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非遗之美中秋节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因时值旧历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它的活动是以月亮为中心进行的。拜月的习俗,在上古时代就有了。月亮是因反射了太阳的光芒而呈现出皎洁的月色。因此,自远古始人们不仅拜日,同时还拜月。这是一种对自然的信仰力量。据史料记载,早在夏、商、周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拜月习俗。

中秋节从何时而起呢?据考证,中秋节起源于唐朝的赏月习俗。唐朝,可以说是一个“爱好”月亮的朝代。每到农历的八月十五,人们都会聚在一起赏月赋诗作画。所以在当时关于月亮的诗歌特别多,关于月亮的画也特别多。唐朝初年,这一习俗还主要流行于上层贵族、文人墨客中,可到了唐朝中后期,这一习俗便走入寻常百姓之家。到了唐朝晚期,这一习俗开始成为一种全社会的民俗节日。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关于中秋节的文字记载,至少在汉语文献中我们尚未发现。然而,当时日本派往唐朝的遣唐使们,已经把这一习俗带到了东瀛日本。

到了宋朝,中秋节的习俗达到顶峰。如《梦粱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此夜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由此可见,宋朝时中秋之夜市井已经因中秋的到来而热闹非凡了。明清时期中秋习俗小有变化,其标志赏月已经不再是中秋节的第一活动,取而代之的是拜月习俗风行开来。赏月与拜月是有区别的。赏月,是一项抒发雅兴的活动,而拜月则是对月亮发自内心的虔诚。

说到拜月就离不开“月亮码儿”。“月亮码儿”就是祭拜月亮时用的月神的“神像”。为了表明圆圆的神像是月亮,人们会在“月亮码儿”上画上嫦娥和她的侍女,或是画上捣药的玉兔、桂树和月宫。据说历史上每到中秋,人们都会从市上请回“月亮码儿”,傍晚时摆在院中。“月亮码儿”的前面还要摆放供桌,上面摆上“五供”,再将代表吉祥如意的水果,如石榴、桃子等放置其上。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拜月的时候,男性是不能参加的,拜月通常由家中女性长辈主持,全家的女性及孩子双膝跪地拜祭月神,祈求一家平安。中秋节除了赏月、拜月外,还有一些其他习俗。

中秋节的饮食,以月饼为主。有史料记载,最早的月饼状如嚼月。相传,这种月饼起源于商周时期的“太师饼”。芝麻、胡桃进入中国后,这些香喷喷的果仁自然成为了制作月饼的辅料,所以,这时的月饼应该就是今天的“芝麻烧饼”或是古人说的“胡饼”。到了唐代,皇帝为犒赏大臣和将士,将胡饼作为犒赏的礼物送给臣将,当时的胡饼是用模子做出来的,上面会有花纹,随着时间的推移,胡饼中又添加了各种各样的辅料,并成为了今天的月饼。

还有一种说法,说月饼最初只是一种祭品,专门用来祭祀月神,因为它圆圆的形状更像月亮,月饼也因为形状而具有了团圆的含义。中秋节的另一习俗是一家人团聚一处分食月饼。中秋节的月饼讲究的是一家人同吃一块月饼,以此象征家族的团圆。早年间,家家户户的月饼都是自己动手做的,这个过程也包含有团圆的意思。月饼的商品化在明代就已出现,当时就有制作月饼的店铺专门贩卖月饼,大户人家的购买方式是准备好材料专门请师傅订做,普通人家的购买方式是直接到店铺选购。当然,月饼的品种也很多,北方、南方的月饼就有很大的不同。相比较而言,北方的月饼较硬,而南方的月饼则相对酥软。随着南北文化的交流,南北方月饼虽然渐渐趋同,但南北月饼的主要特色仍未有根本改变。

除丰富的节日饮食外,中秋节在传承中华民族浓重的家庭观念、家族观念,在促进家庭团结与家族和谐等方面,也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家族观念,也正是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得到不断强化。可以说,中秋佳节所赋予给我们的团圆意识,在增强中华民族家族认同,民族认同,进而增强整个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笔重要的文化资源。

人类对日月星辰的崇拜很早便产生了。据说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对日神朝迎夕送的仪式。至周,改为定期祭祀。即《周礼》所谓“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的固定祭。这种原始的祭日祭月习俗发展到汉代,便出现了二月二祭太阳、七月七日祭月亮的民俗活动,由祭祀演化为节日习俗的痕迹相当明显,反映了人类对日月星辰的崇拜之情。中秋节,是一种皇帝祭月、文人赏月、民众拜月的古老的民俗活动,发展至今,中秋节的习俗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一到中秋节,人们就会不禁想起“金秋桂子,十里河香”的诗句。农历八月十五桂花开,它不仅可以用来做佐料,让食物芳香四溢;还可以酿酒,让美酒十里飘香。桂树是月亮的象征物,在古人看来,我们看到的月亮之上的那一团黑影,便是桂树。其实,从科学的角度看,它不过就是月球表面地势低洼的地方。每到中秋赏月时,人们就会想到月亮上那棵桂树有桂花落下,香气远飘四方。

在古老的传说中,桂树下还住着嫦娥和她的玉兔。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亲切、善良的动物。兔子与月亮发生联系,最早出现在屈原作品中。如他的《天问》就有“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的追问。意思是说,顾、菟在月亮的怀里,对月亮有什么好处?这里所说的“顾”就是蟾蜍,“菟”就是白兔。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追问?因为月亮在月初时是月牙,到月中时变成圆形,月末又瘪了下去。这种现象既像女人怀孕,又像一个人出生到死亡的过程。它周而复始,不断轮回。因此,月亮成了生殖与长寿的象征。而青蛙,是一种肚子较大的时候像圆月、生殖能力强的动物,它在人们的心目中也是一种象征长寿的动物,于是,青蛙,就和月亮在某种意义上联系了起来,并把它说成是月亮的化身。嫦娥升到天上后,脱身一跃化为蟾蜍,人与动物互变是神话中常见的情节,所以,蟾蜍与嫦娥互为变身,存在于月亮上,后来才出现了玉兔。随着玉兔的出现,人们对青蛙的崇拜就比较淡化了,但又觉得蟾蜍相貌丑陋,于是玉兔就代替了它。因此,每到中秋,人们就把桂树、玉兔、蟾蜍当成是中秋节美好的象征。

月宫,是一个美好的地方,是一个富有诗意且令人向往的地方,里面有美貌非凡的嫦娥,有芳香四溢的丹桂,有活泼可爱的玉兔,总之,它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它又极其的冷清。在上古神话中,嫦娥因偷食后羿取自西王母处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宫之中。相传,嫦娥是因偷吃仙药被处罚至广寒宫的,因而寂寞、冷清是对她的惩罚。这和人间的团圆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到了唐代,传说吴刚的妻子与炎帝之孙伯陵私通,吴刚一怒之下杀了伯陵,这件事惹怒了炎帝,吴刚被发配到月亮上,负责砍伐不死之树。但月桂树随砍即合,吴刚每砍一斧,砍下的枝叶就会长回树上,受到的也是惩罚。“嫦娥奔月”与“吴刚伐桂”两则神话所体现的既是中国古人的伦理思想,也体现了古人的阴阳理论。

在中秋这样一个节日里,一提到月亮,总会伴随着很多美丽的传说。这些传说尽管都围绕着月亮,但主题并不完全相同。北京人过中秋讲究用“月亮码儿”,用“兔儿爷”。据老人回忆,每年八月初十后,老北京的街头便开始有人贩卖木版印刷的“月亮码儿”和“兔儿爷”。神码儿画的尽管都是月亮,图像却并不完全相同,但有一点似乎非常统一,无论是什么“月亮码儿”,都必带玉兔捣药的图形,很明显,这些图案与嫦娥奔月有关。最能点缀节日景象的是兔儿爷摊子。“兔儿爷”是老北京的称呼。兔儿爷人形兔脸,将军打扮。左手抱臼,右手拿杵,背插令旗,坐狮骑虎,好不威风。祭月的供品通常是月饼及各色水果,唯独不供梨。供品上面还要插上鸡冠花和带枝毛豆。鸡冠花象征月亮里的婆娑树,毛豆是玉兔的最爱。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兔子一生中最“威武”的一天。这一天它既可以骑在百兽之王黄老虎的身上,也可以骑在百兽之王黑老虎的身上,还可以骑在麒麟大象的身上,民间如此安排,意在表达万象更新、太平有象的吉祥含义。

而在南方,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人们要耍“香火龙”。湖南汝城的香火龙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用竹片做成的一个长二三十米甚至三四十米的竹龙,上面先绑稻草,然后在稻草上插香,据说一条竹龙需要插上万根香。夜幕降临后,首先由一名最尊贵的客人把龙头顶上的那炷香用火把点燃,之后人们一拥而上把所有的香点燃,然后举龙绕境游行。这个仪式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非常流行,也非常普遍。为什么南方地区会流行这一习俗呢?相传,在宋朝,南方连年征战,又逢水灾,民不聊生,乡民便会用扎草龙烧掉以求战乱水患。于是,便有了举“香火龙”绕境游行的习俗,并历经千年流传了下来。

中秋节的价值在哪里?它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历史上的传统节日往往都是集多种文化功能于一身的文化复合体,如历史上的春节既有驱邪功能、祭祖功能,也有联络亲朋情感、娱乐社会民生的功能,人们很难将这种具有多种功能的文化现象简单地纳入某一文化范畴。此外,节日还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即使是同一个节日,在不同历史时期,它的文化功能也会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而发生相应变化。随着时代的不同,传统节日的文化功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八月十五中秋节实际上也具有明显的多功能特征。

一年有天,我们在传承一个民族最优秀的文化遗产的过程当中,并不是每天都同等重要。一年当中总要有那么几天,在传承一个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而这几天就是“传统节日”。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传统节日是传承一个民族优秀饮食文化的重要平台。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从古老祭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节日食俗的内涵也都会因祭祀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正月十五、立春、端午、中秋、除夕等传统节日,为我们传承的元宵、春饼、粽子、月饼以及除夕大餐等节令食品,都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同。这些源于祭神、祭祖以及节日饮食的节日大餐,为后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传统节日也是传承一个民族优秀服饰文化的重要载体。服饰有盛装、便装之分。所谓盛装,是指在传统节日中穿戴的节日服装。从功能上看,与简洁、明快、利落、素朴的便装相比,雍容、华贵、繁复、讲究的节日盛装更注重文化内涵的表达与展示,它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文化信息、审美信息与科技信息,也就使其具有了更为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是我们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重要参照。如果没有了传统节日,节日盛装便会因为失去这个赖以产生的平台而彻底消亡。

其三,传统节日也是传承各种民间手工技艺的重要载体。为烘托气氛,每当节日到来之前,人们都会请来各业匠师,为自己营造出一个热烈喜庆的节日氛围。而这些节日装潢工作又为中国民间社会的彩扎业、搭棚业、油漆业、描金业、鞭炮业、香烛业、印染业以及剪纸彩画业等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提供一个非常广阔的施展空间。如果取消了传统节日,那些与传统节日息息相关的民间手工技艺就会因功能的丧失而失去其原有活力,传统手工技艺也会因传统节日的消失而彻底消亡。

其四,传统节日也是展示传统文学艺术的重要窗口。节日源于祭仪,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传统节庆活动,几乎都是在古老祭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今天在我们看来完全是出于娱人需要而出现的戏剧、歌舞,在古代几乎都是出于娱神的需要而产生的。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历史上绝大多数戏台都建在庙宇的对面。只是随着人们原始信仰的淡化,戏台才渐渐远离庙堂,步入闹市,并成为娱人场所。如果没有了传统节日,与之相关的传统表演艺术也会因演出载体的消失而彻底消亡。

其五,传统节日同时也是一个传承传统道德、传承传统伦理的重要场所。传统节日分为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节日(如祭祀山神、水神等自然神的传统节日)和以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节日(如祭祀祖先、图腾以及祖师神的传统节日)两大类。在重构人类自然伦理观及社会伦理观的过程中,这两类传统节日确实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统道德日益低迷的今天,通过弘扬传统节日来促进人与自然之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关系的和谐,应该是一种比较高效的和比较容易为民间社会所接受的传统教育方式。

最重要的是,在这些传统节日中,依附传统节日中的道德文化才能得到更好地传承,比如中秋节讲究家庭团圆,实际上强调的是家庭的和睦、和谐;如果没有这些传统道德,中国的文化就会发生断裂。如果我们都能保护好、传承好这些传统节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方能得到彰显,我们国家文化的软实力也会因为传统节日这一特殊载体而得到进一步的彰显。

作者/苑利: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民俗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分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会民族遗产专业委员会主任。

苑利

(责任编辑/姚泽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