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公元前年立,公元前年被齐国消灭,享国七百多年。宋国始封君是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作为前朝商王室后裔,宋国从商王国降为宋公国,这落差不可谓不大,但他却是最遵奉周礼的诸侯国。宋国在春秋时以一副“洗心革面,从新做人”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为何呢?战国时宋国国力堪比韩燕,为何却无缘第八雄呢?
武庚叛乱后,商王畿所在的殷国被废除,一部分商朝遗民被交给纣王庶兄、武庚伯父微子启,在商朝旧都睢阳建立了宋国(古商宋同音),爵位依然是公爵。宋国在徐偃王造反时期态度暧昧,徐国越过宋国逼近了洛阳城,周穆王仓惶出逃西幸南郑,周王室之后还都雍州,对中原诸侯的控制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此后如果周天子不来洛阳时,就由卫侯代太子祭天,宋国由于和卫国世代通婚,两国国民也都是以商后裔为主,宋国的权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平王东迁后,宋国和周王室在东方的代言人郑国矛盾激化,双方拉帮结派大打出手。宋国联合姻亲卫国、陈国,陈国和卫国又叫上蔡国,四个老牌诸侯国达成准军事同盟,共同对抗郑国假借周王名义在中原的扩张行为。郑国也不甘于坐以待毙,联合宋卫背后的齐鲁两国,对宋卫两国形成夹击之势。在齐楚对抗前,中原大地上形成了以宋国为首的宋、卫、陈、蔡集团和以郑国为首的郑、齐、鲁集团,除了曹国一向鸡贼外,各大国都加入了混战中。
一开始,宋卫集团占据明显上风,公元前年宋卫陈蔡四国联军伐郑火烧新郑东门(这是诸侯拉帮结派群殴的开始)、五国(鲁国公子)伐郑攻入郑国宗庙。随后郑国反击、公元前年,戴城之战郑国顶着宋卫蔡三国联军灭了戴国,同年郑齐鲁三国联军攻宋,次年郑齐鲁三国联军灭许,宋卫陈蔡不敢动手救援。
公元前年,周桓王借宋卫集团打压郑国权势,宋国不愿受周王室差遣,陈蔡卫联合周王室攻击郑国,繻葛之战桓王被射中肩膀,王室权威不在。此时的宋国被郑国压得抬不起头,直到郑庄公、齐襄公、齐桓公都去世后,宋襄公治下的宋国才开始声威复振。
宋襄公作为齐桓公的政治遗嘱执行人,靠着平定齐国诸公子内乱,扶立齐孝公上位,不但获得了巨大的国际声望,也得到了齐国的全力支持。宋襄公就像学齐桓公那样,做诸侯霸主,为此他打出了仁义大旗,试图依靠对周礼的践行,成为诸侯中的霸主。他的庶兄目夷劝他:上天弃商久矣、逢三世衰微之际、处诸侯角力之秋,自保尚且费力、还敢称霸,宋襄公不听一意孤行。
在诸侯会盟上宋襄公还以迟到为由,杀死了滕宣公,效法大禹王杀防风氏,让诸侯更加离心离德。借助齐楚两国得声势来震慑诸侯,实属狐假虎威,后面楚成王翻脸抓了宋襄公,之后爆发弘之战,宋襄公秉持仁义理念,不攻击半渡和未列阵的楚军,结果宋军被楚军打败,宋襄公也收了重伤,不久后死去。
之后的宋国成为后面晋楚争霸中的重要方向标,大多数时间宋国在晋国阵营。因为晋国百年争霸的缘故、各诸侯国都受不了了,公元前年,晋国的华元借着和晋国中军将和楚国令尹的关系,公元前年主持了弥兵大会,向戎主持了第二次弥兵大会,宋国成为南北议和中的关键。公元前年,宋国灭掉曹国,成为第一个灭亡大国的诸侯国。
受制于先秦时的分封制度,宋国也和周王室和晋国一样,最终陷入了公族做大的局面,早在春秋时代,公族大夫就实力强大、多次废黜君主。宋戴公的后代后面甚至把持了宋国的六师职位,最终导致了宋国君权彻底旁落。到战国时期,戴氏权力越来越大,公元前年宋戴公之子皇父充石的后代篡位,史称宋剔成君。
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越来越少,宋国前期和楚国、郑国联合抗击三晋,在韩国灭郑国、魏国霸中原之后,宋国转而和秦国、赵国联盟,抵抗魏国的压力。公元前年,宋偃驱逐兄长剔成君上位,这一时期宋国在秦国的支持下、击败魏、齐、楚三国,号称五千乘之劲宋,实力在中山、鲁、卫诸国之上。
公元前年秦惠文王自立,公元前年,宋偃亦自称宋康王,成为宋国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王。宋康王对内压榨民力,对外侵暴诸侯,被称为桀宋。公元前年,齐秦互帝,这时宋国的盟友秦国默认了齐国吞并宋国,公元前年齐缗王灭宋,宋康王逃亡魏国,宋国国土最终被魏楚秦瓜分,宋国就此灭亡。
整个春秋战国时期,辱骂宋国的寓言故事很多,污名化前朝后裔这算是当时的政治正确,这让宋国不得不特别的遵守周礼,以求能融入大环境,这才是产生宋襄公的土壤。战国时的宋国国力并不弱于燕国,和韩国相当,但是因为灭亡过早的缘故,所以无缘战国诸雄的序列了。这也跟宋国地处中原地区,缺乏扩张空间有很大的关系!
原创不易,朋友们别忘了点赞+在看+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