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祭祖,这个传统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热衷祭祖的人,一般会说,这是传统。可是,这个传统,到底有多久远呢?
按照远古的周礼,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庶人不准设庙。普通百姓是不许设庙祭祖,实在想要念叨一下先祖,就在灶堂旁设祖宗牌位。这也许能够解释,祭灶为什么会如此重要。
对于帝王士大夫而言,到宗庙祭祖就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而宗庙也极具象征意义。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这是非常痛心疾首的事。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庶人也想建个宗庙也祭祀祖先,对不起,你没这个权力。对于庶民之家,可以背井离乡,但无“庙”可“辞”,顶多只能“倒灶”。
如果是按照远古的传统,现在这些祭祖的人,又有几个有资格呢?您是诸侯大夫,还是王爷宰相呢?您官居几品啊?
自从隋朝开始科举考试,开科取士,在一视同仁地选拔人才的同时,也导致一个重要的结果,那就是“士族社会”的瓦解,通过科举考试进入社会精英阶层的士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科举士子,有社会地位,有精英文化意识,成为推动中国宗法社会由贵族化向平民化转型的重要力量。
宗族社会的庶民化,让祭祖进入到庶民之家。最为明显的表现,在北宋开始显现出来,各地宗族修族谱、建宗祠成为普遍现象,平民祭祖也随之出现。
北宋开始的祭祖官民平权,到明朝嘉靖十五年(年),朝廷允许官民祭祀祖先,同时允许庶民建立祠堂祭祀始祖,从此平民百姓祭之祖才获得正式的制度性许可。
祭祖是祖先崇拜的具体表现,而祖先崇拜又与历史传统中的宗法社会密切相关。易中天所言,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天下”结构,就是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氏族,由氏族而部族,由部族而民族,是由家庭结构直接转换为国家结构,因此具有“家天下”的特点,传统中国,就是一个放大了的家族,而一个家族就是一个缩小了的国家。
家为小国,国家大家,君为国父,父为家君。这种“家天下”的特色,往好了看,很容易营造出“家国情怀”。因此,平民祭祖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
可是,从年鸦片战争开始,伴随着中国踏入现代的进程之中,传统的社会文化就处于不断被侵蚀的过程中。中国社会文化结构,在商工文明的急速发展的情况下,宗法社会的社会文化土壤,也就处于不断瓦解的过程之中。
现在,各地祭祖虽然依然存在,但参与祭祖的人,对祖先崇拜的认同感,到底如何?可能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特别是,现在人口迁徙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同宗同族的人,离散速度不断加快,相聚在一起参加祭祖,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的生存发展,与宗族的依存度也越来越小。传统社会的宗族凝聚力,又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