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古人,为什么能极为精确地观测并记录

头上白癜风能治疗好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50516/4624589.html

本文系作者爱神把我封印在你心里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天文历法在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并发展。中国天文历法成就颇丰,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天文天象记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记载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彗星和新星的国家。我国古代随同文化的萌芽就极为精确地观测并记录天象,将看到的天文现象记录在生活中使用的器皿上,这是我国最原始的记录天象的方式。

天文历法

春秋以后,史书中开始记录日食。详细的日食记录从春秋到清乾隆年间总共有多次。月食的记录也极为丰富。《诗经·小雅》上记载了公元前年8月21日发生的一次月偏食,它比埃及最早的月食记录(公元前年2月19日)早了55年。中国古代将太阳表面的黑子称为日斑,《淮南子》记载“日中有马”,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到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

《汉书·五行志》关于公元前28年“和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如大钱,居日中”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关于黑子的记录。欧洲要到17世纪初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以后才得以观测到黑子。彗星,我国民间称为扫帚星,史书上则称彗星或孛星,亦有称扫星的。世界上最早对哈雷彗星的记录是《春秋》一书:“有星孛于北斗。”时为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年)秋七月。

天文望远镜

由此往后,自秦始皇七年(公元前年)到宣统二年(年),我国对哈雷彗星进行了连续性的记载,计有30次。中外天文学者总是根据中古代的完整记录来推算哈雷彗星的周期及其轨道的变化。流星,常在夜晚出现。陨石,就是流星落到地面的碎片。在空中成群结队地出现,宛如从一个辐射点飞射出来,这种现象为流星雨。据文献统计,流星雨共出现次左右。

流星雨

世界上最的天琴座流星雨记录亦在《春秋》一书中:“夜中星陨如雨。”天象仪器为精确地观测天象,我国古代创制了多种天象仪器,大致分为两类——表和浑仪。表是最早的天文仪器,依据太阳光照射一根直立的杆子的投影方向和长度的变化来观测天象。古人定方向、定节气和定时刻就是靠表来进行的。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匠人》有古人在建都城时立表定向的最早记录。

浑仪

根据表影子的长短及方向的变化,可以在推算太阳的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节气。殷商时期,我国就应用冬至正午日影最长夏至正午日影最短的原理确定冬至、夏至及计算一回归年的长度由于定节气要测量的是日影的长度,因此表的制作也需相应改进后来,出现了一种专门在平地上量度影长的工具—土圭。随着人们对圭表的不断改进,其精确度也不断提高。随着地球的自转,表影也随时刻变换着方向。人们根据这一原理用表来确定一天内的不同时刻。这种观测太阳投影以定时刻的仪器叫日晷。

日晷

浑仪,是我国古代用以观测天象的又一种仪器,浑仪来观测天体在天球面上的坐标,系根据我国古代浑天说(关于宇宙模式理论)建立。浑仪的形制模仿天球形状,制成多层同圆心的在天象观测中,浑仪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古人很早就运用仪环,整体似一个圆球。测出一些重要的恒星座,如二十八宿和日月运动的坐标,并且得到很精确的数值。除表和浑仪外,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观测天象的仪器还有北宋苏颂等人发明的水运仪象台和元代郭守敬等创制的简仪。

参考资料

·《汉书·五行志》

·《春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