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里的冰窖到底是干什么的

北京哪个酒渣鼻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733706.html

故宫里的冰窖,存在的目的自然是为皇宫中的达官贵人们服务。

——毕竟在古代,压根就没有冰箱、冰柜这样的现代化家电,当时的达官贵人为了能在夏天这样炎热的季节也同样能够用上清热解暑的冰,建立大大小小、规格不同的冰窖就成为必需。而作为整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拥有属于自己的冰窖应该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其实建立特用的冰窖来储存冰,在历史上由来已久。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类似的储存方法,在《周礼》中就有过明确的记载:当时的人们会在冬天河水被冰封的时候,动用大量人力去河水上切割冰块,然后通过特殊手段放在冰窖中储存起来,一直等到夏天再使用。

紫禁城里面的冰窖是建立于明朝永乐年间的。众所周知,大明的首都一开始不是在北京,而是南京。靖难之役结束后,燕王朱棣成功登基,即永乐大帝。朱棣在刚刚登基的时候,就已经策划迁都北京了,毕竟北京城在朱棣心中还是极其重要的,这是他起家的地方。

而且若是能顺利迁都北京的话,也可以摆脱南京世家大族的束缚,因此朱棣在即位后不久,就命令工匠们按照当时的南京皇宫为蓝本,建造了现在的北京皇宫,也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古典皇家宫殿建筑群,我们所有中国人为之自豪的紫禁城。

——那么原先南京故宫中的各项基础设施,在北京的紫禁城中也同样能看到,比如说专门供给达官贵人和皇族人士的冰窖。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李自成攻陷北京,紫禁城受到破坏,像冰窖这样的设施也一度被废弃。只是很快清军入关,农民军被赶跑,清朝随之定都北京,而紫禁城以及周围的各项基础设施又再次得到修复,而专门储藏冰的冰窖也不例外。

根据后世史书记载,清朝时期专门供给皇室子弟、高级官员的冰窖数量还不止一个、除了宫廷之内位于慈宁宫附近的冰窖外,朝廷还专门在德胜门外和正阳门外等十八个地方也同样建立了冰窖,用来储存冰块,其中任何一个冰窖的储冰量都可以达到块以上。

——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了。要知道当时皇族成员与八旗子弟的人数并不算多,这些冰块已经足够他们来使用。只是随着天下逐渐趋于稳定,原先冰窖中能够储藏的冰慢慢的却不够用了。

当时每年到了5月1日以后,隶属工部的都水司就会陆陆续续开放这些在寒冬腊月时节就封存起来的冰窖,取出里面的冰供给皇室子弟使用。

可是因为古代的冰块保存技术水平确实有限,很多冰块在存放的过程中虽然使用了特殊的方式,但是依旧会有融化的现象。

再加上随着皇室成员不断增加,使用量越来越大,每年供冰的时期只有5月1号到7月30号左右,一一旦过了7月30号就基本入秋了,哪怕是朝廷建立的冰窖,能够供给的冰也仅仅只能满足少部分皇室子弟使用。

因此物以稀为贵,在清朝中后期如果能够得到皇帝赏赐的冰块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根据大清会典的规定,不是所有的官员都可以得到皇帝的赏赐的。绝大多数的中低级官员,在冬天的时候想要得到来自皇家的冰窖冰块作为赏赐,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一般来讲,只有正三品以上的官员以及本身拥有着爵位的人,才能够获得皇帝赏赐的冰块,而这些官员们在夏天得到了皇帝的恩赐后,往往都不舍得用,哪怕看着这些冰块都化掉了,毕竟这是一种身份、荣誉荣象征。

——不过皇宫冰窖中的冰难得,并不代表冰当时在民间很少见,其实在中国民间使用冰块制造冷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早在隋唐时代,当时的人就喜欢把各种各样的中草药或者果品熬制成不同的饮料,然后在这些饮料中放入冰块,去大街上售卖,这些加了冰块的饮料在冬天是非常畅销的。

两宋时期的民众则非常喜欢冷冻的果汁,当时由于商品经济前所未有的发达,在北宋首都东京开封府,甚至还有专门提供冷冻饮料或者是加冰饮料的店面。对于当地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能够喝上加冰的果汁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而明清时代,冰镇的柠檬水更是大行其道。后来我国还掀起了一阵喝荷兰水的风潮,荷兰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知的汽水,它在晚清时期进入到国内,只是受限于当时的国情,这个和故宫中的冰一样,仍然只有那些处于统治阶级的人,才能在夏天享用到这些冰镇的外国汽水。

从上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并不是冰有多珍贵,而是在封建帝制达到顶峰的清朝,皇宫内的冰块被赋予了额外的政治意义,这才导致了它的价值攀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0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