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赵智宝本报记者钟伟)日前,陕西岐山县委县政府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8月1日至9月30日,以“传承弘扬周礼文化,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为主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年“慈善一日捐”活动,就此拉开了今年岐山县“慈善一日捐”活动的帷幕。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从年建会起,岐山县慈善协会就每年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并确定每年8月为“慈善一日捐”宣传活动月,如今已走过16个年头,经历了由众人不甚理解到社会认同,捐款者由少到多,捐赠额由小到大的渐进式发展过程。全县出现了各级领导带头捐、干部职工自觉捐、单位节约经费积极捐、企业踊跃奉献坚持捐的善行常态化局面。
打造全民慈善捐款品牌
如今,“慈善一日捐”献爱心活动已成为一个形象化、叫得响的岐山县全民慈善捐款品牌。据了解,岐山县慈善协会“一日捐”活动累计募款.65万元。近5年来,全县“慈善一日捐”活动募捐.6万元,实施了一批慈善项目,惠及贫困群众20多万人次。年,全县募捐款物.3万元,其中万元是“慈善一日捐”募集的,创同期历史新高,续写了全县慈善事业的新篇章。
“慈善事业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它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支持,更离不开社会公众、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无私奉献。这既是慈善事业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也是慈善事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县慈善协会会长冶林祥说,在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中,岐山县慈善协会不断加强慈善文化宣传,弘扬慈善理念,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大众慈善”“全民慈善”“人人皆可慈善”的社会氛围。还利用开展各种慈善活动之机,通过举办文艺演出、主题培训、发放宣传彩页、制定宣传展板等形式,大力宣传慈善法,弘扬传统美德,宣传爱心人物事迹,褒奖先进典型。
在实践过程中,县慈善协会不断创新思路,完善机制,拓宽募集渠道,筹划救助项目,丰富活动内涵,为社会各界及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参与慈善、奉献爱心、履行社会责任搭建多元化服务平台,为慈善事业发展创造坚实的物质保障和社会基础。
多年来,岐山县慈善协会紧紧围绕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通过加强对外交流,广开善源,先后深入浙江、西安等地,充分发挥岐山在外成功人士的作用,动员常熟生物、衣恋集团、深圳商会等爱心企业捐款.45万元;通过把“慈善一日捐”活动与开展“9.9公益日”募捐活动相结合,通过积极发动,引导各界爱心人士参与非遗传承、扶贫、农村互助会等网络捐款项目,募集善款多万元;充分利用县慈善协会载体,为各界爱心人士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各常务理事、理事、会员自觉奉献爱心,共捐款多万元,从中涌现出了何昌、候宏斌、候宗科等20多位慈善家,及周通电子、鸿达园艺、凯盛建筑等一大批爱心企业;积极与省市对接,争取节日慰问、慈安桥建设等项目善款89.27万元,争取中国衣恋集团助学项目款90.6万元,胡氏基金15万元,捐赠图书册,共计募捐慈善款物.87万元。
多年的善行义举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县慈善协会先后荣获陕西省“三秦善星”“慈善宣传信息”“慈善志愿服务”和“全市慈善名星”慈善募集及慈善宣传先进单位等殊荣。
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
岐山素有“周礼之乡”的美誉,流传有许多积德行善,扶危济困的佳话。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岐山县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在此基础上,按照省教育厅、省慈善总会安排,结合本县实际,从年开始,将慈善教育列入教学内容,学校以《慈善读本》进课堂为载体,以“日行一善”为要求,采取先行试点,逐步推广,分步实施的办法,配合“慈善一日捐”活动,在全县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
为了开展好此项活动,县慈善协会联合县教体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定县城关小学、第三初级中学为首批试点学校。试点学校将《慈善读本》纳入教学计划,普遍利用慈善教育课程,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慈善征文等形式,开展“小手拉大手”“日行一善”等活动,进行专门的《慈善读本》学校教育。同时,还将慈善教育与思想品德、政治、历史、语文等相关课程紧密结合,在教育中渗透慈善教育。此外,还将慈善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传统文化教育结合,与学生的养成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各种措施,让慈善教育真正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对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岐山县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极大地鼓舞了师生积极向上向善的精神,培养了师生的慈善意识和仁爱之心,提高了师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中无私奉献的多了,学生中助人为乐的多了,慈善教育活动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上级的赞誉。几年前,宝鸡市慈善总会还在岐山县召开全市慈善项目推进会,推广该县“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经验和做法。据县慈善协会会长冶林祥介绍,目前,岐山县在全县64所中小学实施了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覆盖面达到百分之百。
确保善款用在善处
“社会公信力是慈善组织的生命线,而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来源于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下的制度规范,来源于公开公正。协会一定管好爱心人士的辛苦钱,血汗钱,希望钱,每一分善款都能让被救助者拿到手,每笔善款去向都要让公众看到踪迹,取信于公众。”这是冶林祥会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也是县慈善协会一班人的共识。
近年来,岐山县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县慈善事业也取得了可喜成绩,慈善资金不断壮大,每年筹募善款和发放善款都在数百万元以上,怎样管好这笔善款,成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