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千秋万代,礼节不衰。上下五千年,我们对礼仪的追求从未停息,涉及的范围也可谓包揽全局。无论是“阳春白雪”的高深还是“下里巴人”的通俗,无论是王公贵族待人接物还是黎民百姓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礼仪的支撑。
衣、食、住、行是人生在世离不开的琐碎日常,礼也深深缠绕其中。当人类脱离了原始的粗俗,礼仪就愈加发展壮大,人与动物的区别,最常见的或许就在于讲究生活质量方面了。人们懂得了卫生的意义,所以洗手成为必不可少的活动,与此同时,它也成为一种重要礼仪。
每个人日日都离不开“净手”,其实洗手这个习惯也来源已久,根据考证,目前可追溯到西周时期。那个时候,“盥洗礼”就已经在此间盛行了。在《礼记·内则》里,戴圣记载西周人晨起状况时说:"鸡初鸣,咸盥漱"。可见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习惯在鸡鸣的时刻,都晨起洗漱。
“盥洗礼”看似只是人们简单的习惯,但其实它也是当之无愧的礼仪文化之一,从中亦能看出很多关于中国礼仪文化的深刻意义。
一、“盥洗礼”之“谜”1.“盥洗礼”成为礼节的依据
西周是盥洗礼的源头时代,西周时期的礼仪文化虽不乏“繁文缛节”,但整体上看仍是有极大的价值。这一点,从孔子对西周礼节的态度里就可知晓一二。
孔子的思想至今仍为大众所推崇,他的思想里,又以“仁”和“礼”最具代表性。孔子一生把礼节看作重中之重,而他的思想更多的是以周代的礼制为蓝本,周朝礼制对他来讲,无异于人生信条。就是这么一位名扬千古的人物,也认为周代礼制尤为重要,甚至在后世的春秋时期,仍宣扬“克己复礼”,继续沿用周代礼制,由此可见周代礼制的魅力所在。儒家人物根据周代礼制的内涵,编撰出《周礼》。其中可见周代礼制完备的系统体制以及庞杂的礼制类别。它包罗万象,而“盥洗礼”也是包含于其中的重要礼节之一。
2.何为“盥洗礼”
如同今天的人们喜欢谈论“仪式感”和“氛围感”一样,周代也把“仪式感”看得很重要。当时的人们对于神灵异常尊重和推崇,各种祭祀礼仪规则森严。也正是因为对于祭祀仪式的重视,人们总会在祭祀之前做好十足的准备,以一颗虔诚之心毕恭毕敬地对待。
那么可想而知,西周人如此尊敬神灵,如此注重祭祀仪式的举行,那么他们必然会在身心都做出一番准备。心灵的虔诚到位了,就还少一个“身体的虔诚”。那么如何表示“外部虔诚”呢?西周人选择用“盥洗”的方式。不过除了祭祀仪式,周人在其他诸多仪式开始之前也有同样的盥洗习惯。这些诸如昏礼、冠礼等等。所谓“盥洗”,其实是洗手和洗脸的统称。周人往往在仪式开始之际,用盥洗的方式将身上的脏污濯洗干净,由此来给人一种心理定式——要对接下来的仪式保持高度的热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