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栏正式开始解析《论语》,首先《学而篇》(下文共计16章):
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孔先生说:“学习并加以反复练习,不是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理解自己却不发怒,这难道不是君子吗?”这三句话看似很简单,以前读论语对这三句话没有仔细想过,认为知道意思也就理解了,其实这三句话没那么简单。
作为《论语》的开篇,有意无意的就把孔子的治学纲领带了出来。因为《论语》是一部凭借后人回忆写成的作品,并没有刻意的排版,或者是如今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论语》经过刻意的排版,所以用了有意无意这个词语。如果把这句话理解成孔子治学的纲领,就可以翻译成: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手段,经过反复刻意的练习,从而达到培养君子的目的。
咱们逐句来看: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如今我们把“学习”合成一个词语来讲,其实“学”和“习”是两个意思;“学”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学习;“习”的本意是小鸟反复的试飞,具有练习之意。这句话孔先生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学到东西,并反复地加以练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那么问题来了,那个时代的人学什么呢?
这个问题早在西周时期,周公姬旦所作的《周礼》一书中就给了答案。《周礼·保氏》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浓缩起来就是:礼(礼仪规范)、乐(音乐表演与演奏)、射(射箭)、御(驾驶马车)、书(书法)、数(计算,天文,占卜等)。
不知道各位读者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不管是考驾照,还是练钢琴,都需要在学会的基础上反复的练习,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学而时习之”。
在这里澄清一点,有人认为那个时代的学生学的是“大六艺”和“小六艺”。其中“大六艺”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个人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因为《诗》为孔子晚年所整理作品,即《诗经》;《春秋》成书于战国时期,其它四经包含于“小六艺”之中,所以个人认为孔子时代的学生学的就是“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再说后半句“不亦说乎”:“说”在这里读做“悦”叫通假字,其实就是古人的错别字,关于这个字就不多说了。
“学习之后并反复练,使我快乐。”这是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因兴趣而学习,并快乐。那个时代并没有什么金榜题名一说,纯粹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这是何等的快乐,何其的美好。反观现在某些所谓教育工作者,倡导的“学海无涯苦作舟”,被现在社会所津津乐道的“高考工厂”。足以体现,现在教育的人性沦丧和某些教育工作者的陈腐与顽固不化。个人相信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不需要去“头悬梁锥刺股”,因为他们学而悦乎。这才是正能量。不知道那些宣传玩命学习的人有什么样“不可言说”的目的?(以上为个人观点)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里的“朋”可不是远道而来的亲戚。《礼记》里说的好: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这里的“同志”可不是现在所说的“同志”,但是现在的“同志”从这里解释似乎也蛮通顺的。
“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门”就是指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习的人,所以所谓朋就是同学。“同志”是志趣相投的之人。所以所谓友才是现在我们讲的朋友。也就是说,古人说的“朋友”,相当于现在“同学”和“朋友”这两个意思的综合。朋友们相聚在一起,研讨学习道德义理。在这里孔老先生的快乐就是与弟子讨论学问时的快乐。这也就是孔子所讲究的合作学习。
早在孔子的时代人们就知道,一起讨论一个问题是何等重要,知道团队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团队合作是人的天性,也是做成一件事情越来越不可或缺的品质。再反观现在的教育,在所谓考试的推动下,大力倡导所谓独立思考,并最终使之成为一种习惯,这是反人性的,也是不可长久有的。个人没有听说过哪个狼离开了狼群还可以狼嚎,也没有听说过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弄出一家世界五百强来,如果有恐怕也只会出现在《××童话》中,骗一骗单纯的小朋友罢了。独立思考固然重要,但不能“发扬”到以此为荣的地步,这样就偏离了正常的人类基因设定。(以上为本人观点)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本身好理解,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君子”一词。有好事者统计过《论语》中一共出现了次君子,可见君子在孔子及其弟子眼中重要性。君子也是孔子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孔子及其弟子眼中的理想人格。
君子刚开始是身份的象征,指的是上流社会、统治阶级,与“小人”相对,当然这里的“小人”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小人”,而指的是被统治阶级。到后来“君子”变成了一个道德概念,也就成为古代文人士大夫所向往和追求的最高境界。
完成了素质教育,学会了合作学习,最终大家都变成了君子。这是孔老先生的教育理念,也是我们现在应该追求的学习的理想状态。
第二章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做乱着,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与。”
先澄清几个问题:
1、“孝弟”的正确写法是“孝悌”;这是一个通假字。
2、这句话也是成语“巧言令色”的出处;这个成语原意是指擅长辞令,面容姣好之人;现在指用花言巧语迷惑,取悦他人的行为。
、第一章中的“有子曰”;这个有子指的不是孔子,而是孔子的学生子有。(有子,名若,字子有,有子也是位出师弟子,是孔子诸弟子中比较出色的学生)
孔子这两句话是想表达什么意思,把它翻译成白话:
第一句:子有先生说:“如果一个人对长辈恭敬,对兄弟友爱,但喜欢个上级对着干,这种人实在是太少见了。不喜欢和上级对着干,但喜欢造反的更是没有。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
第二句:孔先生说:“一个人如果整天花言巧语迷惑、取悦别人,那么这个人大概率也不是什么仁德的人。”
不管是孔子的话还是有子的话,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仁”。那么什么是仁?最简要的定义也是孔子自己说的,叫“仁者爱人”。有人也统计过《论语》中共有89章,处讲到仁,可见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概念之一。
如果“君子”是孔子所追求的极致人格设定,那么“仁”就是孔子在人际交往中的最高准则。不知道读者们有没有注意到,上面所列的两句话其实是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什么是“仁”。
上面所列的第一章其实是一个“白名单”,有子告诉对长辈尊敬,对兄弟友爱的人他大概率就是一个仁爱之人。第二章其实是一个“黑名单”,孔子告诉对别人巧言令色的人的人,大概率就不是一个仁爱的人。
从有子的话可见孔子所说的“仁”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仁,是有等级有秩序的“仁”,这与墨家所说的“兼爱”是由本质不同的。“兼爱”是爱天下所有人,是无等级,无差距的,后者更加的理想主义。
要说孔子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有等级的“仁”,我们还要回到春秋甚至更早去寻找答案。
周朝实行分封制,西周初年周武王分封七十一家诸侯。这七十一家诸侯国其实就是七十一个家庭。天下就是一个家族群,然后这些家族群又有大宗小宗之分,世代延绵不绝然后形成天下。按照这个理论,所谓分封就是开枝散叶的分家,国家是家的延伸。因此对父母孝敬、对兄弟友爱在家里是家事,放大到一个诸侯国,整个周朝就是国事,治家如同治国。亲人,家人,族人之间存在着一个远近的关系。
一个人能很好的处理家族内部各种关系,调节好家族的人伦层次,这在当时就是时代楷模。这种楷模越多社会就越安定,越和谐。最终就离孔子及其弟子们所追求的以礼治国越来越近了。
第三章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再来看“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是一个“黑名单”。孔子告诫后人如果有人整日满面笑容,花言巧语那么他一定是一个不仁德的人。现在看来孔子的话过于绝对了,其实这句话是孔子的一个主观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