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威烈王并非想封韩赵魏为诸侯,他有一般人

什么是贵族?

贵族就是一种阶层,它是经过历史的沉淀而遴选出来的上层阶级,一脉相承的称为老贵族,自己重新定义的称为新贵族。

贵族有贵族的文化,它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如果你是贵二代,你与生俱来就有贵族气息;如果你不是贵二代,而想跻身贵族,那么你将挖空心思去学习贵族文化,或许会备受冷眼、遭到嫌弃,最后勉强算半个贵族。

古代贵族

这就是贵族眼中的“门当户对”。

周王朝是一个新兴的贵族,从周公旦开始,他们开始标榜一种新的贵族文化——礼、乐。周王朝能延续近年,靠的就是这种文化。周天子们为了维护这种文化和臣子们作出了殊死的斗争,然而,最终败坏这种文化的也正是他们自己。

周襄王的时候,“春秋五霸”——晋文公因为拥护周王室而得到嘉奖。晋文公仅仅向周襄王提出了“请隧”(即死后按天子的规格安葬)的要求,但被周襄王严词拒绝。周襄王宁愿拿出4个邑作为奖赏,也不愿意破坏礼制,可见贵族文化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周襄王

可是,当一种新的贵族文化兴起,老的贵族文化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春秋后期,周礼已经被各大诸侯国自己的文化所取代,这就是所谓的“礼崩乐坏”。对于周天子来说,这是一场灾难,这是一场严重的信仰危机。关键时刻,周天子们没有坚守住自己的信仰,放任自流,才真正加速了东周的灭亡。

周威烈王的时候,晋国的韩、赵、魏三卿们不断的挑战周礼的底线,他们一次次羞辱晋国公室,完全不将国君放在眼里,君不君、臣不臣,就像在打周王室的脸。然而周威烈王不但不加以谴责,反而助纣为虐,在韩赵魏的请求下,册封其为诸侯,承认了其犯上作乱的合法性。

在平凡人看来,这只不过是为势所逼的一种无奈选择,但在贵族眼中,这将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你不是标榜礼仪、仁义吗?你不是标榜君是君、臣是臣吗?现在你自己公然违反我们的信仰,那就是动了国之根本。像这样的君,我们还该去拥护吗?

你别小看这些贵族,他们对细节和红线要求可严了,包括祭祀、上朝这些,谁在前,谁在后,该谁祭天、祭地、祭祖宗这些,都有严格的要求,不是谁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所以,在周威烈王册封韩、赵、魏三诸侯的时候,他心里一定是明白这些的,但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对于现实的无奈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则是:周王室自身也面临着对祖制的破坏。在周威烈王以前,周王室发生过很多次兄弟、子侄争位事件,包括周威烈王的父亲周考王,就是在杀死自己的兄长后取得王位的。

对于祖上的这些破坏礼制的行为,子孙们还能相信什么呢?信仰就这样迷失了。信仰一旦迷失,你还有什么依靠呢?

在周威烈王心里,他已经没有能力去重建昔日的信仰,只有得过且过吧,后人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吧!

作者本人申明:该文章独家发布于百家号平台,抄袭必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