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皇皇者华》的意思就是花儿开得鲜艳烂漫,这漂亮的花儿开在哪里呢?开在平原和低洼之地,这些地方正是诗中“征夫”途经之地,这些花儿也是“征夫”亲眼所见。但是这个“征夫”和参加徭役或驻守边疆的征夫不同,因为他们出行的方式有着天壤之别。
参加徭役的征夫都是步行,而这位“征夫”不仅有车可坐,而且从“六辔如濡”可以看出,他乘坐的还是四匹马拉的车子,这在当时可是非常高级的出行方式。可见这位“征夫”并非是普通民众,而是贵族阶级,是王朝的公职人员。
他出行的目的是什么呢?“周爰咨诹”,也就是访问调研。这是周王朝交给他的公事,也是他的政治任务。对于普通人来说,调研工作就是新闻报道,对于上班族来说调研就是出差和调研报告。这种调研制度在周朝已经是作为一种政治制度、一项工作职责固定了下来。在《周礼》中,调研工作主要由小司寇负责,在周王朝遇到军政大事时,要遍访臣下,遍访万民,目的是集思广益,寻求最稳妥的解决方案。
从中可以看出周朝的调研制度有三个特点:一是针对突发的军政事件进行调研,情况紧急所以调研的期限就明确而短暂;二是调研覆盖的范围广泛,调研样本数量多,工作量大任务重;三是关系到军事、政治大事,责任重大,派出的调研人员既要专业又要权威。
在这种情形下,周王朝派出调研的贵族,首先要有一定的政治地位,这样才能调动各地积极配合,其次派出的调研组数量要多,就是简单地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来分,也要派出四个调研组同步进行。诗中“我马维驹”、“我马维骐”、“我马维骆”、“我马维骃”,这些不同毛色的马匹,就表示调研活动规模之大。
调研的对象在官方话语中是“万民”,但是总不可能对普通老百姓进行大面积的调研,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听取各诸侯国国君的意见和建议,在周朝统治阶级层面进行咨询商议才有意义,而不是跳过国君访问人民。个人觉得调研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周王朝直辖地区——“王畿”开展民意调查,一类是在各诸侯国听取该国国君的意见。
调研的内容按照诗中所说,大致分为咨诹、咨谋、咨度、咨询四类。按照《左传》的说法“访问於善为咨,咨亲为询,咨礼为度,咨事为諏,咨难为谋。”概括来说就是对调研的对象、调研的方法、调研的事项、形成的结论和提出的意见的规范。诗中分别来说,是出于诗歌表现形式的需要,并不是说每个调研组只负责其中的一项。
从文字来看,《皇皇者华》歌颂的是“征夫”不辞劳苦为公事奔走,因其属于《小雅》,再结合历代研究资料来看,这首诗谱以曲调之后,也应用于宴饮的场合,是周天子为完成某次重大调研任务的高级调研人员接风洗尘的宴饮活动。
周朝的这个调研制度未必如现在的调研制度先进、富有效率,特别是在当时的交通、通讯、民众受教育程度低的条件下,它的作用很可能是周王朝应对突发事件时的一种应急的通讯方式。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迅速在周天子和各诸侯国国君之间建立联系,在统治阶级内部沟通商榷,尽快达成一致意见。
至于咨询于万民,则是公开信息,观察人民的反应,就像现在的政策吹风会一样,这样做有利于王朝上下达成共识,人民也有了心理准备,这也反映出周王朝开放、开明的一面。正是这种胸襟和智慧,才有了采诗官制度,才有了《诗经》的编纂。
诗经析读:全文增订插图本文学李山著中华书局0京东¥.3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