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冰雪规划大师、世界冰雪旅游城市合作组织首席专家巩其昌教授在冬奥活动日活动期间作了“冰雪上古文化与人类未来”的讲演。《冰雪时代》根据录音整理。
《十三经》,南宋编撰形成的十三部经典,为历代推崇。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其形成过程为:汉代立《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于学官,为五经;唐代加《周礼》、《仪礼》,并将《春秋》分为《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为九经;至开成年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南宋复增《孟子》,因有十三经之称。后世各种历史变迁中,我们面对船舰利炮以其为先进,要找到一根打狗棍救亡的时候,这些都被扫进垃圾堆,或者是叫束之高阁。百年尘埃落定,百年变局又起。这次我们的面对的不再是机械武器,而是思想武器的时候,我们发现被我们扫进垃圾堆的、束之高阁的原来是一部武功秘籍,不但可以破解各种阴招损招,而且还能以此为九阳神功护体。目前学坛纷纷,殿堂级人物都能大雅之堂堂而皇之的读错别字的时候,只好先做一点普及,然后对于各经进行解读。
一、心中有数、脚下有路:《周易》
《周易》是似乎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规律甚多甚明。
二、心中有祖、后代有步:《尚书》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汇编,主要内容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也体现了上古时代知识为所少数人所有的现实。
三、层次逐次、民风雅颂:《诗经》
《诗经》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集,内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这三类基本是三个层次:生活情态饮食男女、生存大道正盛雅乐、生机万年祭祀戎马。
四、有礼有节、民不失序:《周礼》
《周礼》该书原名《周官》,西汉时在民间发现,整理年代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在战国时期,各国纷乱之际,最大可能是王子朝奔楚事情后续。主要汇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期各国制度。
五、正仪肃礼、法治社会:《仪礼》
《仪礼》主要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
六、正知正解、正道正行:《礼记》
《礼记》是西汉的两位学者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编辑的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秦汉以前有关各种礼仪的论著汇编。
七、春秋大义、人之纲常:《春秋》三传
《春秋》三传是围绕《春秋》经形成的著作,《左传》可能是春秋末左丘明所作,但也有人认为是战国初的作品,重在史事的陈述。《公羊传》作者旧题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他受学于孔子弟子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谷梁传》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谷梁赤。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传。后二传重在论议。
八、微言大义、包蕴天地:《论语》
《论语》是春秋时孔子弟子对于孔子的语录笔记,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
九、人心归仁、世界大同:《孝经》
《孝经》西汉在孔壁中发现的藏书,至今作者仍有争论,但偏向于曾子学派的著作。为论述古代孝道的专著。
十、从学致用、浩然正气:《孟子》
《孟子》战国时儒家学者孟子的著作。专载孟子的言论、思想和行迹。
十一、名正言顺、字中乾坤:《尔雅》
《尔雅》战国到西汉的学者编写的一本可以用来学习儒家经典的词典,《尔雅》全书收词语多个训解词义,诠释名物,经学家多据以解经。
十三经中的智慧,是完整的理论框架。从天地人三者关系去解读人类对自然、对人类、对过去、对未来的认识。其中的血泪教训,比比皆是,方法也有很多。十三经的正确解读,正是面对未来人类的可行方法。尤其人类站在疫情之下走向人和非人的界限迷蒙时候,这是一剂最好的良药。
《冰雪时代》编者张弛晓雯周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