的脂肪含量远高于里脊肉,所以爱吃排骨肉的人为数众多。猪颈肉、梅肉的脂肪含量都非常高,脂肪渗入到肌肉纤维的缝里,吃起来口感多汁,风味迷人。
相反,里脊肉高蛋白低脂肪,但它就没法炖着吃,更不能做成红烧肉。人们往往把它做成糖醋里脊,用外加的油脂来满足对香气的需求。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吃其他肉类就一定能低脂肪。「肥牛片」也好,「雪花牛肉」也好,「肥羊卷」也好,这些吃货们的心头爱,都是正宗的高脂肪肉类,比瘦猪肉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二个问题:
怎么解决「猪肉不太健康」这个心理压力?
很多人虽然爱吃猪肉,但总觉得内心愧疚——外面卖的各种减脂餐,几乎没有用猪肉食材做的。动物性食材不是鸡肉,就是牛肉,要么就是鱼类海鲜。吃猪肉好像就不太健康。
前面已经说了,其实猪肉的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方面并不算弱。
如果能让猪肉中的脂肪酸更加健康,猪肉就可以算作一种相对健康的动物性食品来源。
而这个要求,可以通过畜牧业的措施来解决。通过调整猪的饲料内容,就可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Youarewhatyoueat这句话,对猪、鸡、牛之类动物也是适用的......
「亚麻籽猪肉」这类技术产生的初衷,就是想让脂肪酸比例更加健康。当然,这个技术难度还是很大的,绝非简单喂点亚麻籽那么简单(此处忽略字)
顾名思义,「亚麻籽猪肉」就是在饲料中加入亚麻籽后所饲养出来的猪肉,它的最大特点就是α-亚麻酸的含量和比例均高于普通猪肉。
经检测数据比较发现,不同部位亚麻籽猪肉的α-亚麻酸含量,均是普通猪肉的6倍以上,而α-亚麻酸是很多中国人膳食中严重缺乏的营养素。
亚油酸和α-亚麻酸,分别属于omega-6和omega-3的必需脂肪酸,人体自己无法合成,必须从膳食中获得。
在健康饮食当中,omega-6和omega-3的适宜比例应当是4~6:1[3],然而在很多人的日常膳食中,亚油酸过高,而α-亚麻酸过低。我国多项膳食调查发现,这个比例常常是8~10:1[4],甚至高达23:1[5]。
在饲喂亚麻籽之后,猪肉各部位中的α-亚麻酸含量和普通猪肉相比上升了6倍以上,其中omega-6和omega-3的比例仅为2.4:1左右。
猪肉脂肪本来就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橄榄油含70%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猪油是50%左右),如果能再加上α-亚麻酸这个优点,脂肪酸就更加健康了。
所以,如果日常有吃猪肉的饮食习惯,那么用亚麻籽猪肉来替代普通猪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α-亚麻酸,帮助平衡膳食脂肪酸比例。
如果害怕脂肪高,那就直接选择脂肪含量低一些的部位,比如里脊肉、纯瘦肉,就可以了。比如说,亚麻籽猪肉中的里脊肉,脂肪含量仅有3.5%,比普通鸡肉还要低。
第三个问题:哪些人最适合吃这种亚麻籽猪肉?
Omega-3脂肪酸,包括α-亚麻酸、EPA和DHA,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维持视网膜功能、促进大脑发育,还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6]。
另一方面,如果omega-3和omega-6必需脂肪酸的比例失调,会造成身体炎症反应过高,不利于预防多种慢性疾病,也不利于预防痤疮(俗称痘痘)之类皮肤病。
孕妇和哺乳妈妈对DHA的需求较高。如果没有足够的鱼类,多吃点α-亚麻酸也可以在体内转化为EPA和DHA。
所以,亚麻籽猪肉这类产品,
比较适合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大,又爱吃肉类的中老年人;
也适合孕妇和哺乳妈妈;
还适合脸上长痘痘然而又想吃红肉的人;
当然,对儿童少年和其他成年人来说,也是有益无害的。
第四个问题是:亚麻籽猪肉的储藏和烹调要注意什么?
和普通猪肉相比,亚麻籽猪肉有一些特殊要求。
首先,是α-亚麻酸不耐高温,因此最好不要用煎炸,选择蒸、煮、炖等温度不过高的烹调方式最好,日常炒菜也是没问题的。
同时,炒菜时用油不要过量。如果加入过多烹调油,就会抹杀α-亚麻酸比例高这个优点,因为大部分烹调油都属于高omega-6(亚油酸)的类型。
清炖是一个特别适合的烹调方式。猪肉下锅前焯烫一下,时间要短,去掉血水即可。焯烫完后,直接把肉放入铁锅、砂锅中,加入适量冷水淹没过肉,加入调料,大火烧开,然后微火慢炖1个小时左右。或直接用电压力锅的「肉类」「炖肉」等模式。炖好后加入盐进行调味,就可以上桌了。
第三,亚麻籽猪肉中富含α-亚麻酸,在长时间的冷冻过程中容易氧化,所以建议现买现吃,不要在冰箱里长时间冷冻。如果需要第二天吃,可以把它放进冰箱的零度保鲜盒暂存。
第五个问题是:这种产品是否能替代吃鱼?
不能完全替代吃鱼。因为α-亚麻酸只有一小部分能转化成DHA。
因为猪肉属于红肉,平均每天摄入适量即可,我们并不鼓励为了多获取α-亚麻酸而过量吃肉。而每周吃2~3次鱼也是健康饮食的合理要求。
为了补充omega-3脂肪酸,你可以选择直接吃鱼,也可以选择亚麻籽及亚麻籽油、紫苏及紫苏油等富含α-亚麻酸的食物。
全社会都应当鼓励农产品和食品企业去开发一些健康特性更好的产品,所以我们不必抬杠说「你们这个产品的omega-3比鱼类更多吗?」
对于经常吃猪肉的人来说,亚麻籽猪肉只是提供了一个新的、营养更好的选择而已。
参考文献:
[1]聂凤英,梁丹辉.年中国猪肉市场回顾及未来走势[J].猪业科学,,No.(02):48-50.
[2]《周礼天官冢宰膳夫》郑注:六牲,马牛羊豕犬鸡也。
[3]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版)[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4]邓泽元,周潇奇,黄玉华,等.中国居民20年间食物脂肪酸摄入量调查分析[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7():7-19.
[5]高旖旎.青岛地区居民膳食脂肪摄入量及脂肪酸构成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
[6]SimopoulosAP.Theomega-6/omega-3fattyacidratio,geneticvariation,andcardiovasculardisease.[J].AsiaPacific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1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