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去台湾高雄采访,人生地不熟,翻看地图,发现市区主路由南自北都以数字开头:一心路、二圣路、三多路、四维路、五福路、六和路、七贤路、八德路、九如路和十全路。
当地导游介绍,每条路名背后都是传统中国文化。比如,二圣路是为了纪念文圣孔子与武圣关公;四维路在展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六合路取自《庄子·齐物》,即“天地东南西北四方谓之六合”;八德路则是为了褒彰中山先生提倡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十全路引自《周礼》,十全为上。
这几天网上都说台北的山东饺子馆、山西面馆,即便高雄这座号称是全台湾最“绿”的城市,我们依然能感知到明显的中国元素,删不去,抹不掉。
“全台无处不成功”
继续台湾之行。
从高雄上车往东走,到了“树比人还多”的台东县,平方公里土地上,居住着不到23万人口。吹着太平洋飘来的海风,走在山间小径时,常会看到老旧积灰的寺庙,里面供着郑成功的神像。年,郑成功率军使台湾重回华夏版图,促进中华文明在台扎根播扬。在他逝世后,当地民间为其“鸠资立庙,榜为开山王庙,岁时伏腊,馨香俎豆……遂为一方守护神”。
光绪元年,全台首座官建“延平郡王祠”在台南落成,如今郑成功的庙宇早已开枝散叶,全岛约有一百多间宫庙奉祀郑成功。行走在台湾,无论是富丽堂皇的大庙,还是砖头砌起的小寺,只要出现“开台圣王庙”“国姓宫”“开天宫”“延平王庙”等字样的,那主祀的一定是郑成功。
和我们相见的当地朋友,正好住在台东县延平乡。他介绍,台湾不仅有延平乡,台北还有延平南路、延平北路,台中有成功路、南投有国姓乡、台南有国姓里……如果有机会“全台走透透”,那么自东向西、从北到南,与郑成功有关的地名、校名、村名数不胜数,“恭喜你,一路将与成功相伴”。
更巧合的是,那位朋友还毕业于台南的成功大学。在《白崇禧口述历史记录》中记载成大建校往事:“本省人士要求办‘成功大学’以纪念郑成功,但台北、台南两方人士对设校地点意见不同……我说:‘在台北有台大了,郑成功在台南意义重大。我不是台湾人,不会有意偏袒,在台南设一个成功大学比较合理。’”全台最好四所大学合称“台清交成”。由于台大、清华、交大都在台湾北部,成功大学成为岛内中南部第一名校。
于是,不管是逛街、烧香还是读书,在台湾不可能脱离郑成功的印迹,说“全台无处不成功”并不夸张,切断两岸文脉联系更不可能。
熟悉的地名,历史的痕迹
之后,我们便从台东乘坐“自强”号列车去往台北。
与高雄相似,台北的道路不只通东西南北,也通中华古今。台北老城区的南北主干道叫中山北路、中山南路,东西主干道则叫忠孝东路、忠孝西路。动力火车的那首《忠孝东路走九遍》,便缘于此。
以中山路、忠孝路为十字将台北市区划成四块区域,就宛如中国地图的东南西北。东北片多东北地名,锦州街、四平街、辽宁街、通化街等,东南片多沿海地区地名,温州街、厦门街、丽水街、青田街等。同理,在西南、西北片,对应的也是中国相关区域的地名。
行走在那里,看着熟悉的地名,感受到历史的痕迹。这些如烟的历史,与大陆有着万千联系:傅斯年题写对联的“大陆书店”、买年货必去的迪化(乌鲁木齐旧称)街、成立于清末时期的“中华邮政”、与上海徐汇中学同根同源的台北徐汇中学、荣毅仁堂弟荣鸿庆任职董事长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以及银行全资下属的“中国旅行社”……
台北行程中,有一站是去参访中山纪念馆。远远望去,整个纪念馆就像一个大官帽。它的设计者是南京临时政府首任外交总长王宠惠之子王大闳。年,王大闳的设计图样入选,但由于设计过于洋式,不符合当时台湾推行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最终不得不在屋顶上添加中国特色建筑才能通过。还有一种说法是,蒋介石要求王大闳设计成清朝太和殿的式样,但王大闳说,“中山先生的革命目的就是要推翻满清”。最终他把纪念馆屋顶改成传统文官帽式样,便有了今天样子。
无论是哪种说法,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座庄严大气的建筑,极具中华风格与中国气派,与高耸入云的台北大楼,形成了强烈的传统与现代反差。
中华风,是体现在历史和建筑中的人文情怀。不管是否有人不想承认,它就巍然立在那里。
似曾相识又有点陌生
不只有地名、校名与建筑等表象,中华文化在台湾早已由表及里,浸入人的内心,印刻在语言、文字之中,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台湾寻找中国文化,你能感悟到一种温馨,似曾相识又彼此有点陌生。”和台大陆生小冯在学校附近甜品店“吃冰”时,他回忆起最初与台湾学者邮件往来的场景,“刚看到台端、钧鉴、敬啟这些大词时,我真是有点受宠若惊,现在我们也逐渐入乡随俗起来。”之前,大陆学者谭汝为教授曾整理过台湾朋友爱用的文言书面语,例如“台端”“台鉴”“鈞啟”“请益”“哲嗣”“庭训”“真除”“甫”“旋”等。这些在大陆已不太常用的词,却在台湾生活中,尤其是公文、信件写作中,用得非常普遍。
那次交流中,小冯同学提到了繁体字。比如,“義(义)”中是有我的,“親(亲)”是要相见的,“愛(爱)”是有心的,“廟”(庙)是需要经常拜拜的,“进(進)”里有个佳字,意谓人“越走越佳”,“中华传统文化就藏在这汉字密码中,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还有就是台湾普通话,除了声音嗲嗲外,细听之下会发现发音与大陆还略有差距。比如,台湾朋友会把“和”读成“汉”,把“垃圾”读成“乐色”,把“液体”读成“意体”。这要拜“老北京”齐铁恨先生所赐。原来,年台湾光复后,为了让同胞尽快掌握国语,从年5月1日起,齐铁恨每天会在台湾广播电台做示范读音广播。“他的话就是法律,怎么教就都怎么念了”。既然老师是“老北京”,那么他教出来的“台普”自然也带上了京音。
难怪老舍先生的公子舒乙年访台后感慨,“台湾人居然一口北京话!全岛由北到南,由西到东,由大人到小孩,全会!全岛二千万人全说北京音的国语,真是一个奇迹……”
台湾与北京,相隔数千里之遥,这种半个多世纪语音联系的背后,是两岸间千丝万缕、切不断割不舍的精神纽带。“我们所了解的中华传统文化,还有一部分在台湾。”在小冯同学看来,这部分精神烙印绝非外力所能抹去的,台湾文化中国魂,千真万确。
本文作者:洪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